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管理》三参考答案

所属学校:南开大学 科目:流通管理 2020-03-28 17:19:07 参考答案
三、简答
1、简要回答商品交换的发展演变过程。
答:商品交换出现以后,交换的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从偶然的交换到经常的交换,从简单的商品交换再到复杂的商品交换,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 物物交换阶段(W—W)
(2) 简单商品流通阶段(W—G—W)
(3) 发达商展流通阶段(G—W—G′)

2、新经济形态有哪些特征?
答: (1)知识性;
     (2)创新性;
(3)整合性;
(4)互联性
(5)虚拟性
3、流通创新机制的性质是什么?
答:1.综合性。2.系统性。3.动态性。4.扩散性。5.价值性。
4、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的区别是什么?
答:1.投入要素的不同
2.投入要素的组合方式不同
3.实现产出增长的方式小同。
4.适用的条件不同
5、商品流通信息系统有哪些功能?
答: 1、具有节约社会劳动的功能
2、具有避免矛盾冲突的功能
3、具有简化信息关系的功能
4、具有提高信息使用效率的功能
四、论述题
1、论述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的区别。
(1)投入要素的不同
集约经营和粗放经营的基本投入要素都是生产资料、劳动和土地,但是集约经营比粗放经营多了一种投入要素———技术,而且技术要素的运用对生产方式和生产绩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有技术要素的介入,集约经营中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已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初级投入要素,而具有了更高的素质,更加先进和现代化。因此,有无技术或者技术含量的高低是区别集约经营和粗放经营的最基本的特征。
(2)投入要素的组合方式不同
在集约经营中,除了技术要素外,其他要素的组合方式为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与一定量的土地,这与粗放经营的要素组合方式恰恰相反,后者的组合方式为较多的土地与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
(3)实现产出增长的方式不同
集约经营主要是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产品总量, 而粗放经营是用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来提高产品总量。 后者以要素增量投入为主来实现产出增长,而前者以“增量”来改进和提高“存量”要素的效率,及通过“存量”的组织和技术创新来提高其效率和效益,从而达到产出增长的目的。
(4)适用的条件不同
集约经营和粗放经营都是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生产经营方式,两者都有各自适用的环境和条件,离开这些前提去单纯地追求集约经营是不现实的。
2、试论述中国商流存在的问题。
答:
(1)“灰色渠道”冲击了正常的商品流通。
主要表现为:进口商品以非正规的渠道进入市场;一些商品交易活动通过未经登记的经纪人或中间贸易机构进行;一些商品交易活动以无发票或票据的私下交易方式进行等等。这些“灰色渠道”由于大多可以避免正规渠道所必须缴纳的部分税费等,给正规渠道流通的商品带来的不正当不公平的竞争,对市场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2)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尚未形成。
第一,市场竞争规则不规范,缺乏规范的透明的市场准入制度,一些企业不具备基本的经营条件和资格,却可以在市场上公开违规经营;
第二,交易秩序不规范,信用意识薄弱,存在大量的交易欺诈和资金拖欠行为;
第三,流通立法滞后,有些方面没有相关的法规规范,出现问题有时也找不到适用的法律法规来加以处理。
(3)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分销成本上升。
各系统各企业纷纷自辟渠道进行商品分销,其目的主要在于加强自控能力,增加分销的便利性。然而,这种做法势必造成相当部分的自营自销体系中,商品分销规模的大大缩小,进而造成了分销成本的普遍上升,从而分销效益下降。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