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秋《管理学》辅导资料九

所属学校:大连理工大学 科目:管理学 2015-03-17 11:08:41

主    题:  第三章  计划职能(第4节)

学习时间:  2013年11月25日-12月1日

内    容:

第4节  预测

这周我们将学习第三章中的第4节,这部分重点介绍预测的概念、分类,步骤及方法,下面整理出的理念框架供同学们学习。

第四节  预测

一、预测的概念与特征

(一)预测的概念

预测是面向未来,是对未来事物及其发展变化趋势预先作出的推断。预测是一个完整的管理活动过程。

进行预测时,没有一种预测方法会绝对有效。对一个企业在一种环境下是最好的预测方法,对另一企业或甚至本企业内另一部门却可能完全不适用。无论使用何种方法进行预测,预测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并不是完美无缺。但是,几乎没有一家企业可以不进行预测而只是等到事情发生时再采取行动,一个好的短期或长期的经营规划取决于对公司产品需求的预测。

预测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能够在自觉地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借助大量的信息资料和现代化的计算手段,比较准确地揭示出客观事物运行中的本质联系及发展趋势,预见到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勾画出未来事物发展的基本轮廓,提出各种可以互相替代的发展方案,这样就使人们具有了战略眼光,使得决策有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二)预测的特征

1.不确定性。

2.科学性。

3.近似性。

4.局限性。

二、经济预测的作用

经济预测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经济预测为计划工作提供可靠信息及科学依据

(二)经济预测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保证

(三)经济预测可以促进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经济预测的类型

(一)按照预测的范围不同分为宏观经济预测和微观经济预测

1.宏观经济预测。主要包括:

(1)社会未来预测。

(2)科学技术预测。

(3)经济预测。

2.微观经济预测。主要内容有:

(1)市场需求预测。

(2)市场占有率预测。

(3)产品寿命周期预测。

(4)价格预测。

(5)科学技术发展预测。

(6)资源预测。

(二)按照预测的时间不同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

(三)按照预测的方法不同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

四、预测的步骤

(一)提出预测的课题,确定预测目标、

预测的目标应尽可能用一些定性特别是定量的指标来描述。

(二)调查、收集和整理资料

资料是预测的依据。目标确定以后,必须收集预测目标范围以内的各个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资料,既包括目前的资料,也包括重要的历史资料。

(三)选择预测方法,建立预测模型

建立符合客观实际的预测模型,是预测的核心。模型可以分为归纳模式、数学模式和演绎模式三类。

(四)估计预测误差,评定预测结果

(五)提出预测报告交付决策

五、预测的准确度

(一)影响预测准确度的因素

(二)怎样提高预测的准确度

六、经济预测的方法

(一)定性预测方法

定性预测是指预测者依靠熟悉业务知识、具有丰富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人员与专家,根据已掌握的历史资料和直观材料,运用个人的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性质和程度上的判断,然后,再通过一定形式综合各方面的的意见,作为预测未来的主要依据。

定性预测在工程实践申被广泛使用,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特别适合于对预测对象的数据资料(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掌握不充分,或影响因素复杂:难以用数字描述,或对主要影响因素难以进行数量分析等情况。

定性预测偏重于对市场行情的发展方向和施工中各种影响施工项目成本因素的分析,能发挥专家经验和主观能动性,比较灵活,而且简便易行,可以较快地提出预测结果。但是在进行定性预测时,也要尽可能地搜集数据,运用数学方法,其结果通常也是从数量上作出测算。

1.德尔菲法

2.用户意见法

3.集合意见法

(二)定量预测方法

定量预测是使用一历史数据或因素变量来预测需求的数学模型。是根据已掌握的比较完备的历史统计数据,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借以揭示有关变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用于预测和推测未来发展变化情况的一类预测方法。

1.指数平滑法

2.回归预测法

回归预测法是在研究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基础上,以一个或多个自变量的变化来推测另一个因变量变化的预测方法。

课后习题:

判断题:依靠人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的描述,这就是经济预测。它往往用于对事物远期前景的预测。()

选择题:以下属于微观经济预测的是()

A社会未来预测。

B科学技术预测。

C经济预测

D市场需求预测

 

习题答案:(X)答: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的描述,这就是定性预测。

选择题D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