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教育学
1.[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下载答案,请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A.马列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邓小平理论
2.[单选题] ( )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出发点。
A.为人民服务
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
C.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材
D.一切为为学生的身心发展
3.[单选题] 衡量教育测量的质量,可以采用信度、( )、难度、区分度4个指标。
A.经度
B.纬度
C.效度
D.长度
4.[单选题] 教育起源论有( )、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人的成长需要起源论。
A.动物起源论
B.植物起源论
C.社会起源论
D.生物起源论
5.[单选题] ( )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A.四书
B.学记
C.五经
D.礼记
6.[单选题] 教育的发生包括( )与出现两个阶段。
A.起源
B.结果
C.发生
D.未来
7.[单选题] ( )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指出教育具有巨大政治功能的思想家。
A.柏拉图
B.弗洛伊德
C.荣格
D.杜威
8.[单选题] 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教师、教育内容。
A.学校
B.学生
C.社会
D.教材
9.[单选题] 以( )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绝对支配地位,从而主张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无视其主体地位.
A.杜威
B.卢梭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10.[单选题] 《学记》提出“未发先预”、及时施教、循序渐进、相观而善、启发诱导、( )、藏息相辅、 教学相长等教学原则。
A.相互补救 答案联系q16478616 40
B.长善救失
C.互为依赖.
D.因人而异
11.[单选题] 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哲学家、教育家沛西·能与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2.[单选题]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
A.演示法或参观法
B.感知法
C.表演法
D.调查法
13.[单选题] 中国近代以来教育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是( ),也称六三三学制。
A.旧学制
B.癸卯学制
C.新学制
D.壬戌学制
14.[单选题] 在美国最有代表性的是实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 )。
A.斯宾诺莎
B.荣格
C.桑代克
D.杜威
15.[单选题] 从性质划分,教育活动可分为教授活动、( )活动和管理活动。
A.学校
B.学生
C.教师
D.学习
16.[单选题] 以( )、杜威等人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是一种主动过程。
A.杜威
B.桑代克
C.赫尔巴特
D.卢梭
17.[单选题] ( )是按照一定教育目标而确定的在教育过程中作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所有学习科目及其进程安排的总和。
A.课程
B.教材
C.教辅
D.教程
18.[单选题] 三级课程包括:( )、地方、 学校。
A.家庭
B.国家
C.社区
D.街道
19.[单选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说教育具有( )。
A.无限性
B.一般性
C.短期性
D.长期性
20.[单选题]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 ),它规定了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与联系。
A.学制
B.学时
C.课程
D.课时
21.[单选题] ( )是对学校教育内容、标准和进程的总体安排。
A.课程
B.学生
C.教师
D.作息
22.[单选题] 中国近代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并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 )。
A.壬戌学制
B.癸卯学制
C.六三三学制
D.新学制
23.[单选题] 最早提出终身教育理论的是法国成人教育专家( )。
A.保罗·郎格郎
B.杜威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
24.[单选题] ( )是第一个试图把教育建立为一门科学的理论家,
也是最早将教育建立在心理学体系上的人。
A.斯金纳
B.奥尔波特
C.弗洛伊德
D.赫尔巴特
25.[单选题] 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非独立性、同一性。
A.直接性
B.间接性
C.独立性
D.统一性
26.[单选题] 道家,先秦时期的重要思想派别,以( )、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27.[单选题] 个体社会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个体思想意识的( )、个体行为的社会化、个体职业角色和身份的社会化。
A.个体化
B.集体化
C.观点化
D.社会化
28.[单选题]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
A.发现法
B.演示法
C.参观法
D.考察法
29.[单选题] 在学校的正式课程中,主要有两种课程类型即学科课程和( )。
A.活动课程
B.学习课程
C.劳动课程
D.课外课程
30.[单选题] ( )是最早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国家。
A.美国
B.德国
C.中国
D.法国
31.[单选题] ( )是根据国家性质和法律建立起来的教育机构系统和教育规范系统的总称。
A.教育法规
B.教育制度
C.学校制度
D.学生手册
32.[判断题] 唐代将儒经分为大经、中经、小经,大经包括《礼记》《左传》,中经包括《诗经》《周礼》《仪礼》;小经包括《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不包括有《孝经》和《论语》。( )
A.对
B.错
33.[判断题] 康德不是第一个把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正式讲授的。( )
A.对
B.错
34.[判断题] 古雅典产生了文法学校、弦琴学校、体操学校以及青年军训团等教育机构。( )
A.对
B.错
