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 中药炮制:
2. 生理灰分:
3. 饮片:
4. 炙法:
5. 水飞法:
二.填空题
1.《 》 、《 》和《 》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中药炮制专著。
2.中药往往通过 、 、 等炮制方法来缓和药性。
3.中药炮制常用的固体辅料为 、 、 、 、 、 、
、 和 。
4.净选药材通常采用 、 、 和 4 种方法。
5.古人对中药非药用部位论述是:去 者免烦,去 者免吐,去 者免损气,去 者免滑,去 者免胀。
6.欲发挥黄柏清上焦湿热作用,常用的炮制品是 黄柏;抑制柴胡浮阳之性,增强其清肝退热的功效,常用的炮制品是 柴胡。
7.生地经长时间加热蒸制后,部分多糖和多聚糖可水解转化为 ;川乌炮制过程中,毒性降低的程度取决于毒性强的 的水解程度。
8.含鞣质类的药物在炮制时不能用 工具进行处理。
9.白扁豆和扁豆衣为不同的药用部位,一般采用 分离;半夏和天南星常用 法进行炮制;虻虫、蜈蚣最常用的炮制方法是 法。
10.发酵制品以曲块表面霉衣 色,内部 为佳,同时应有 气味,不应出现 、 味及 味。
三.判断题
1.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炮制的专目是修事。( )
2.黄芩用冷水软化切片变质的标志是变绿。( )
3.拌青黛衣的作用是为了增强药物宁心安神的作用。( )
4.人工干燥的温度一般以不超过 50 为宜。( )
6.薄荷宜采用淋法进行软化处理。( )
7.淫羊藿酒炙可增强补肾壮阳的作用。( )
8.炉甘石宜用煅后水淬法进行炮制。( )
9.首乌蒸制后消除了滑肠致泻的副作用,其原因是结合型蒽醌水解成游离蒽醌。( )
10.某些矿物药,尤其是一些不溶于水的无机盐类药物,可以用提净法处理,除去药物中的杂质,达到纯净的目的。( )
四.简答题
1.中药炮制的目的。
2.麻黄可分离成哪些药用部位? 各部位功效有何不同?
3.常用的水处理方法。
4.酒炙法、醋炙法、盐炙法、姜炙法和蜜炙法的主要炮制目的是什么?
5.什么是煨法?
五.论述题
论述川乌的炮制原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流通管理》三参考答案
下一篇 :《流通经济学》二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