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春《工程程力学与建筑结构》在
1.柔性约束的约束力方向总是(c )受约束物体。
• A 铅垂指向
• B 沿绳索指向
• C 沿绳索背离
• D 水平指向
2.提高矩形截面的( b)是提高梁抗弯刚度的最有效措施。
• A 宽度
• B 高度
• C 长度
• D 长宽比
3.不同强度等级的钢材,( b)相等。
• A 极限强度
• B 弹性模量
• C 极限应变
• D 屈服台阶
4.若梁的截面是T形截面,则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的数值:A
• A 不同
• B 相同
• C 不一定
5.同一刚体上,一力向新作用点平移后,新作用点上有( d):
• A 一个力
• B 一个力偶
• C 力矩
• D 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 荷载标准值要大于荷载设计值
• B 荷载标准值要小于荷载设计值
• C 强度标准值要小于强度设计值
• D 强度标准值要大于强度设计值
7.某刚体连续加上(或减去)若干个平衡力系,对该刚体的作用效应:A
• A 不变
• B 不一定改变
• C 改变
• D 可能改变
8.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d ):
• A 合力为零
• B 合力矩为零
• C 各分力对某坐标轴投影的代数和为零
• D 主矢与主矩均为零
9.“二力平衡公理”和“力的可传性原理”适用于:D
• A 任何物体
• B 固体
• C 弹性体
• D 刚体
10.三种不同的截面形状(圆形、正方形、空心圆)的等截面直杆,承受相同的轴向拉力P,比较材料用量,则:D
• A 正方形截面最省料
• B 圆形截面最省料
• C 空心圆截面最省料
• D 三者用料相同
11.拉(压)杆应力公式σ=N/A的应用条件是:b
• A 应力在比例极限内
• B 外力合力作用线必须沿着杆的轴线
• C 应力在屈服极限内
• D 杆件必须为矩型截面杆
12.伸长率(延伸率)公式 中的 指的是什么?D
• A 断裂时试件的长度
• B 断裂后试件的长度
• C 断裂时实验段的长度
• D 断裂后实验段的长度
13.梁的内力主要有:A
• A 弯矩和剪力
• B 轴力和扭矩
• C 弯矩和扭矩
• D 轴力和剪力
14.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A
• A 钢筋的外皮至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
• B 纵向受力钢筋的外皮至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
• C 纵向受力钢筋截面形心至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
• D 箍筋的截面形心至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
15.多个杆件成一定的角度互相刚结而形成的结构是:A
• A 刚架
• B 机构
• C 可变体系
• D 以上都是
16.(a )是物体一点处某一方向的截面上所分布的法向应力。
• A 正应力
• B 剪切应力
• C 拉应力
• D 压应力
17.同一刚体上,一力向新作用点平移后,新作用点上有:D
• A 一个力
• B 一个力偶
• C 力矩
• D 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18.三个刚片用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铰两两相连,则所组成的体系是:B
• A 几何可变
• B 几何不变
• C 瞬变体系
• D 不一定
19.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沿着同一条作用线,这两个力是:B
• 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B 平衡力
• C 力偶
20.两端支承情况和截面形状沿两个方向不同的压杆,总是沿着( A)值大的方向失稳。
• A 强度
• B 刚度
• C 柔度
• D 惯性矩
21.物体系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应是:C
• A 等值、反向、共线
• B 等值、反向、共线、同体
• C 等值、反向、共线、异体
• D 等值、同向、共线、异体
22.拉杆的最危险截面一定是全杆中( c)的截面。
• A 轴力最大
• B 面积最小
• C 应力最大
• D 不能确定
23.为了保证杆件在外力作用下有足够的强度,杆件内任何截面的工作应力应小于等于:C
• A 危险应力
• B 最小应力
• C 允许应力
D 最大应力
24.根据三力平衡汇交条件,只要知道平衡刚体上作用线不平行的两个力,即可确定第三个力的:C
• A 大小
• B 方向
• C 大小和方向
• D 作用点。
25.伸长率(延伸率)公式δ=(l1-l)/l×100% 中的l1指的是:D
• A 断裂时试件的长度
• B 断裂后试件的长度
• C 断裂时实验段的长度
• D 断裂后实验段的长度
26.截面大小相等的两根细长压杆,形状一为圆形,另一为圆环形,其它条件相同,为(b)形的临界力大。
• A 圆形的柔度大
• B 圆形的回转半径大
• C 圆形的临界力大
• D 圆形的临界应力大
27.柔性约束的约束力方向总是( c)受约束物体。
• A 铅垂指向
• B 沿绳索指向
• C 沿绳索背离
• D 水平指向
28.( C)是一种自身不平衡,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的特殊力系。
• A 重力
• B 共点二力
• C 力偶
• D 力矩
29.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D
• A 合力为零
• B 合力矩为零
• C 各分力对某坐标轴投影的代数和为零
• D 主矢与主矩均为零
30.约束力的方向必与( b)的方向相反。
• A 主动力
• B 物体被限制运动
• C 重力
• D 内力
31.(c )是一种自身不平衡,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的特殊力系。
• A 重力
• B 共点二力
• C 力偶
• D 力矩
32.既能限制物体转动,又能限制物体移动的约束是:B
• A 柔体约束
• B 固定端约束
• C 活动铰链约束
33.光滑面约束的约束力总对受力物体形成( a)作用。
• A 压力
• B 拉力
• C 牵引力
• D 摩擦力
34.约束力的方向必与(b )的方向相反。
• A 主动力
• B 物体被限制运动
• C 重力
• D 内力
35.拉(压)杆应力公式 的应用条件是(b ):
• A 应力在比例极限内
• B 外力合力作用线必须沿着杆的轴线
• C 应力在屈服极限内
• D 杆件必须为矩型截面杆
36.不同强度等级的钢材,(b )相等。
• A 极限强度
• B 弹性模量
• C 极限应变
• D 屈服台阶
37.某刚体连续加上(或减去)若干个平衡力系,对该刚体的作用效应:a
• A 不变
• B 不一定改变
• C 改变
• D 可能改变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