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儿童哲学
1.[单选题] 从主客体的分化这一角度来看,儿童认识的演进经历了( )、主客体的互渗、主客体的相互独立等阶段。
下载答案,请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A.主客相异
B.主客相同
C.主客一体化
D.主客不相同
2.[单选题] 在童年期中,( )使个体内在的精神潜能逐渐现实化,而教育则使外部文化逐渐内化为个体精神层面上的内容。两者分别从内外两方面促成个体精神的发育和成长。
A.梦想
B.幻想
C.游戏
D.幻觉
3.[单选题] 儿童道德的发展依赖于以下两个因素:(1)儿童( )水平的发展;(2)丰富而适度的社会交往。
A.脑力
B.体力
C.知识
D.智力
4.[单选题] 赫伯特里得等人发现的所谓儿童“心画”说明儿童具有( )行为层面的审美。
A.本能
B.天分
C.天然
D.理想
5.[单选题] 在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中,前道德阶段属于( )运动阶段。
A.感动
B.预知
C.感想
D.感知
6.[单选题] ( )诗人泰戈尔认为,童年是成长、长新的、成年则是停滞、保守的。成为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异化。
A.法国
B.印度
C.埃及
D.中国
7.[单选题] 70年代以后采用范兹等人在婴幼儿心理研究中创立的( )—去习惯化技术而实施的诸多研究结果表明,出生一年内的婴幼儿已具有多种所谓“概念“。
A.习惯化
B.固定化
C.天然化
D.自然化
8.[单选题] “孩子就是我的老师,他们纯洁天真、无所做作------我就像一个诚惶诚恐的学生一样向他们学习”,这句名言出自教育家( )之口。
A.科尔柏格
B.杜威
C.荣格
D.福禄贝尔
9.[单选题] 儿童游戏是现实性与( )的统一。
A.超现实性
B.超理想性
C.超预感性
D.超现代性
10.[单选题] 在知识来源的问题上,( )主义是站在类的立场上,而经验主义是站在个体立场上。
A.人文
B.理想
C.个人
D.唯理
11.[单选题]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部分组成( )、自我、超我构成。
A.原我
B.忘我
C.本我 答案联系q16478616 40
D.自然我
12.[单选题] 个体自发地对自身潜能的开发活动,是个体处于游离状态的潜意识活动的外化是( )。
A.梦想
B.幻想
C.想象
D.游戏
13.[单选题] 意识层面的道德是( )所特有的,兼论自然选择与思维运算的辩证统一。
A.物
B.精神
C.集体
D.人
14.[单选题] 康德与荣格都认为,艺术创作是( )的过程。
A.游戏
B.梦想
C.动手
D.想象
15.[单选题] 荣格认为,梦想是无意识心灵的自述或者自画像,它们可以分为两类即( )性质的幻想 和 非个人性质的幻想
A.集体
B.个人
C.团体
D.集团
16.[单选题] 马克思所说的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也暗含着美有其( ),有期自身的客观规律。
A.客观性
B.自然性
C.想象性
D.规定性
17.[单选题] 游戏是创造性的( )。
A.源泉
B.客体
C.个体
D.物质
18.[单选题] 卢梭的( )是一本全方位披露人性的第一本参考教材,这是其儿童教育观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人性基础。
A.《大学》
B.《四书》
C.《道德经》
D.《忏悔录》
19.[单选题] 冯友兰将各种不同的道德生活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自然境界、( )境界、 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A.人工
B.自觉
C.功利
D.方向
20.[单选题] 儿童的哲学是儿童适应环境的渴望,也是儿童适应环境的( )。
A.方法
B.手段
C.技能
D.天性
21.[单选题] 如果以大脑的成熟为指标决定儿童时期的下限的话,这个下限是( )岁。
A.13
B.14
C.12
D.11
22.[单选题] 20世纪70年代,美国哲学家( )提出了作为一套思维训练项目的儿童的哲学,它实质上是儿童的逻辑学。
A.李普曼
B.杜威
C.荣格
D.桑代克
23.[单选题]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识的实质是适应。适应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 ),另一个方面是顺应。
