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20年5月_0298_学校德育_模拟题及答案百分

所属学校:西南大学 科目: 2020-05-14 13:32:48 百分 模拟题 学校德育 答案 大学
0298 学校德育
1.[主观填空题] 从教育效果看,教师作为道德示范者具有影响                    的社会价值,从教育主体看,教师作为道德实践者具有自我实现的价值。
下载答案,请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A.
2.[主观填空题] 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在道德意识、                 、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方面进行自觉的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培育和自我陶养的过程。
    A.
3.[主观填空题] 德育过程的              阶段需要教育者,研究与领会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教材及其他有关资料,了解德育对象的实际情况;设定与明确每一德育过程的具体目标;选择与确定德育过程实施的具体内容;设计教学方案,选择科学的施教的方法与途径。
    A.
4.[主观填空题] 儿童道德发展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在社会进化过程中进行             和道德转化的结果。
    A.
5.[主观填空题] 道德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把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中教师在其中起到           作用。
    A.
6.[主观填空题] 《礼记·大学》提出的“八条目”是:格物、(  )、诚意、(  )、修身、(  )、治国、(  )。
    A.
7.[主观填空题] 德育评价按照手段划分,包括量化评价、(     )和(    )。
    A.
8.[主观填空题] 教师角色的转变过程也是教师发展的过程,从知识的传递者、道德教育的权威转向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儿童道德成长的(    )。
    A.
9.[主观填空题] 我国古代儒家的创始人                    高度重视德育,提出了仁学道德理论。
    A.
10.[主观填空题] 古希腊人的教育有两种典型模式,即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强调培养              发展的人。
    A.
11.[主观填空题] 儿童道德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大中小学段各有具体的德育目标,其中在                 学段应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
    A.
12.[主观填空题] 教师提升道德素养过程中的自省是教师由道德他律向             转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
    A.
13.[主观填空题] 德育方法中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和(      )
    A.
14.[主观填空题] 瑞士心理学家             主要从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来研究道德发展的特点,并出版了《儿童道德判断》一书。
    A.
15.[主观填空题] 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在                、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方面进行自觉的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培育和自我陶养的过程。
    A.
16.[主观填空题] 构成学生道德的结构要素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    )和道德行为。
    A.
17.[主观填空题] (    )是指道德主体把外部的道德要求通过认知与情感的结合而变成内部需要的过程。
    A.
18.[主观填空题] 回答的是德育实施中的“教什么与学什么”的问题,它是德育活动能够发生、展开的起点,是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和现实目标得以实现的核心基础。
    A.
19.[单选题] 从教育主体来看,教师作为               具有自我实现价值。
    A.道德的学习者
    B.道德的示范者    答案联系q16478616 40
    C.道德的合作者
    D.道德的实践者
20.[单选题]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是非善恶美丑辨别能力是                  阶段的德育目标要求。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21.[单选题] 教师的                      包括两类,即本体性知识和工具性知识。
    A.德育意识
    B.德育知识
    C.德育能力
    D.德育行为
22.[单选题] 提倡“产婆术”道德教学法的教育家是                。
    A.康德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23.[单选题] 以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品德,而经过选择和处理的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政治原则、思想观点及其体系的是指               。
    A.德育目标
    B.德育方法
    C.德育过程
    D.德育内容
24.[单选题] 是构成德育过程中施教与受教之间积极互动的关键前提。
    A.教育者道德的权威
    B.德育环境的协调

    C.受教育者主体道德需要的激发
    D.教育者德育内容的设置
25.[单选题] 当今我国提出要做“四有”新人,“四有”是指                   。
    A.有理想、有道德、有科学、有文化
    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知识
    C.有理想、有道德、有科学、有信仰
    D.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26.[单选题] 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D.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27.[单选题] 学生道德意志发展的关键期是               。
    A.学龄前阶段
    B.中学阶段
    C.大学阶段
    D.小学阶段