35.[判断题] 教育本质“上层建筑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教育属于精神生活,不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 )
A.对
B.错
36.[判断题] 原始的社会教育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教育与社会生活、社会生产相结合,社会生活和社会劳动是教育的载体。二是全体人员都要接受教育,并且都接受类似的教育,体现出教育的公平性。三是教育与政治、宗教联系在一起。( )
A.对
B.错
37.[判断题] 自然环境中的构成因素很多,包括光照、空气、气候、污染、地质构造等等,这些众多的因素都影响着生命的生长发育。( )
A.对
B.错
38.[判断题]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是由教师需综合地完成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品质和任教育学原理务所决定的。( )
A.对
B.错
39.[判断题] 道家不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其思想精髓是“无为”与“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
A.对
B.错
40.[判断题] 社会发展,从广义上讲不是指整个人类社会向前运动的过程,包括了社会的
流动与变迁。( )
A.对
B.错
41.[判断题] 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仕通过“师”与“巫”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 )
A.对
B.错
42.[判断题] 人的发展的二个方面,既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又具有不可分割的统一性,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
A.对
B.错
43.[判断题] 荀子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不是指得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
A.对
B.错
44.[判断题]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师生交往,并在教学实践中以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对话构成了新的师生关系——“我—你”关系。( )
A.对
B.错
45.[判断题]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基于其心理学的视角,以儿童的无意识模仿为基础,提出了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他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而模仿是教育的基础。( )
A.对
B.错
46.[判断题] 根据道家的教育功能观,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即人性“复归”,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另一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 )
A.对
B.错
47.[判断题] 儒家文化不作为封建政治构架的符号化表征,其教育价值取向带有明显的“工具论”色彩。儒家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但几乎都是从国家和社会这个视角,来审视教育的价值。( )
A.对
B.错
48.[判断题] 教育本质“上层建筑说”指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教育属于精神生活,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 )
A.对
B.错
49.[判断题] 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欧洲和美国出现了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建立以来第一次影响波及世界的教育改革运动。这是是新教育,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 )
A.对
B.错
50.[判断题] 儒道互补的视野下,教育既重视社会的发展也关注个人的发展,每个人的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条件,社会发展的根本又不是为了人的发展,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 )
A.对
B.错
51.[判断题] 在古希腊,柏拉图从社会的角度,苏格拉底从美德的角度,亚里士多德从人自身的角度,他们将专注的焦点放在教育所能达到的目的——理想人格问题上来。( )
A.对
B.错
52.[判断题]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社会逐渐摆脱教会对学校独霸局面的时期,教育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A.对
B.错
53.[判断题] 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不是利托而诺。( )
A.对
B.错
54.[判断题] 荀子则认为教育目标在化性起伪,使人初为士,次为君子,最后为圣人。( )
A.对
B.错
55.[判断题] 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是产婆术或问答法。( )
A.对
B.错
56.[判断题]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包括: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工作关系、教师与学生间衍生出人际关系。( )
A.对
B.错
57.[判断题] 按课程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划分,可以把课程分为选修课与必修课。( )
A.对
B.错
58.[判断题] 教育本质“生产力说”指教育劳动属于生产劳动的一种,教育劳动的对象是人、教育者是生产者,教育过程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某种影响,受教育者对施加外在影响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智慧等,从而形成生产能力,教育也就成为了直接的生产力。( )
A.对
B.错
59.[判断题] 涂尔干认为,教育是以个人及其利益为唯一或主要目标,它首先不是社会用以不断更新它自己的生存情况的方法。( )
A.对
B.错
60.[判断题] 教学过程本质:刺激—反应说以桑代克和斯金纳为代表,他们从不是从生物化的哲学观出发,认为教学过程是安排刺激情境,控制反应,使学生形成适应的感应性,并通过练习和强化,最终形成习惯的过程。( )
A.对
B.错
61.[判断题] 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欧洲和美国出现了资本主义教育。( )
