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学_B》山东大学20春作业参考答案

所属学校:其他学校 科目:生态旅游学_B 2020-02-18 17:18:17 山东大学 作业 参考答案 生态 旅游学
生态旅游学_ B名词解释
替代性旅游
生态旅游规划
环境影响评估
道可西“恼火指数”模型
简答
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应坚持哪几项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态旅游者和大众旅游者有哪些不同?
参考答案:
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应坚持哪几项原则?
      生态旅游是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目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公众社会提供环境教育,有助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
     生态旅游的五项原则:
1. 以自然资源为基础
    2. 为游客提供目的地特别的自然、人文体验。
    3. 承担着对游客、管理人员以及周边居民进行环境资源保护的教育作用
    4. 旅游收入为资源保护提供资金
    5. 为当地社区带来经济效益并帮助他们保持生计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界定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它包含三个要素,即:人类需要、资源限制、和公平理念。
     六个基本内容:
        1强调首先要发展
2强调持续性
3强调公平性
4强调整体性
5 强调建立和推行一种新型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6 强调人类的文明发展与观念转变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三个方面:资源的可持续性,游客的高品质体验,和当地社区的健康发展生态旅游者和大众旅游者有哪些不同?
大致可分为旅游对象、旅游形式、旅游参与、旅游体验和自身素质五个方面的不同:
旅游对象不同:传统大众旅游者以人工景观为主,如城镇、主题公园、古建筑等;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观和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化经伏案,如地质地貌、水体、生物、民俗风情等;
大众游客的旅游形式较为单一,大多只是观光游玩;生态游客是以大自然为目的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
大众游客多为被动式参与,一般不参加环保教育及旅游环境管理活动;生态游客多是主动式参与,主体与客体密不可分,自身也是整个综合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自觉参与有组织的环保活动;
大众游客一般都是走马观花,心灵感受往往不深;生态游客积极地亲近大自然,接受生态环保教育,心灵与自让共鸣,情感得到升华,使保护成为自觉行动;
5. 大众游客的教育背景、文化素养、探索、保护自然的愿望等相关素质一般较低,往往不作很高要求就能完成其传统的大众旅游活动;生态游客一般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接受过相关知识的教育,对自然和特色文化充满热爱,有较强的环保意识,相应的体力和情感准备,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     
论述
在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能否离开政府的主导?请结合实际阐述原因。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