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网院《财政学》课程自测
财政学课程自测
一、单选题:【20道,总分:100分】
1.国债产生的直接动因是()
A.信用的发达
B.经济发展的需要
C.货币不足
D.3弥补税收不足
2.下列关于税负转嫁的表述正确的是()
A.需求弹性越大,税负转嫁越难
B.供给弹性越大,税负转嫁越难
C.课税范围越窄,税负转嫁越难
D.需求弹性越小,税负转嫁越难
3.按计税依据分类,可将税收分为()
A.从价税与从量税
B.价内税与价外税
C.直接税与间接税
D.国内税与涉外税
4.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中最核心的是:( )
A.政策目标
B.政策主
C.政策工具
D.政策效应
5.按照税负是否可以转嫁进行分类,可将税收分为()
A.从价税与从量税
B.价内税与价外税
C.直接税与间接税
D.国内税与涉外税
6.下列税种中,属于流转税类的是()
A.营业税
B.契税
C.土地增值税
D.印花税
7.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优抚
D.社会救助
8.“商”的广义含义是指一切营利性行为,具体包括如下含义111()。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纳税环节
9.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中最核心的是:( )
A.政策目标
B.政策主
C.政策工具
D.政策效应
10.我国当前的税收制度是:()
A.单一税制
B.复合税制
C.比例税制
D.累进税制
11.体现国家征税深度的是:()
A.税率
B.税目#
C.税源
D.税基
12.我国国债利率水平的选择是()
A.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
B.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
C.不受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的影响
D.高于证券市场利率
13.消费税属于下列哪个税类()
A.流转税类
B.所得税类
C.行为税类
D.资源税类
14.瓦格纳认为财政支出比率呈上升趋势的最基本原因是:( )
A.人均收入增加
B.财政收入增加
C.工业化水平提高
D.政府职能扩大
15.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 )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优抚
D.社会救助
16.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 )
A.交换行为
B.投资行为
C.协议行为
D.一切营利性行为
17.区别税与非税的唯一标志是:( )
A.税收的“三性”
B.固定性
C.强制性
D.无偿性
18.财政的资源分配职能的目标是( )
A.公平
B.效率
C.公平与效率兼顾
D.调控
19.下列不属于财政补贴的是()
A.价格补贴
B.财政贴息
C.减免税
D.社会救助
20.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的依据是()
A.收支平衡原则
B.财政平衡原则
C.财权、事权统一原则
D.统筹兼顾、保证重点
一、单选题:【20道,总分:100分】
1.国债产生的直接动因是()
A.信用的发达
B.经济发展的需要
C.货币不足
D.3弥补税收不足
2.下列关于税负转嫁的表述正确的是()
A.需求弹性越大,税负转嫁越难
B.供给弹性越大,税负转嫁越难
C.课税范围越窄,税负转嫁越难
D.需求弹性越小,税负转嫁越难
3.按计税依据分类,可将税收分为()
A.从价税与从量税
B.价内税与价外税
C.直接税与间接税
D.国内税与涉外税
4.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中最核心的是:( )
A.政策目标
B.政策主
C.政策工具
D.政策效应
5.按照税负是否可以转嫁进行分类,可将税收分为()
A.从价税与从量税
B.价内税与价外税
C.直接税与间接税
D.国内税与涉外税
6.下列税种中,属于流转税类的是()
A.营业税
B.契税
C.土地增值税
D.印花税
7.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优抚
D.社会救助
8.“商”的广义含义是指一切营利性行为,具体包括如下含义111()。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纳税环节
9.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中最核心的是:( )
A.政策目标
B.政策主
C.政策工具
D.政策效应
10.我国当前的税收制度是:()
A.单一税制
B.复合税制
C.比例税制
D.累进税制
11.体现国家征税深度的是:()
A.税率
B.税目#
C.税源
D.税基
12.我国国债利率水平的选择是()
A.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
B.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
C.不受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的影响
D.高于证券市场利率
13.消费税属于下列哪个税类()
A.流转税类
B.所得税类
C.行为税类
D.资源税类
14.瓦格纳认为财政支出比率呈上升趋势的最基本原因是:( )
A.人均收入增加
B.财政收入增加
C.工业化水平提高
D.政府职能扩大
15.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 )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优抚
D.社会救助
16.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 )
A.交换行为
B.投资行为
C.协议行为
D.一切营利性行为
17.区别税与非税的唯一标志是:( )
A.税收的“三性”
B.固定性
C.强制性
D.无偿性
18.财政的资源分配职能的目标是( )
A.公平
B.效率
C.公平与效率兼顾
D.调控
19.下列不属于财政补贴的是()
A.价格补贴
B.财政贴息
C.减免税
D.社会救助
20.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的依据是()
A.收支平衡原则
B.财政平衡原则
C.财权、事权统一原则
D.统筹兼顾、保证重点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川农网院《汽车构造》课程自测
下一篇 :《市场营销学》课程自测川农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