A.对
B.错
62.[判断题] 道家比较重视从个体发展角度来阐释教育价值,道家的教育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本体论”倾向。在道家教育价值观中,个体“内在价值”重于个体“外在价值。( )
A.对
B.错
63.[判断题] 从19世纪下半叶起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教育发展规模扩大和速度加快的时期,也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学校教育制度系统化和初步完善的时期。( )
A.对
B.错
64.[判断题] 教学过程的本质活动说是杜威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出发,认为教学过程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过程。( )
A.对
B.错
65.[判断题] 斯宾塞在其名著《教育论》中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的问题,认为凡是人们所学的各种知识都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价值的大小和性质却不一样。( )
A.对
B.错
66.[判断题] 最早提出终身教育论的是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朗。( )
A.对
B.错
67.[判断题] 教育目的大致可以归类为“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治世,“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育人,以及处于二者之间的“个社统合——不兼顾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这样三种类型。( )
A.对
B.错
68.[判断题]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主要归结为遗传、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二个方面。( )
A.对
B.错
69.[判断题] 生物起源论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
A.对
B.错
70.[判断题] 夏代,作为有较为完整形态的第一个王朝,就开始了较早的形式化教育,设置了“序”“校”学校。( )
A.对
B.错
71.[判断题] 教育本质“文化说”:人类历史是文化的历史,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转变;教育是文化继承、传递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主要方式,教育的本质就是主体间的文化传承。( )
A.对
B.错
72.[判断题] 校园文化主要由校容校貌、校纪校风、领导作风、教风学风,以及藏此之下的价值观念等构成,( )
A.对
B.错
73.[判断题] “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这一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实践活动之中。( )
A.对
B.错
74.[判断题] 教育本质“实践说”:有的认为教育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的认为教育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的人类自身再生产实践;有的认为教育是社会劳动能力的生产实践。( )
A.对
B.错
75.[判断题] 职业是社会化的集中体现,社会职业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也是社会发展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
A.对
B.错
76.[判断题] 在教育发展历史上,就有了关于“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的争论。( )
A.对
B.错
77.[判断题] 教育不产生于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两个方面::一是生存的需要;另一个则是群体协调的需要。( )
A.对
B.错
78.[判断题] 教学以师生的交往为一般存在形态,因此,教学不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交往形式。( )
A.对
B.错
79.[判断题] 教师的教指教师不仅仅需要掌握本专业、本学科的知识,还必须了解和教学过程密切相关的认识论、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系统科学。( )
A.对
B.错
80.[判断题] 现代发展心理学一般将个体生命全程发展划分为7个阶段:产前期(围产期)、婴儿期、儿童前期(幼儿期)、儿童后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
A.对
B.错
81.[判断题] 人类进入原始社会时,教育没有产生。( )
A.对
B.错
82.[判断题] 著名的教育史家孟禄不是教育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
A.对
B.错
83.[问答题] 简答古代教育及其特征。
A.
84.[问答题] 简答教学过程的规律。
A.
85.[问答题] 简答课堂管理。
A.
86.[问答题] 简答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
A.
87.[问答题] 简答如何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
A.
88.[问答题] 简答环境对人身心发展影响的特点有那些。
A.
89.[问答题] 简答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
A.
90.[问答题] 简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A.
91.[问答题] 简述教育属性的内容。
A.
92.[问答题] 简答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A.
93.[问答题] 简答什么是课程。
A.
94.[问答题] 简答潜在课程的特点。
A.
95.[问答题] 简答班级授课制。
A.
96.[问答题] 简答主体性原则。
A.
97.[问答题] 简答什么是教学。
A.
98.[问答题] 简答未来教育及其特征。
A.
99.[问答题] 简答教育目的的特点。
A.
100.[问答题] 简答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
A.
101.[问答题] 简答教育目的的功能。
A.
102.[问答题] 运用课程原理评价新课程改革。
A.
103.[问答题] 结合工作实际论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
A.
104.[问答题] 论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A.
105.[问答题] 论述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A.
