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卷(B)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答题说明:在每小题中的5个选项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1、首开方论之先河的医著是 ( )
A、《太平圣惠方》 B、《黄帝内经》
C、《伤寒明理论》 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伤寒杂病论》
2、当归四逆汤主治寒厥证的病因病机是 ( )
A、外邪入里,阳气内郁 B、寒邪直中,真阳衰微
C、里实热结,阳气被遏 D、心肾阳衰,阴寒内盛
E、血虚寒凝,血行不畅
3、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功用的方剂是 ( )
A、实脾散 B、五苓散
C、猪苓汤 D、防己黄芪汤 E、真武汤
4、治疗胆郁痰扰所致不眠、惊悸证的常用方剂是 ( )
A、蒿芩清胆汤 B、温胆汤
C、酸枣仁汤 D、天王补心丹 E、朱砂安神丸
5、六味地黄丸中“三补”的药物是 ( )
A、熟地黄、吴茱萸、山药 B、熟地黄、山茱萸、山药
C、熟地黄、吴茱萸、茯苓 D、干地黄、山茱萸、山药
E、干地黄、山茱萸、茯苓
6、外感风邪,邪热壅肺所致身热不解,咳逆气急,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脉浮数者,治宜选用 ( )
A、泻白散 B、生脉散
C、苇茎汤 D、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E、竹叶石膏汤
7、下列不属于平胃散组成的药物是 ( )
A、苍术 B、陈皮 C、生姜 D、白术 E、厚朴
8、保和丸的君药是 ( )
A、茯苓 B、神曲 C、山楂 D、连翘 E、莱菔子
9、治疗痰气郁结之梅核气,首选方剂是 ( )
A、半夏泻心汤 B、半夏白术天麻汤
C、旋覆代赭汤 D、半夏厚朴汤 E、止嗽散
10、天王补心丹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 ( )
A、生地黄 B、酸枣仁 C、柏子仁 D、丹参 E、人参
11、安宫牛黄丸的功用是 ( )
A、辟秽解毒,化痰开窍 B、化浊开窍,清热解毒
C、清热开窍,熄风止痉 D、开窍定惊,清热化痰
E、清热解毒,开窍醒神
12、外感风邪头痛,治宜选用 ( )
A、消风散 B、天麻钩藤饮
C、镇肝熄风汤 D、羚角钩藤汤 E、川芎茶调散
13、下列哪项不属于大承气汤的用法要点 ( )
A、大黄后入 B、平旦服
C、中病即止 D、先煎枳实,厚朴 E、芒硝溶服
14、 青蒿鳖甲汤的功用是 ( )
A、滋阴润燥 B、养阴清热
C、清解泻火 D、养阴透热 E、清热生津
15、治疗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的首选方剂是 ( )
A、桑杏汤 B、贝母瓜蒌散
C、清燥救肺汤 D、杏苏散 E、百合固金汤
(二)B1型题。答题说明:每题有5个选项,请从中选择1个与题干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每个选项可以选择1次或多次,亦可1次都不选,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A、5∶1
B、3∶2
C、7∶1
D、1∶1
E、2∶1
1、麦门冬汤中麦冬与半夏的用量比例为 ( )
2、大补阴丸中熟地、龟板与黄柏、知母的用量比例为 ( )
A、脾虚肝旺之痛泻
B、脾虚湿盛之泄泻
C、湿热壅滞之痢疾
D、脾肾阳虚之肾泄
E、表邪陷里之痢疾
3、参苓白术散主治 ( )
4、四神丸主治 ( )
A、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B、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C、清宣温燥,润肺止咳
D、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E、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5、桑菊饮的功用是 ( )
6、杏苏散的功用是 ( )(三)X型题。答题说明:在每题列出的5个选项中,选择2~5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仙方活命饮的功用是 ( )
A、清热解毒 B、疏风除湿
C、活血止痛 D、消散疔疮 E、消肿溃坚
2、四君子汤的主治症有 ( )
A、语声低微 B、气短乏力
C、面色萎白 D、食少便溏 E、舌淡脉虚
3、体现“通因通用”治法的方剂有 ( )
A、大承气汤 B、芍药汤
C、白头翁汤 D、大黄牡丹汤 E、麻子仁丸
4、半夏泻心汤的配伍特点是 ( )
A、寒热并用 B、肝脾同调
C、补泻兼施 D、辛开苦降 E、气血兼顾
二、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写在每小题的空格内,错填或不填均无分。1、方剂的变化形式主要包括剂型更换的变化、药量增减的变化和 。
2、凉膈散中用量最重为君的药物是 。
3、主治阴暑证的代表方剂是 。
4、地黄饮子主治 证。
5、由桂枝、茯苓、甘草、白术组成的方剂是 。
6、主治脏寒蛔厥证的方剂是 。
7、酸枣仁汤的功用是 ,清热除烦。
8、完带汤的主治证是 。
9、越鞠丸主治气、血、食、 六郁之证。
10、具有清肝宁肺,凉血止血功用的方剂是 。三、写出下列方剂的组成
1、小青龙汤
2、牡蛎散
3、逍遥散
4、一贯煎
5、十枣汤四、写出下列方剂的功用1、银翘散
2、黄连解毒汤
3、三仁汤
4、生脉散
5、炙甘草汤
五、简答题1、试述使药的含义。
2、活血祛瘀方剂中常配伍行气药和补气药的意义何在?请举例说明(限于教材)。
3、简述麻黄汤、桂枝汤在组成、功用以及主治方面有何异同?