A.异化
B.同化
C.相同
D.不同
24.[单选题] ( )把人的精神世界分成两个系统,第一个精神系统是直接意识;第二个精神系统是存在于所有人那里的普遍的非个人的集体无意识,它由原型构成。
A.弗洛伊德
B.华生
C.荣格
D.杜威
25.[单选题] 道德的功能和目的是使个体与个体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高效的有机体,而这种结合有三个层次即( )上的、行为上的和意识上的。
A.心理
B.身体
C.生理
D.精神
26.[单选题] ( )是就其遗传所得而言,它是不依赖于某个个体的经验的。
A.“自然”
B.“天分”
C.“天性”
D.“先天”
27.[单选题] ( )的《忏悔录》,全方位披露人性的“第一份参考资料”。
A.卢梭
B.皮亚杰
C.杜威
D.黑格尔
28.[单选题] 在承认人具有先天知识方面,( )认为人具有先天的“集体无意识”。
A.黑格尔
B.杜威
C.福禄贝尔
D.荣格
29.[单选题] 审美层面有三个层次:( )的审美 、本能行为层面的审美、意识层面的审美。
A.精神层面
B.生理层面
C.身体层面
D.头脑层面
30.[单选题] 对儿童道德认识的著名理论有两派,一是( )理论,二是信息加工理论 ,前者注重道德形式的研究,后者则侧重道德内容的研究。
A.道德认识
B.道德发展
C.道德形成
D.道德认可
31.[单选题] 陆游的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瑕疵,岂复须人为。”契合了康德美学理论中的( )。
A.“自然说”
B.“环境说”
C.“天才说”
D.“人物说”
32.[单选题] 行为层面上的道德是动物的种本能,它同生理层面上的道德一样,完全听命于( )选择。
A.自己
B.集体
C.自然
D.环境
33.[单选题]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公正感的发展方面存在着三个大的时期,第一时期持续到( ),第二个时期大致在 8至10岁 ;第三个时期从11、12岁开始。
A.5至6岁
B.7至8岁
C.10至11岁
D.3岁至4岁
34.[判断题] 儿童在很小的年龄就对某些行为产生了具有朴素道德意义的认识。( )
A.对
B.错
35.[判断题] 海克尔这样定义重演律,生物发展史可以分为两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也就是个体的发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主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
A.对
B.错
36.[判断题] 道德律与自然律的关系,康德认为世界的运动包括人类精神文化领域中的一切关系及其变革都是有规律性合目的性的。( )
A.对
B.错
37.[判断题] 儿童的艺术不是童年生命的律动。( )
A.对
B.错
38.[判断题] 个体化过程是精神修炼过程,是梦想的过程,其中有原型、无意识的参与转化,使内在的凛赋在与意识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实现。( )
A.对
B.错
39.[判断题] 儿童成长的外部条件是儿童与文化的矛盾运动,它不是儿童精神成长必要条件。( )
A.对
B.错
40.[判断题] 人的基因编码系统与一般高等动物相似,也可以分成特异性与开放性两部分。( )
A.对
B.错
41.[判断题] 理性主义重视的是先验外显的过程,经验主义重视的是文化内化与活动的过程。( )
A.对
B.错
42.[判断题] 儿童的道德范畴作为一种个体精神现象从一开始出现就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并且按照其系统的内部规律积极地演进着。( )
A.对
B.错
43.[判断题] 审美活动中存在移情和抽象两种互反的风格,但在具体的艺术作品中,它们不同时并存和想到渗透。( )
A.对
B.错
44.[判断题] 研究儿童艺术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进行儿童艺术教育。( )
A.对
B.错
45.[判断题] 我国古代把儿童比于谶纬占验的,把儿歌看作前算八百年后算八百年的妖言神语的。( )
A.对
B.错
46.[判断题] 在进化论的意义上儿童的生命实际上就是历代祖先一步步构筑起来的生命,儿童是整个生命进化过程摆地选择后留下的,是历代祖先的生命代言人。( )
A.对
B.错
47.[判断题] 荣格认为个人的精神世界由两部分组成即意识和无意识。( )
A.对
B.错
