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模拟题1
一、填空题
1.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类。
2.含甘油三酯最多的血浆脂蛋白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化学修饰调节的酶常由 催化发生磷酸化,糖原合成酶磷酸化后活性 。
4.真核生物rRNA基因转录生成45S-rRNA后能剪接生成 、 、 三种rRNA。
5.cDNA是以 为模板,由 催化合成的。
6.DNA损伤的修复有 、 、 和 四种类型。
二、A型选择题
1.蛋白质溶液的稳定因素是
A.溶液粘度大
B.分子表面疏水基团相互排斥
C.分子表面有一层水化膜
D.颗粒带有两种电荷
E.颗粒表面净电荷为零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核糖体都含有
A.18S rRNA B.30S rRNA
C.5S rRNA D.28S rRNA
E.5.8S RNA3.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酶促反应表现为
A. Km↓、Vmax↓ B. Km↑、Vmax↓
C. Km↑、Vmax不变 D.Km不变、Vmax↓
E. Km↓、Vmax不变
4.糖酵解过程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的酶是
A. 丙酮酸激酶 B. 葡萄糖激酶
C.磷酸果糖激酶 D.PEP羧激酶
E.磷酸化酶激酶5.关于乳酸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乳酸主要自肌肉糖原酵解生成
B.乳酸可作为肝脏糖异生的原料
C.乳酸循环防止乳酸引起的酸中毒
D.肾脏通过排泄乳酸调节其浓度
E.血液含有乳酸和葡萄糖6. 体内胆固醇的主要代谢去路是转化为
A.胆红素 B.胆汁酸 C.VitD
D.类固醇激素 E.类固醇7.影响氧化磷酸化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 FADH2 B. O2 C. Cytaa3
D. [ATP]/[ADP] E. NADH8.体内活性甲基的供体是
A.N5-CH3-FH4 B.S-腺苷甲硫氨酸
C.氨基甲酰磷酸 D. N10-CHO-FH4
E.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
9.5-氟尿嘧啶抗癌作用的机理是
A.抑制四氢叶酸还原酶
B.抑制尿嘧啶的合成
C.抑制胞嘧啶的合成
D.抑制胸苷酸的合成
E.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10.DNA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是
A. 解开DNA双链间氢键
B. 使DNA解链旋转不致打结
C. 使DNA异构为正超螺旋
D. 辨认复制起始点
E. 稳定分开的双螺旋11.不对称转录是指
A.从DNA链两侧开始转录
B.转录有5′→3′或3′→5′
C.模板链并非始终在同一条DNA链
D.有一条DNA链不含结构基因
E.有一条DNA链始终作为编码连12. 载体与目的基因连接时不能采用
A.粘端连接 B.平端连接
C.尾接法 D.人工连接器
E.非共价键连接13.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细胞内信息物质
A.一氧化氮 B.葡萄糖 C.DAG
D. cGMP E. Ca2+ 14.胆汁酸合成的限速酶是
A.HMG-COA合酶
B.7α-羟化酶
C.乙酰COA羟化酶
D.乙酰COA转移酶
E.HMG-COA还原酶15.结合胆红素是指胆红素与
下列哪种物质结合
A.清蛋白 B.球蛋白
C.Z-蛋白 D.Y-蛋白
E.葡萄糖醛酸三、名词解释
1. 蛋白质的变性
2. 酶原与酶原激活
3. 分子杂交
4. 2,3-DPG旁路 四、问答题
1.简述丙酮酸异生成糖的过程和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2.简述血氨的来源与去路。
3. 简述胆红素在体内的正常代谢过程。
参考答案:
1.简述丙酮酸异生成糖的过程和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草酰乙酸,然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草酰乙酸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1,6-二磷酸果糖
1,6-二磷酸果糖由果糖双磷酸酶-1催化(6-磷酸果糖(6-磷酸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在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下转变为葡萄糖
意义:(1) 饥饿情况下维持血糖浓度恒定
(2)调节酸碱平衡
(3)有利于乳酸利用/补充肝糖原
2.简述血氨的来源与去路。
来源:(1) 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 (2)肠道吸收的氨 (3)肾产生的氨
去路:(1) 合成尿素 (2) 合成谷氨酰胺 (3) 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3. 简述胆红素在体内的正常代谢过程。
胆红素生成后与清蛋白结合形成胆红素-清蛋白复合体随血液运输到肝,被肝细胞摄取,胆红素与清蛋白分离后进入肝细胞,与胞液中的两种载体蛋白-Y蛋白与Z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胆红素-Y蛋白复合物被运到滑面内质网,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胆红素接受来自-UDP葡萄糖醛酸的葡萄糖醛酸基,生成葡萄糖醛酸基胆红素。随胆汁排入小肠,从而得以清除。
一、填空题