4、温经汤、归脾汤、黄土汤、固冲汤分别适用于何种类型之妇人崩漏?六、分析题分析下例病案,予以辨证,拟定治法,写出处方,并论述方义。
某男,35岁,3日前与邻居发生纠纷,大怒,致“突发性耳聋”住院接受治疗。现耳聋,伴巅顶头痛,胁痛,口苦,咽干,目赤,烦躁易怒,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方剂学》卷(B)
参考答案
三、写出下列方剂的组成:
1、麻黄 桂枝 细辛 干姜 芍药 五味子 半夏 炙甘草
2、煅牡蛎 黄芪 麻黄根 小麦
3、柴胡 白术 茯苓 当归 芍药 薄荷 煨姜 炙甘草
4、生地 枸杞子 麦冬 沙参 当归 川楝子
5、甘遂 大戟 芫花 大枣四、写出下列方剂的功用
1、清热解毒,辛凉透表
2、泻火解毒
3、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4、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5、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五、简答题
1、答:使药有两种意义。①引经药: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②调和药: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2、答:配伍行气药以“气行则血行”,例如血府逐瘀汤方中配伍枳壳、柴胡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配伍补气药“气旺则血行”,例如补阳还五汤方中重用生黄芪为君药,补益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瘀祛络通。(与少量活血药相伍,使气旺血行以治本,瘀祛络通以治标,标本兼顾)
3、答:麻黄汤与桂枝汤同属辛温解表剂,都可用治外感风寒表证,两方均有桂枝、甘草。但麻黄汤中麻、桂并用,佐以杏仁,发汗散寒力强,又能宣肺平喘,为辛温发汗之重剂,主治外感风寒所致恶寒发热而无汗喘咳之表实证;桂枝汤中桂、芍等量配伍,佐以姜、枣,发汗解表之力逊于麻黄汤,但有调和营卫之功,为辛温解表之和剂,主治外感风寒所致恶风发热而有汗出之表虚证
4、答:温经汤: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妇人漏下,月经超前等。
归脾汤:主治脾不统血所致妇女崩漏,月经超前等。
黄土汤:主治脾阳不足,脾不统血所致妇人崩漏。
固冲汤:主治脾肾亏虚,冲脉不固所致血崩或月经过多。
六、分析题
辨证:肝胆实火上炎
治法:清泻肝胆实火
处方: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6g 黄芩9g 栀子9g 泽泻9g 木通6g 当归3g 生地黄6g 柴胡6g
生甘草6g 车前子6g(包煎) 水煎服
方义分析: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泻火除湿,两擅其功,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泻火解毒,燥湿清热,助君药加强清热除湿之力,为臣药。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导湿热从水道排除;肝为藏血之脏,肝经有热,本易耗伤阴血,且方中诸药以苦燥渗利伤阴之品居多,故用生地、当归滋阴养血,使邪祛而正不伤,以上皆为佐药。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火邪内郁则肝气不舒,骤用大剂苦寒降泄之品,既恐肝胆之气被抑,又虑折伤肝胆生发之机,故又用柴胡疏畅肝胆气机,并引诸药归于肝胆经;甘草调和诸药,护胃安中,共为佐使药。诸药配伍,共奏泻肝胆实火之功。
(组方用药凡符合治法,均可酌情灵活处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方剂学A卷》山东大学20春测试答案
下一篇 :《导游业务2》山东大学20春测试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