48.[判断题] 黑格尔认为个体精神的发生必须是教育发生。( )
A.对
B.错
49.[判断题] 儿童游戏不是现实性与超现实性、严肃性与非严肃性的统一。( )
A.对
B.错
50.[判断题] “儿童是成人之父”这一思想不是与进化思想分不开的,它为我们认识儿童提供了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进化论视野。( )
A.对
B.错
51.[判断题] 人文学科也把个体与类发生的一致性作为方法论的原则,如泰勒的《原始文化》一书。( )
A.对
B.错
52.[判断题] 弗洛伊德和荣格不都认为个体发生与类发生是一致的,生物发生与精神发生也是相互交织的、融合于个体发生与类发生过程中。( )
A.对
B.错
53.[判断题] 儿童的游戏不是不断发展的。( )
A.对
B.错
54.[判断题]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建立于个体与类的精神性情一致性的理论假设的基础上的。( )
A.对
B.错
55.[判断题] 个体发育与类的发育不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
A.对
B.错
56.[判断题] 个体无意识不包括所有遗忘或者压抑的内容。( )
A.对
B.错
57.[判断题] 从生命的演进历史来看,精神不是共经历了三种表现形式,即生理层面的、本能行为和无意识层面的以及意识层面的。( )
A.对
B.错
58.[判断题] 皮亚杰从遵循个体与类精神发生一致性的方法论原则 中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
A.对
B.错
59.[判断题] 儿童创造了成人这一思想主要是从儿童最终长大成人,而成人则不是由儿童期、经过儿童的努力工作而创造出来的。( )
A.对
B.错
60.[判断题] 审美是儿童的天性。( )
A.对
B.错
61.[判断题] 儿童是道德哲学家,他们不仅有自己关注的道德问题,也有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而得出的道德认识。( )
A.对
B.错
62.[判断题] “儿童是成人之父”的思想是在父权本位的社会背景中提出的,它标志着传统的成人与儿童的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转换。( )
A.对
B.错
63.[判断题] 梦想是直接经验的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的对话,不是第一精神系统与第二精神系统的交流。( )
A.对
B.错
64.[判断题] 神话是人与自然世界永恒的“言语”。( )
A.对
B.错
65.[判断题] 认识、情感和意志是辩证统一的。( )
A.对
B.错
66.[判断题] “儿童是成人之父”这一思想是在父权本位、成人本位的社会背景中提出的。( )
A.对
B.错
67.[判断题] 荣格认为本能与集体无意识的关系 ,二者是统一的、同一的。( )
A.对
B.错
68.[判断题] 梭罗不认为社会、文化、人生都要有个坚实的基础,那就是潜身于人性德行之下而又支撑着人性德行的本能的精神和自然的精神。( )
A.对
B.错
69.[判断题] 理性主义重视的不是先验外显的过程,经验主义重视的是文化内化与活动的过程。( )
A.对
B.错
70.[判断题] 童年是永恒的,是每个个体共有的,是生命进化地结果,是所有生命痕迹的积淀。( )
A.对
B.错
71.[判断题] 荣格不认为,人的心理是通过进化而预先确定了的,个人因而同往昔联结到了一起,不仅与自己童年的往昔,更重要的是还与种族的往昔相联结。( )
A.对
B.错
72.[判断题] 梭罗不是在人类精神生活中发现的动物层面的生命、本能层面的智慧,都能在儿童的精神世界寻找到具体而直观的论据。( )
A.对
B.错
73.[判断题] 任何作为“作品”存在的神话,不都是主观神话的客观化,但都是内在心理内容的外在化。( )
A.对
B.错
74.[判断题] 儿童通过游戏来展现其潜在的精神。( )
A.对
B.错
75.[判断题] 心理学家格赛尔认为,儿童发展的经历有一个规律的发展顺序,它是由种系的进化顺序决定的,外部影响无法改变这个顺序。( )
A.对
B.错
76.[判断题] 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伸出了“是儿童创造了成人”这一思想,丰富了“儿童是成人之父 ”的意义内涵。( )
A.对
B.错
77.[判断题] 认识发展论主张“认识”和“情意”乃是同一个心理事件的不同层面,所有的心理事件不都具有这两个层面。( )
A.对
B.错
78.[问答题] 简答为什么儿童有自己的伦理学。
A.