1.[单选题]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下载答案,请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A.马列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邓小平理论
2.[单选题] ( )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出发点。
A.为人民服务
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
C.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材
D.一切为为学生的身心发展
3.[单选题] 衡量教育测量的质量,可以采用信度、( )、难度、区分度4个指标。
A.经度
B.纬度
C.效度
D.长度
4.[单选题] 教育起源论有( )、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人的成长需要起源论。
A.动物起源论
B.植物起源论
C.社会起源论
D.生物起源论
5.[单选题] ( )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A.四书
B.学记
C.五经
D.礼记
6.[单选题] 教育的发生包括( )与出现两个阶段。
A.起源
B.结果
C.发生
D.未来
7.[单选题] ( )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指出教育具有巨大政治功能的思想家。
A.柏拉图
B.弗洛伊德
C.荣格
D.杜威
8.[单选题] 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教师、教育内容。
A.学校
B.学生
C.社会
D.教材
9.[单选题] 以( )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绝对支配地位,从而主张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无视其主体地位.
A.杜威
B.卢梭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10.[单选题] 《学记》提出“未发先预”、及时施教、循序渐进、相观而善、启发诱导、( )、藏息相辅、 教学相长等教学原则。
A.相互补救 答案联系q16478616 40
B.长善救失
C.互为依赖.
D.因人而异
11.[单选题] 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哲学家、教育家沛西·能与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2.[单选题]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
A.演示法或参观法
B.感知法
C.表演法
D.调查法
13.[单选题] 中国近代以来教育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是( ),也称六三三学制。
A.旧学制
B.癸卯学制
C.新学制
D.壬戌学制
14.[单选题] 在美国最有代表性的是实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 )。
A.斯宾诺莎
B.荣格
C.桑代克
D.杜威
15.[单选题] 从性质划分,教育活动可分为教授活动、( )活动和管理活动。
A.学校
B.学生
C.教师
D.学习
16.[单选题] 以( )、杜威等人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是一种主动过程。
A.杜威
B.桑代克
C.赫尔巴特
D.卢梭
17.[单选题] ( )是按照一定教育目标而确定的在教育过程中作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所有学习科目及其进程安排的总和。
A.课程
B.教材
C.教辅
D.教程
18.[单选题] 三级课程包括:( )、地方、 学校。
A.家庭
B.国家
C.社区
D.街道
19.[单选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说教育具有( )。
A.无限性
B.一般性
C.短期性
D.长期性
20.[单选题]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 ),它规定了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与联系。
A.学制
B.学时
C.课程
D.课时
21.[单选题] ( )是对学校教育内容、标准和进程的总体安排。
A.课程
B.学生
C.教师
D.作息
22.[单选题] 中国近代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并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 )。
A.壬戌学制
B.癸卯学制
C.六三三学制
D.新学制
23.[单选题] 最早提出终身教育理论的是法国成人教育专家( )。
A.保罗·郎格郎
B.杜威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
24.[单选题] ( )是第一个试图把教育建立为一门科学的理论家,
也是最早将教育建立在心理学体系上的人。
A.斯金纳
B.奥尔波特
C.弗洛伊德
D.赫尔巴特
25.[单选题] 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非独立性、同一性。
A.直接性
B.间接性
C.独立性
D.统一性
26.[单选题] 道家,先秦时期的重要思想派别,以( )、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27.[单选题] 个体社会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个体思想意识的( )、个体行为的社会化、个体职业角色和身份的社会化。
A.个体化
B.集体化
C.观点化
D.社会化
28.[单选题]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
A.发现法
B.演示法
C.参观法
D.考察法
29.[单选题] 在学校的正式课程中,主要有两种课程类型即学科课程和( )。
A.活动课程
B.学习课程
C.劳动课程
D.课外课程
30.[单选题] ( )是最早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国家。
A.美国
B.德国
C.中国
D.法国
31.[单选题] ( )是根据国家性质和法律建立起来的教育机构系统和教育规范系统的总称。
A.教育法规
B.教育制度
C.学校制度
D.学生手册
32.[判断题] 唐代将儒经分为大经、中经、小经,大经包括《礼记》《左传》,中经包括《诗经》《周礼》《仪礼》;小经包括《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不包括有《孝经》和《论语》。( )
A.对
B.错
33.[判断题] 康德不是第一个把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正式讲授的。( )
A.对
B.错
34.[判断题] 古雅典产生了文法学校、弦琴学校、体操学校以及青年军训团等教育机构。( )
A.对
B.错
35.[判断题] 教育本质“上层建筑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教育属于精神生活,不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 )
