主 题: 第三章 计划职能(第1节)
学习时间: 2013年11月4日-11月10日
内 容:
第五章 计划工作
这周我们将学习第一章中的第1节,这部分重点介绍计划工作概述、计划工作的特征、计划类型,下面整理出的理念框架供同学们学习。
开篇案例:
苏润公司的问题
苏润公司原是一家从事食品批发的商业企业。在计划体制下该企业作为一家“官办”机构,业务一直很饱满。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期,该公司凭借原有的渠道与经验优势,取得了较理想的经济效益。然而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流通格局、企业竞争、消费者偏好和购买行为特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致使苏润公司的经营出现了许多以前不曾有过的问题: 以前火 爆的业务现在却很难找到客户,而以前无人问津的业务现在却大为红火。于是,公司上上下下弦都绷得很紧,开始关注着市场的一举一动,并努力地适应着各种变化。近年来经济效益虽仍下降,但比同类企业日子要好过一些。然而公司的管理人员对此并不满足。经过一系列的思想碰撞、深入交流之后,他们总结出这样几个问题:
“苏润公司原来是一家什么性质的企业组织?在•变化的环境下应该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如果我们原来所做的和擅长的事情并不是环境和市场最迫切要我们做,的事情,那么我们是否应该作出调整?怎样完成这种调整?”
他们从管理专家那里得知,这些问题的解决涉及一种叫做“计划”的管理职能。他们希望借助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把企业的计划工作做得更好。
思考题:
何谓计划?针对现在的问题,他们该如何制定计划?
第一节 计划职能概述
一、计划的概念和特点
计划是一种结果,它是在计划工作所包含的一系列活动完成之后产生的。计划工作(Planning)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三个紧密衔接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权衡客观需要和主观可能,设立组织的未来目标,确定达到目标的一系列政策和方法,其目的就是使组织在将来获得最大的绩效。管理者的计划工作就是把计划作为一种特定的管理行为。只有组织中每个人都清楚了解了工作的目标和目的以及它们的方法,每个人的工作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计划职能就是使人们知道他们被希望去实现的是什么,这样组织整体的努力才有效。计划是管理最基本的职能,也是管理的基本活动。
计划工作就像一座桥梁,尽管我们所处的现实与预期的目标有天壤之别,计划工作能帮助我们实现预期的目标。
二、计划工作的作用
计划工作的重要性表现在其结果对组织的工作既能起积极作用,也可产生消极影响甚至使组织陷入严重的困境。计划工作的积极意义应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指明方向,协调活动
2.预测变化,减少冲击
3.减少重复和浪费
4.有利于有效地进行控制
三、影响计划工作重点的权变因素
影响计划工作重点的权变因素有:
1. 组织层次
2. 组织的生命周期
3. 组织文化
4. 环境的波动性
四、计划工作的特征
1、目的性
任何组织或个人制定计划都是为了有效地达到某种目标。在组织中,各种计划及其所有的派生计划,都应该有助于完成组织的总目的和各个阶段的目标。一个组织能够生存,首要的一点就是通过有意识的合作来完成群体的目标,这是管理的基本特征,这是管理的基本特征,计划工作时最明确反映管理基本特征的主要职能活动。
2、首位性
计划工作在管理职能中处于首要地位。由于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的管理活动都是为了支持实现企业的目标,而计划工作直接涉及制定整个集体努力完成的必要的目标。
计划对组织、人事、领导工作的影响体现在,企业要实现某一特定的目标,可能要在局部或整体上改变组织的结构,比如设立新的职能部门或改变原有的职权关系,这就需要在人员配备方面考虑委托新的部门主管,调整和充实关键部门的人员以及培训员工等。而组织结构和员工构成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领导方式和激励方式。
3、普遍性
任何管理者或多或少都有某些制定计划的权利和责任。虽然计划工作的特点和范围随各级管理者的层次、职权不同而不同,计划工作是每位管理者无法回避的职能工作。每一个管理者,无论是总经理还是班组长都要从事计划工作。高层管理者不可能也没必要对自己组织内的一切活动做出确切的说明,他的任务应该是负责制定战略性计划,而那些具体的计划由下级完成。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现代组织中工作确实纷繁复杂的,即使是最聪明、最能干的领导人也不可能包揽全部的计划工作。另外,授予下级某些制定计划的权利,还有助于调动下级的积极性,挖掘下级的潜力,使下级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这无疑对贯彻执行计划,高效地完成组织目标大有好处。
4、效率性
计划工作的任务,不仅是要确保实现目标,而且是要从众多方案中选择最优的资源配置方案,以求得合理利用资源和提高效率。