79.[问答题] 简答游戏与儿童梦想的关系。
A.
80.[问答题] 简答儿童艺术的性质是什么。
A.
81.[问答题] 简答个体精神成长的有限性。
A.
82.[问答题] 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简答儿童认识的发展历程。
A.
83.[问答题] 简答什么是儿童的科学。
A.
84.[问答题] 简答儿童精神成长的阶段性。
A.
85.[问答题] 简答什么是生理水平的道德。
A.
86.[问答题] 简答雅斯贝尔斯的儿童哲学观。
A.
87.[问答题] 简答为什么说儿童有自己的哲学。
A.
88.[问答题] 简答马修斯的儿童哲学观。
A.
89.[问答题] 简答什么是意识层面的道德。
A.
90.[问答题] 简答什么是儿童哲学。
A.
91.[问答题] 简答儿童时期的科学探索对个体成长的意义。
A.
92.[问答题] 简答什么是意识层面的审美。
A.
93.[问答题] 简答霍尔的复演论。
A.
94.[问答题] 简答什么是童年回归。
A.
95.[问答题] 简答什么是儿童的伦理学。
A.
96.[问答题] 简答童话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A.
97.[问答题] 简答什么是儿童的伦理学。
A.
98.[问答题] 运用工作实际谈儿童游戏是创造性的源泉。
A.
99.[问答题] 运用实际案例论述童话的哲学意义及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A.
100.[问答题] 论儿童哲学与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联系.
A.
101.[问答题]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理解儿童的道德认识是儿童对“外部道德主体”之行为规则的建构。
A.
1.[单选题] 从主客体的分化这一角度来看,儿童认识的演进经历了( )、主客体的互渗、主客体的相互独立等阶段。
下载答案,请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A.主客相异
B.主客相同
C.主客一体化
D.主客不相同
2.[单选题] 在童年期中,( )使个体内在的精神潜能逐渐现实化,而教育则使外部文化逐渐内化为个体精神层面上的内容。两者分别从内外两方面促成个体精神的发育和成长。
A.梦想
B.幻想
C.游戏
D.幻觉
3.[单选题] 儿童道德的发展依赖于以下两个因素:(1)儿童( )水平的发展;(2)丰富而适度的社会交往。
A.脑力
B.体力
C.知识
D.智力
4.[单选题] 赫伯特里得等人发现的所谓儿童“心画”说明儿童具有( )行为层面的审美。
A.本能
B.天分
C.天然
D.理想
5.[单选题] 在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中,前道德阶段属于( )运动阶段。
A.感动
B.预知
C.感想
D.感知
6.[单选题] ( )诗人泰戈尔认为,童年是成长、长新的、成年则是停滞、保守的。成为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异化。
A.法国
B.印度
C.埃及
D.中国
7.[单选题] 70年代以后采用范兹等人在婴幼儿心理研究中创立的( )—去习惯化技术而实施的诸多研究结果表明,出生一年内的婴幼儿已具有多种所谓“概念“。
A.习惯化
B.固定化
C.天然化
D.自然化
8.[单选题] “孩子就是我的老师,他们纯洁天真、无所做作------我就像一个诚惶诚恐的学生一样向他们学习”,这句名言出自教育家( )之口。
A.科尔柏格
B.杜威
C.荣格
D.福禄贝尔
9.[单选题] 儿童游戏是现实性与( )的统一。
A.超现实性
B.超理想性
C.超预感性
D.超现代性
10.[单选题] 在知识来源的问题上,( )主义是站在类的立场上,而经验主义是站在个体立场上。
A.人文
B.理想
C.个人
D.唯理
11.[单选题]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部分组成( )、自我、超我构成。
A.原我
B.忘我
C.本我 答案联系q16478616 40
D.自然我
12.[单选题] 个体自发地对自身潜能的开发活动,是个体处于游离状态的潜意识活动的外化是( )。
A.梦想
B.幻想
C.想象
D.游戏
13.[单选题] 意识层面的道德是( )所特有的,兼论自然选择与思维运算的辩证统一。