1.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类。
2.含甘油三酯最多的血浆脂蛋白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化学修饰调节的酶常由 催化发生磷酸化,糖原合成酶磷酸化后活性 。
4.真核生物rRNA基因转录生成45S-rRNA后能剪接生成 、 、 三种rRNA。
5.cDNA是以 为模板,由 催化合成的。
6.DNA损伤的修复有 、 、 和 四种类型。
二、A型选择题
1.蛋白质溶液的稳定因素是
A.溶液粘度大
B.分子表面疏水基团相互排斥
C.分子表面有一层水化膜
D.颗粒带有两种电荷
E.颗粒表面净电荷为零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核糖体都含有
A.18S rRNA B.30S rRNA
C.5S rRNA D.28S rRNA
E.5.8S RNA3.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酶促反应表现为
A. Km↓、Vmax↓ B. Km↑、Vmax↓
C. Km↑、Vmax不变 D.Km不变、Vmax↓
E. Km↓、Vmax不变
4.糖酵解过程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的酶是
A. 丙酮酸激酶 B. 葡萄糖激酶
C.磷酸果糖激酶 D.PEP羧激酶
E.磷酸化酶激酶5.关于乳酸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乳酸主要自肌肉糖原酵解生成
B.乳酸可作为肝脏糖异生的原料
C.乳酸循环防止乳酸引起的酸中毒
D.肾脏通过排泄乳酸调节其浓度
E.血液含有乳酸和葡萄糖6. 体内胆固醇的主要代谢去路是转化为
A.胆红素 B.胆汁酸 C.VitD
D.类固醇激素 E.类固醇7.影响氧化磷酸化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 FADH2 B. O2 C. Cytaa3
D. [ATP]/[ADP] E. NADH8.体内活性甲基的供体是
A.N5-CH3-FH4 B.S-腺苷甲硫氨酸
C.氨基甲酰磷酸 D. N10-CHO-FH4
E.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
9.5-氟尿嘧啶抗癌作用的机理是
A.抑制四氢叶酸还原酶
B.抑制尿嘧啶的合成
C.抑制胞嘧啶的合成
D.抑制胸苷酸的合成
E.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10.DNA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是
A. 解开DNA双链间氢键
B. 使DNA解链旋转不致打结
C. 使DNA异构为正超螺旋
D. 辨认复制起始点
E. 稳定分开的双螺旋11.不对称转录是指
A.从DNA链两侧开始转录
B.转录有5′→3′或3′→5′
C.模板链并非始终在同一条DNA链
D.有一条DNA链不含结构基因
E.有一条DNA链始终作为编码连12. 载体与目的基因连接时不能采用
A.粘端连接 B.平端连接
C.尾接法 D.人工连接器
E.非共价键连接13.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细胞内信息物质
A.一氧化氮 B.葡萄糖 C.DAG
D. cGMP E. Ca2+ 14.胆汁酸合成的限速酶是
A.HMG-COA合酶
B.7α-羟化酶
C.乙酰COA羟化酶
D.乙酰COA转移酶
E.HMG-COA还原酶15.结合胆红素是指胆红素与
下列哪种物质结合
A.清蛋白 B.球蛋白
C.Z-蛋白 D.Y-蛋白
E.葡萄糖醛酸三、名词解释
1. 蛋白质的变性
2. 酶原与酶原激活
3. 分子杂交
4. 2,3-DPG旁路 四、问答题
1.简述丙酮酸异生成糖的过程和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2.简述血氨的来源与去路。
3. 简述胆红素在体内的正常代谢过程。
参考答案:
1.简述丙酮酸异生成糖的过程和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草酰乙酸,然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草酰乙酸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1,6-二磷酸果糖
1,6-二磷酸果糖由果糖双磷酸酶-1催化(6-磷酸果糖(6-磷酸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在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下转变为葡萄糖
意义:(1) 饥饿情况下维持血糖浓度恒定
(2)调节酸碱平衡
(3)有利于乳酸利用/补充肝糖原
2.简述血氨的来源与去路。
来源:(1) 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 (2)肠道吸收的氨 (3)肾产生的氨
去路:(1) 合成尿素 (2) 合成谷氨酰胺 (3) 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3. 简述胆红素在体内的正常代谢过程。
胆红素生成后与清蛋白结合形成胆红素-清蛋白复合体随血液运输到肝,被肝细胞摄取,胆红素与清蛋白分离后进入肝细胞,与胞液中的两种载体蛋白-Y蛋白与Z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胆红素-Y蛋白复合物被运到滑面内质网,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胆红素接受来自-UDP葡萄糖醛酸的葡萄糖醛酸基,生成葡萄糖醛酸基胆红素。随胆汁排入小肠,从而得以清除。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生态旅游学_C》山东大学20春作业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