计划的效率是用来衡量计划的经济效益的。它是用实现企业的总目标和一定时期的目标所得到的利益,扣除为制定和实施计划所需要的费用和其他预计不到的损失之后的总额来测定的。要使计划工作有效,不仅要确保实现目标,还要从多方案中选择最优的资源配置方案,以求得合理利用资源和提高效率。
5、创新性
计划工作总是针对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新变化、新机会而作出决定的,因而它是一个创新性的管理过程。
它是对管理活动的设计,这一点类似于一项产品或一项工程的设计。正如一种新产品的成功在于创新一样,成功的计划也依赖于创新。
五、计划类型
计划的种类很多,依据不同的标志,可将计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各种类型的计划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由分别适用于不同条件下的计划组成的一个计划体系。
(一)按计划的广度分类,按计划的广度,计划可分为战略计划和作业计划。
(二)按计划的明确程度分类,按计划的明确程度,计划可分为指导性计划和具体计划。
(三)按组织层次分类,按组织层次,计划可分为高层管理计划、中层管理计划和基层管理计划。
(四)按组织职能分类,按组织职能,计划可分为生产计划、营销计划、财务计划等。
(五)按计划的内容分类,按计划内容可分为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
(六)按计划的期限分类,可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
六、计划的内容和要素
计划的不同表现形式是计划多样性的重要方面,确定计划形式对于发挥计划职能有着重大意义。不同的计划形式可描述为一个等级层次。
(一)宗旨(Mission):一个组织的宗旨可以看作是它最基本的目标,也是一个组织存在的基本理由。组织内每个管理层次都应在明确理解宗旨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工作。
(二)使命:被选定的服务领域或事业就是组织的使命。
(三)目标(Objective):组织的目标包括了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目标以及组织各个部门的具体目标等两个方面的内容。目标是在充分理解组织宗旨的条件下建立的,它是一项活动的预期结果。组织中各个管理层都应该建立自己的目标,但是组织低层目标必须和组织高层目标相一致。
(四)战略(Strategy):战略是为实现组织长远和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的谋划。对组织来说,战略是位实现组织长远目标所选择的发展方向、所确定的行动方案以及资源分配方针和资源分配方案的一个总纲。
(五)政策(Police):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时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方针的明文规定。制定政策首先应该充分分析组织目标。制定政策,管理者必须具有下属相应部门的知识。
(六)程序(Procedure):程序规定了如何处理那些重复发生的例行问题的标准方法,所以也是一种计划。
(七)规则(Rule):规则是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下,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行动的规定。
(八)规划(Program):规划是为实施既定方针所必须的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执行步骤、使用的资源以及其他要素的复合体。
(九)预算(Budget):预算作为一种计划,是以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一种报告书,它也可称之为“数字化”的计划。
课后习题:
1、在管理的基本职能中,属于首位的是( )
A. 计划 B. 组织 C. 领导 D. 控制
2、计划职能的主要作用是( )
A. 确定目标 B. 管理 C. 确定实现目标的手段 D. A和C
课后习题答案1. A 2. D
开篇案例分析: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它是在预见未来的基础上对组织活动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作出筹划和安排,以保证组织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是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是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管理活动的基础。
制定计划有以下步骤:(1)制定目标;(2)认清现在;(3)研究过去;(4)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5)制订和选择可行的行动计划;(6)制定主要计划、派生计划;(7)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