A.物
B.精神
C.集体
D.人
14.[单选题] 康德与荣格都认为,艺术创作是( )的过程。
A.游戏
B.梦想
C.动手
D.想象
15.[单选题] 荣格认为,梦想是无意识心灵的自述或者自画像,它们可以分为两类即( )性质的幻想 和 非个人性质的幻想
A.集体
B.个人
C.团体
D.集团
16.[单选题] 马克思所说的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也暗含着美有其( ),有期自身的客观规律。
A.客观性
B.自然性
C.想象性
D.规定性
17.[单选题] 游戏是创造性的( )。
A.源泉
B.客体
C.个体
D.物质
18.[单选题] 卢梭的( )是一本全方位披露人性的第一本参考教材,这是其儿童教育观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人性基础。
A.《大学》
B.《四书》
C.《道德经》
D.《忏悔录》
19.[单选题] 冯友兰将各种不同的道德生活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自然境界、( )境界、 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A.人工
B.自觉
C.功利
D.方向
20.[单选题] 儿童的哲学是儿童适应环境的渴望,也是儿童适应环境的( )。
A.方法
B.手段
C.技能
D.天性
21.[单选题] 如果以大脑的成熟为指标决定儿童时期的下限的话,这个下限是( )岁。
A.13
B.14
C.12
D.11
22.[单选题] 20世纪70年代,美国哲学家( )提出了作为一套思维训练项目的儿童的哲学,它实质上是儿童的逻辑学。
A.李普曼
B.杜威
C.荣格
D.桑代克
23.[单选题]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识的实质是适应。适应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 ),另一个方面是顺应。
A.异化
B.同化
C.相同
D.不同
24.[单选题] ( )把人的精神世界分成两个系统,第一个精神系统是直接意识;第二个精神系统是存在于所有人那里的普遍的非个人的集体无意识,它由原型构成。
A.弗洛伊德
B.华生
C.荣格
D.杜威
25.[单选题] 道德的功能和目的是使个体与个体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高效的有机体,而这种结合有三个层次即( )上的、行为上的和意识上的。
A.心理
B.身体
C.生理
D.精神
26.[单选题] ( )是就其遗传所得而言,它是不依赖于某个个体的经验的。
A.“自然”
B.“天分”
C.“天性”
D.“先天”
27.[单选题] ( )的《忏悔录》,全方位披露人性的“第一份参考资料”。
A.卢梭
B.皮亚杰
C.杜威
D.黑格尔
28.[单选题] 在承认人具有先天知识方面,( )认为人具有先天的“集体无意识”。
A.黑格尔
B.杜威
C.福禄贝尔
D.荣格
29.[单选题] 审美层面有三个层次:( )的审美 、本能行为层面的审美、意识层面的审美。
A.精神层面
B.生理层面
C.身体层面
D.头脑层面
30.[单选题] 对儿童道德认识的著名理论有两派,一是( )理论,二是信息加工理论 ,前者注重道德形式的研究,后者则侧重道德内容的研究。
A.道德认识
B.道德发展
C.道德形成
D.道德认可
31.[单选题] 陆游的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瑕疵,岂复须人为。”契合了康德美学理论中的( )。
A.“自然说”
B.“环境说”
C.“天才说”
D.“人物说”
32.[单选题] 行为层面上的道德是动物的种本能,它同生理层面上的道德一样,完全听命于( )选择。
A.自己
B.集体
C.自然
D.环境
33.[单选题]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公正感的发展方面存在着三个大的时期,第一时期持续到( ),第二个时期大致在 8至10岁 ;第三个时期从11、12岁开始。
A.5至6岁
B.7至8岁
C.10至11岁
D.3岁至4岁
34.[判断题] 儿童在很小的年龄就对某些行为产生了具有朴素道德意义的认识。( )
A.对
B.错