28.[单选题] 强调以培养“绅士”为教育目的的教育家是               。
    A.康德
    B.卢梭
    C.夸美纽斯
    D.洛克
29.[单选题] 美国艾森伯格教授提出儿童                       发展的五个阶段。
    A.道德自律
    B.道德冲突成长
    C.亲社会道德判断
    D.道德意识水平
30.[单选题] 我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中的“五经”是指               。
    A.《道德经》《孝经》《三字经》《诗经》《周易》
    B.《孝经》《三字经》《礼记》《春秋》《道德经》
    C.《礼记》《春秋》《尚书》《周易》《诗经》
    D.《尚书》《孝经》《三字经》《论语》《乐经》
31.[单选题]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            为中心的新文化创造,对抗神的权威,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
    A.科学主义
    B.自然主义
    C.宗教主义
    D.人文主义
32.[判断题] 当西方文化中赞扬人的天性与尊重个性发展的思想传入中国后,中国社会开始对强调服从共性的社会进行反思和批判,因此要极力推崇个性。
    A.对
    B.错
33.[判断题] 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获得全面而正确的道德知识。(  )
    A.对
    B.错
34.[判断题] 实践是完善教师道德和人格的根本途径。(  )
    A.对
    B.错
35.[判断题] 学校网络德育必须坚持网络的事情网上解决。
    A.对
    B.错
36.[判断题] 西方一些学者曾呼吁“光明自东方来”。表明: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代表着世界德育的未来。(  )
    A.对
    B.错
37.[判断题] 小学生时期是儿童道德意志发展的最佳时期。(  )
    A.对
    B.错
38.[判断题] 古希腊时期,雅典道德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军事训练为主,通过严酷的军事体育操练把氏族贵族子弟培养成体格强壮的武士。(  )
    A.对
    B.错
39.[判断题] 以问答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数学、物理等智育课程的教学,不能运用于德育课程的教学。
    A.对
    B.错
40.[判断题] 孔子提出:“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
    A.对
    B.错
41.[判断题] 德育过程即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  )
    A.对
    B.错
42.[判断题] 学校德育的实施过程有多种德育方法,但是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德育事件的背景条件和德育对象的特征规律来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
    A.对
    B.错
43.[判断题] 教师的道德发展需要终身学习,因此,社会不可能存在具有高尚的道德素养的教师。
    A.对
    B.错
44.[判断题] 德育过程的本质就是造就道德主体或再生产道德主体的过程。(  )
    A.对
    B.错
45.[判断题] 现代德育强调个别引导,避免集体说教。(  )
    A.对
    B.错
46.[问答题] 春秋时代,鲁国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有人出钱赎回来,事后可由国家报销。子贡是孔门高徒,经商有方。一次,他赎了一个同胞归国,事后却拒绝了国家支付的赎金。
孔子听说后对子贡说:“你这是不对的,因为,你开了一个坏的先例,从此不会有鲁国人再肯为沦为奴隶的同胞赎身了。”
请结合此段材料分析子贡和孔子的道德理念。
    A.
47.[问答题] 某教师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小H,父母离异,她跟随着父亲和后妈生活。后妈带来一个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处处偏向自己的孩子。小H父亲很忙,经常在外,没有经历关心她。偏偏小H个性刚强,为此不听后妈任何教育,关系非常紧张。后妈就把小H的情况告诉老师。小H一直认为自己在老师眼里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学生,对于老师的教育也同样爱理不理,尤其对于个人卫生更是脏得无法形容。同学要求她整理好自己的书包和课桌,相反,她却将座位搞得更乱更脏。经过观察,老师挑选了一个机会。
一天放学时,老师让小H在教室留下,告诉她想请她带一封信给她后妈。当着她的面老师强调了好几遍,信是写给她妈妈的,不允许她擅自拆看。随后老师将信留在教室,称自己去取信封让她稍等。学生点头答应,但一脸的不情愿。老师便走出了教室,在外暗暗地观察,没一会,发现小H谨慎地打开信读了起来,渐渐的脸上露出了微笑。稍后,老师走进教室将信封好交给了她。其实,孩子原本认为老师带信是为了告状,却没想到老师在信中写了她的很多闪光点,并表扬了她,让她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之后的日子里,小H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好转。通过多次这样的教育,慢慢地小H 的各方面有有了很大的变化,上课听讲认真了,下课能与同学一起做游戏了,也能经常看见她的笑容了。有时小H也很愿意把自己心中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向老师倾诉,后来小H的后妈打电话来说小H与她关系变好了,得感谢老师的辛勤教育。
问题:请结合德育实施原则和实施方法的有关知识,分析该案例。
    A.
48.[问答题] 某中学男生向该班某女生写了一份情书,以表白爱意。女生收到后,愤然将情书交给班主任。班主任认为为了“杀一儆百”,遂在班会上将“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请结合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方法等有关知识分析该案例。
    A.
49.[问答题] 简答关于德育的本质的至少四个不同观点。
    A.
50.[问答题]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有哪些?
    A.
51.[问答题] 简要回答教师为人师表的内涵。
    A.
52.[问答题] 新媒体技术对社会思想和道德教育的影响。
    A.
53.[问答题] 简答德育管理目标确立的原则。
    A.
54.[问答题] 我国古代的“三纲五常”是指什么?
    A.
55.[问答题] 简要回答我国的学校德育目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A.
56.[问答题] 谈谈现代学校德育如何创新?
    A.
57.[问答题] 结合实际论述社会信息流通的迅速发展对社会思想道德的影响。
    A.
58.[问答题] 结合实际论述社会变迁对社会道德的影响。
    A.
q76 1 29 6 021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