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无机化学2》测试题答案

所属学校:东北大学 科目:无机化学2 2020-03-06 17:18:12 山东大学 无机化学 测试题 答案

无机化学模拟题2
一、选择题(只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稀溶液的下列性质中,哪一种性质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A. 凝固点下降                   B. 反应速率   
C. 酸碱性                       D. 配位性
2、在亚硫酸根(SO32- )离子中,元素硫(S)的氧化数为:
  A. +7                           B. +5  
C. +6                                        D. +4
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不属于两性物质的是:
A. 氨基酸                       B. Cl-  
C. HS-                                      D. NH3
4、在下列因素中,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是:
  A.浓度。                       B.温度。
C.压力。                       D.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5、对于难溶性强电解质Mg(OH)2,溶解度S与溶度积常数Ksp之间的关系为:
  A.Ksp = S2                      B.Ksp = 2S2
C.Ksp = 4S2                     D.Ksp = 4S3
6、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能与H2O分子形成氢键结合的是:
A.  NH3                        B. CH4
C.  NaCI                        D. KBr
7、配合物[Pt(NH3)2Cl2]的空间构型是:
A.直线型                        B.四面体型   
C.平面正方型                    D.八面体型
8、某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磁距是4.90 B.M,该配合物离子中的成单电子数为:
A. 1                                B. 2  
C. 3                                D. 4
9、实验中需要配制pH值等于6的缓冲溶液100ml。现有以下四种pKa不同的缓冲对可供选择,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选择的最佳缓冲对的pKa应是:
A. pKa = 4.75                       B. pKa = 5.60
C. pKa = 7.50                       D. pKa = 8.20
10、一定温度下,在难溶性强电解质AgI的沉淀溶解平衡中,加入固体Na2SO4使其浓度为1mol.L-1,则有:
A. 溶液中Ag+的浓度增大。            B. 溶液中Ag+的浓度减小。
C.  溶液中Ag+的浓度不变。            D. 不影响沉淀溶解平衡。
11、将反应:  Cu2+(c1)+ H2(g) = Cu(s)+ 2H+(c2)  设计组成电池,其正确的电池符号书写形式是:
A.  (-) Pt│Cu2+(c1)| Cu(s)‖H+(c2)│H2(kPa) (+)
B.  (-) Cu(s)│Cu2+(c1)‖H+(c2)│H2(kPa) (+)
C.  (-) H2(kPa)│H+(c2)‖Cu2+(c1)| Cu(s)│Pt (+)
D.  (-) Pt │H2(kPa)│H+(c2)‖Cu2+(c1)│Cu(s) (+)
12、已知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为3d104s2,则该元素的的元素符号为:
A.Zn                                 B. Cl     
C.Ca                                 D. Cu
13、根据酸碱电子理论,在配位反应: Cu2+ + 4 NH3 = [Cu(NH3)4]2+中, Cu2+应该属于:
中心离子                            B.酸
C.碱                                                   D.酸碱加和物
14、在下列配离子中,属于内轨型的配离子是:
A. [Fe(H2O)6]2+                         B. [Fe(CN)6]4-      
C. [Zn(N H3)4]2+                        D. [FeF6]4-
15、4px2符号表示的意义是:
A. 第四电子层的p轨道上有2个电子。
B. 四个px轨道上有2个电子。
C. 第四电子层的px轨道上有2个电子。
D. 第四电子层中有2个电子。
C. BF3                              D. SO2 二. 填空(在下列划线空格处填入正确的答案):
1、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排布应遵循的三个原则是:
                      、                   、                        。
2、C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CH4分子中,C原子的一个          电子被激发到空的          轨道上,激发态的C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为                         ;形成CH4分子时,C原子中含单电子的一个          轨道和三个          轨道进行          杂化,因此,CH4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
3、写出下列元素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1)Co:                                                           。
(2)F:                                                           。
(3)Mg:                                                           。
(4)Fe2+:                                                           。
4、根据题意,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1)(NH4)2 [Fe F5(H20)]                      。
(2)亚硝酸二亚硝酸根二乙二胺合钴(Ⅲ)                            。
(3)H3 [Fe(CN)6]                           。
(4)碳酸一氯一硝基四氨合铂(Ⅳ)                         。三.判断是非题(对者打√, 错者打 ×):
1、对于同一种类型的难溶性强电解质来说, Ksp越大,溶解度越大。
2、在可逆反应中,催化剂能够同时改变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反应速率。
3、核外电子绕原子核作旋转运动时,具有形状固定的运动轨道,例如:s轨道是圆形的,p轨道是哑铃形的。
4、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反应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5、在液态NH3分子中,只存在着取向力、诱导力和氢键。
6、内轨型配合物和外轨型配合物的区别在于:内轨型配合物中,中心离子使用内层电子形成配位键;而外轨型配合物中,中心离子是使用外层电子形成配位键。四、名词解释(举例说明):
1、钻穿效应。
2、质量作用定律。
3、同离子效应。
4、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5、状态函数。
五、计算题:
1、欲配制pH = 4.75的HAc—NaAc缓冲溶液,需称取多少克固体NaAc(NaAc的摩尔质量为:MNaAc = 82)溶解于1000ml  0.5 mol·L-1的HAc溶液中(忽略体积变化)?
(已知:HAc的pKa=4.75)   
2、在298K时,有如下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2 Fe3+ + 2I- = 2 Fe 2+ + I2
已知:EθFe3+/Fe2+ = 0.771V ,EθI2/I- = 0.535V。回答:
(1)写出标准状态下的半电池反应式。
(2)判断:在标准状态下,反应能否正向自发进行?
(3) 当: [Fe3+] = 1.0×10-3 mol.L-1,[Fe2+] = 1.0 mol.L-1,[ I- ] = 1.0×10-3 mol.L-1时,计算电池电动势,并指出反应进行的方向。                               参考答案:
1. 解:  根据缓冲溶液计算公式:pH = pKa + lg(C共轭碱/C共轭酸),
设:需要称取NaAc固体x克,根据题意,有
4.75 = 4.75 +  lg[(x / 82)/ 0.5 ],lg[(x / 82)/ 0.5 ] = 0
所以, (x / 82)/ 0.5 = 1 ,    x =  0.5×82  =  50  (g)
答:称取固体NaAc 50克溶解于1000mol的0.5 mol·L-1HAc溶液中,混合均匀,即得pH = 4.75 的HAc—NaAc缓冲溶液。
2. 解: (1) Fe3+ + e = Fe 2+,  2I- - 2e = I2   
(2)将反应组成原电池,其电池符号如下:
(-) Pt|I2(s)| I-(1mol.L-1)‖Fe3+(1mol.L-1),Fe2+(1mol.L-1)|Pt(+)
Eθ = EθFe3+/Fe2+ - EθI2/I - = 0.771 – 0.535 = 0.236 ( V )  >  0   
所以,在标准状态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
(3)E Fe3+/Fe2+= EθFe3+/Fe2+ + 0.059lg[Fe3+]/[Fe2+]
              = 0.0771 + 0.059lg(1.0×10-3 /1.0 )
              = 0.771 – 0.177 = 0.594  (V)
E I2/I - = EθI2/I - + (0.059 / 2)lg(1 / [I-]2
        = 0.535 + 0.0295)lg(1/ 1.0×10-3)2
        = 0.535 + 0.177 = 0.712   (V)
Eθ = E Fe3+/Fe2+ - E I2/I - = 0.594 – 0.712  = - 0.118 ( V )  <  0
因此,该氧化还原反应逆向进行。即:
2 Fe 2+ + I2  =  2 Fe3+ + 2I- Q 76129 60 21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