35.[判断题] 海克尔这样定义重演律,生物发展史可以分为两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也就是个体的发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主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
A.对
B.错
36.[判断题] 道德律与自然律的关系,康德认为世界的运动包括人类精神文化领域中的一切关系及其变革都是有规律性合目的性的。( )
A.对
B.错
37.[判断题] 儿童的艺术不是童年生命的律动。( )
A.对
B.错
38.[判断题] 个体化过程是精神修炼过程,是梦想的过程,其中有原型、无意识的参与转化,使内在的凛赋在与意识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实现。( )
A.对
B.错
39.[判断题] 儿童成长的外部条件是儿童与文化的矛盾运动,它不是儿童精神成长必要条件。( )
A.对
B.错
40.[判断题] 人的基因编码系统与一般高等动物相似,也可以分成特异性与开放性两部分。( )
A.对
B.错
41.[判断题] 理性主义重视的是先验外显的过程,经验主义重视的是文化内化与活动的过程。( )
A.对
B.错
42.[判断题] 儿童的道德范畴作为一种个体精神现象从一开始出现就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并且按照其系统的内部规律积极地演进着。( )
A.对
B.错
43.[判断题] 审美活动中存在移情和抽象两种互反的风格,但在具体的艺术作品中,它们不同时并存和想到渗透。( )
A.对
B.错
44.[判断题] 研究儿童艺术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进行儿童艺术教育。( )
A.对
B.错
45.[判断题] 我国古代把儿童比于谶纬占验的,把儿歌看作前算八百年后算八百年的妖言神语的。( )
A.对
B.错
46.[判断题] 在进化论的意义上儿童的生命实际上就是历代祖先一步步构筑起来的生命,儿童是整个生命进化过程摆地选择后留下的,是历代祖先的生命代言人。( )
A.对
B.错
47.[判断题] 荣格认为个人的精神世界由两部分组成即意识和无意识。( )
A.对
B.错
48.[判断题] 黑格尔认为个体精神的发生必须是教育发生。( )
A.对
B.错
49.[判断题] 儿童游戏不是现实性与超现实性、严肃性与非严肃性的统一。( )
A.对
B.错
50.[判断题] “儿童是成人之父”这一思想不是与进化思想分不开的,它为我们认识儿童提供了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进化论视野。( )
A.对
B.错
51.[判断题] 人文学科也把个体与类发生的一致性作为方法论的原则,如泰勒的《原始文化》一书。( )
A.对
B.错
52.[判断题] 弗洛伊德和荣格不都认为个体发生与类发生是一致的,生物发生与精神发生也是相互交织的、融合于个体发生与类发生过程中。( )
A.对
B.错
53.[判断题] 儿童的游戏不是不断发展的。( )
A.对
B.错
54.[判断题]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建立于个体与类的精神性情一致性的理论假设的基础上的。( )
A.对
B.错
55.[判断题] 个体发育与类的发育不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
A.对
B.错
56.[判断题] 个体无意识不包括所有遗忘或者压抑的内容。( )
A.对
B.错
57.[判断题] 从生命的演进历史来看,精神不是共经历了三种表现形式,即生理层面的、本能行为和无意识层面的以及意识层面的。( )
A.对
B.错
58.[判断题] 皮亚杰从遵循个体与类精神发生一致性的方法论原则 中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
A.对
B.错
59.[判断题] 儿童创造了成人这一思想主要是从儿童最终长大成人,而成人则不是由儿童期、经过儿童的努力工作而创造出来的。( )
A.对
B.错
60.[判断题] 审美是儿童的天性。( )
A.对
B.错
61.[判断题] 儿童是道德哲学家,他们不仅有自己关注的道德问题,也有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而得出的道德认识。( )
A.对
B.错