A.对
B.错
36.[判断题] 原始的社会教育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教育与社会生活、社会生产相结合,社会生活和社会劳动是教育的载体。二是全体人员都要接受教育,并且都接受类似的教育,体现出教育的公平性。三是教育与政治、宗教联系在一起。( )
A.对
B.错
37.[判断题] 自然环境中的构成因素很多,包括光照、空气、气候、污染、地质构造等等,这些众多的因素都影响着生命的生长发育。( )
A.对
B.错
38.[判断题]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是由教师需综合地完成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品质和任教育学原理务所决定的。( )
A.对
B.错
39.[判断题] 道家不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其思想精髓是“无为”与“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
A.对
B.错
40.[判断题] 社会发展,从广义上讲不是指整个人类社会向前运动的过程,包括了社会的
流动与变迁。( )
A.对
B.错
41.[判断题] 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仕通过“师”与“巫”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 )
A.对
B.错
42.[判断题] 人的发展的二个方面,既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又具有不可分割的统一性,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
A.对
B.错
43.[判断题] 荀子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不是指得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
A.对
B.错
44.[判断题]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师生交往,并在教学实践中以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对话构成了新的师生关系——“我—你”关系。( )
A.对
B.错
45.[判断题]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基于其心理学的视角,以儿童的无意识模仿为基础,提出了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他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而模仿是教育的基础。( )
A.对
B.错
46.[判断题] 根据道家的教育功能观,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即人性“复归”,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另一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 )
A.对
B.错
47.[判断题] 儒家文化不作为封建政治构架的符号化表征,其教育价值取向带有明显的“工具论”色彩。儒家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但几乎都是从国家和社会这个视角,来审视教育的价值。( )
A.对
B.错
48.[判断题] 教育本质“上层建筑说”指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教育属于精神生活,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 )
A.对
B.错
49.[判断题] 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欧洲和美国出现了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建立以来第一次影响波及世界的教育改革运动。这是是新教育,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 )
A.对
B.错
50.[判断题] 儒道互补的视野下,教育既重视社会的发展也关注个人的发展,每个人的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条件,社会发展的根本又不是为了人的发展,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 )
A.对
B.错
51.[判断题] 在古希腊,柏拉图从社会的角度,苏格拉底从美德的角度,亚里士多德从人自身的角度,他们将专注的焦点放在教育所能达到的目的——理想人格问题上来。( )
A.对
B.错
52.[判断题]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社会逐渐摆脱教会对学校独霸局面的时期,教育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A.对
B.错
53.[判断题] 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不是利托而诺。( )
A.对
B.错
54.[判断题] 荀子则认为教育目标在化性起伪,使人初为士,次为君子,最后为圣人。( )
A.对
B.错
55.[判断题] 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是产婆术或问答法。( )
A.对
B.错
56.[判断题]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包括: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工作关系、教师与学生间衍生出人际关系。( )
A.对
B.错
57.[判断题] 按课程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划分,可以把课程分为选修课与必修课。( )
A.对
B.错
58.[判断题] 教育本质“生产力说”指教育劳动属于生产劳动的一种,教育劳动的对象是人、教育者是生产者,教育过程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某种影响,受教育者对施加外在影响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智慧等,从而形成生产能力,教育也就成为了直接的生产力。( )
A.对
B.错
59.[判断题] 涂尔干认为,教育是以个人及其利益为唯一或主要目标,它首先不是社会用以不断更新它自己的生存情况的方法。( )
A.对
B.错
60.[判断题] 教学过程本质:刺激—反应说以桑代克和斯金纳为代表,他们从不是从生物化的哲学观出发,认为教学过程是安排刺激情境,控制反应,使学生形成适应的感应性,并通过练习和强化,最终形成习惯的过程。( )
A.对
B.错
61.[判断题] 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欧洲和美国出现了资本主义教育。( )
A.对
B.错
62.[判断题] 道家比较重视从个体发展角度来阐释教育价值,道家的教育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本体论”倾向。在道家教育价值观中,个体“内在价值”重于个体“外在价值。( )
A.对
B.错
63.[判断题] 从19世纪下半叶起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教育发展规模扩大和速度加快的时期,也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学校教育制度系统化和初步完善的时期。( )
A.对
B.错
64.[判断题] 教学过程的本质活动说是杜威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出发,认为教学过程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过程。( )
A.对
B.错
65.[判断题] 斯宾塞在其名著《教育论》中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的问题,认为凡是人们所学的各种知识都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价值的大小和性质却不一样。( )
A.对
B.错
66.[判断题] 最早提出终身教育论的是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朗。( )
A.对
B.错
67.[判断题] 教育目的大致可以归类为“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治世,“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育人,以及处于二者之间的“个社统合——不兼顾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这样三种类型。( )
A.对
B.错
68.[判断题]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主要归结为遗传、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二个方面。( )
A.对
B.错
69.[判断题] 生物起源论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
A.对
B.错
70.[判断题] 夏代,作为有较为完整形态的第一个王朝,就开始了较早的形式化教育,设置了“序”“校”学校。( )
A.对
B.错
71.[判断题] 教育本质“文化说”:人类历史是文化的历史,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转变;教育是文化继承、传递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主要方式,教育的本质就是主体间的文化传承。( )
A.对
B.错
72.[判断题] 校园文化主要由校容校貌、校纪校风、领导作风、教风学风,以及藏此之下的价值观念等构成,( )
A.对
B.错
73.[判断题] “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这一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实践活动之中。( )
A.对
B.错
74.[判断题] 教育本质“实践说”:有的认为教育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的认为教育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的人类自身再生产实践;有的认为教育是社会劳动能力的生产实践。( )
A.对
B.错
75.[判断题] 职业是社会化的集中体现,社会职业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也是社会发展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
A.对
B.错
76.[判断题] 在教育发展历史上,就有了关于“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的争论。( )
A.对
B.错
77.[判断题] 教育不产生于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两个方面::一是生存的需要;另一个则是群体协调的需要。( )
A.对
B.错
78.[判断题] 教学以师生的交往为一般存在形态,因此,教学不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交往形式。( )
A.对
B.错
79.[判断题] 教师的教指教师不仅仅需要掌握本专业、本学科的知识,还必须了解和教学过程密切相关的认识论、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系统科学。( )
A.对
B.错
80.[判断题] 现代发展心理学一般将个体生命全程发展划分为7个阶段:产前期(围产期)、婴儿期、儿童前期(幼儿期)、儿童后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
A.对
B.错
81.[判断题] 人类进入原始社会时,教育没有产生。( )
A.对
B.错
82.[判断题] 著名的教育史家孟禄不是教育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
A.对
B.错
83.[问答题] 简答古代教育及其特征。
A.
84.[问答题] 简答教学过程的规律。
A.
85.[问答题] 简答课堂管理。
A.
86.[问答题] 简答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
A.
87.[问答题] 简答如何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
A.
88.[问答题] 简答环境对人身心发展影响的特点有那些。
A.
89.[问答题] 简答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
A.
90.[问答题] 简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A.
91.[问答题] 简述教育属性的内容。
A.
92.[问答题] 简答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A.
93.[问答题] 简答什么是课程。
A.
94.[问答题] 简答潜在课程的特点。
A.
95.[问答题] 简答班级授课制。
A.
96.[问答题] 简答主体性原则。
A.
97.[问答题] 简答什么是教学。
A.
98.[问答题] 简答未来教育及其特征。
A.
99.[问答题] 简答教育目的的特点。
A.
100.[问答题] 简答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
A.
101.[问答题] 简答教育目的的功能。
A.
102.[问答题] 运用课程原理评价新课程改革。
A.
103.[问答题] 结合工作实际论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
A.
104.[问答题] 论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A.
105.[问答题] 论述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A.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