62.[判断题] “儿童是成人之父”的思想是在父权本位的社会背景中提出的,它标志着传统的成人与儿童的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转换。( )
A.对
B.错
63.[判断题] 梦想是直接经验的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的对话,不是第一精神系统与第二精神系统的交流。( )
A.对
B.错
64.[判断题] 神话是人与自然世界永恒的“言语”。( )
A.对
B.错
65.[判断题] 认识、情感和意志是辩证统一的。( )
A.对
B.错
66.[判断题] “儿童是成人之父”这一思想是在父权本位、成人本位的社会背景中提出的。( )
A.对
B.错
67.[判断题] 荣格认为本能与集体无意识的关系 ,二者是统一的、同一的。( )
A.对
B.错
68.[判断题] 梭罗不认为社会、文化、人生都要有个坚实的基础,那就是潜身于人性德行之下而又支撑着人性德行的本能的精神和自然的精神。( )
A.对
B.错
69.[判断题] 理性主义重视的不是先验外显的过程,经验主义重视的是文化内化与活动的过程。( )
A.对
B.错
70.[判断题] 童年是永恒的,是每个个体共有的,是生命进化地结果,是所有生命痕迹的积淀。( )
A.对
B.错
71.[判断题] 荣格不认为,人的心理是通过进化而预先确定了的,个人因而同往昔联结到了一起,不仅与自己童年的往昔,更重要的是还与种族的往昔相联结。( )
A.对
B.错
72.[判断题] 梭罗不是在人类精神生活中发现的动物层面的生命、本能层面的智慧,都能在儿童的精神世界寻找到具体而直观的论据。( )
A.对
B.错
73.[判断题] 任何作为“作品”存在的神话,不都是主观神话的客观化,但都是内在心理内容的外在化。( )
A.对
B.错
74.[判断题] 儿童通过游戏来展现其潜在的精神。( )
A.对
B.错
75.[判断题] 心理学家格赛尔认为,儿童发展的经历有一个规律的发展顺序,它是由种系的进化顺序决定的,外部影响无法改变这个顺序。( )
A.对
B.错
76.[判断题] 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伸出了“是儿童创造了成人”这一思想,丰富了“儿童是成人之父 ”的意义内涵。( )
A.对
B.错
77.[判断题] 认识发展论主张“认识”和“情意”乃是同一个心理事件的不同层面,所有的心理事件不都具有这两个层面。( )
A.对
B.错
78.[问答题] 简答为什么儿童有自己的伦理学。
A.
79.[问答题] 简答游戏与儿童梦想的关系。
A.
80.[问答题] 简答儿童艺术的性质是什么。
A.
81.[问答题] 简答个体精神成长的有限性。
A.
82.[问答题] 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简答儿童认识的发展历程。
A.
83.[问答题] 简答什么是儿童的科学。
A.
84.[问答题] 简答儿童精神成长的阶段性。
A.
85.[问答题] 简答什么是生理水平的道德。
A.
86.[问答题] 简答雅斯贝尔斯的儿童哲学观。
A.
87.[问答题] 简答为什么说儿童有自己的哲学。
A.
88.[问答题] 简答马修斯的儿童哲学观。
A.
89.[问答题] 简答什么是意识层面的道德。
A.
90.[问答题] 简答什么是儿童哲学。
A.
91.[问答题] 简答儿童时期的科学探索对个体成长的意义。
A.
92.[问答题] 简答什么是意识层面的审美。
A.
93.[问答题] 简答霍尔的复演论。
A.
94.[问答题] 简答什么是童年回归。
A.
95.[问答题] 简答什么是儿童的伦理学。
A.
96.[问答题] 简答童话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A.
97.[问答题] 简答什么是儿童的伦理学。
A.
98.[问答题] 运用工作实际谈儿童游戏是创造性的源泉。
A.
99.[问答题] 运用实际案例论述童话的哲学意义及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A.
100.[问答题] 论儿童哲学与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联系.
A.
101.[问答题]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理解儿童的道德认识是儿童对“外部道德主体”之行为规则的建构。
A.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