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绿地设计》期末复习指导

层次:本专通用所属学校:中央电大 科目:绿地设计 2015-03-23 10:38:32

  样题举例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道路绿地:

  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包括( )、( )和( )。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的哪种绿地布局形式有利于城市通分,有利于城市艺术面貌的体现。( )

  A.块状绿地布局  B.带状绿地布局  C.楔形绿地布局  D.混合式绿地布局

  四、问答题(共55分)

  1.城市绿地主要有哪几类断面布置形式?分别论述各类断面的组成? 4)1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布局原则

  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应结合其它部分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

  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

  3)城市园林绿地应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全市居民休息游览的需要。

  4)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既要有远景的目标,也要有近期的安排,做到远、近结合。

  城市绿地的指标

  1)城市园林绿地中面积

  2)每人公共绿地占有量

  3)市区公共绿地占有量

  4)城市绿化覆盖率

  5)苗圃拥有量

  6)每人树木占有量

  7)市区绿地率

  城市小游园的规划设计要点

  1)特点鲜明突出、布局要简洁明快。

  小游园的平面布局不宜复杂,应当使用简洁、肯定的几何图形。

  2)因地制宜、力求变化。

  若地段面积较小,地形变化不大,周围是规则式建筑,则游园内部道路系统则以规则式为佳,若地段面积稍大,又有地形起伏,可以采用自然式布置。

  3)小中见大,充分发挥绿地的作用。

  ①布局要紧凑。

  ②空间层次丰富。

  ③建筑小品以小取胜。

  4)植物配置。

  ①要与周围环境结合。

  ②要体现地方风格。

  ③植物选择时要严格选择主调树种。

  ④要注意时相、季相、景象的变化、统一。

  ⑤要乔、灌、草结合。

  5)组织交通、吸引游人。

  在道路设计时将通过绿地的穿行人流与使用绿地分隔开来,采用脚穿的方式使穿行者从绿地的一侧通过,保证绿地的游人活动的完整性。

  6)要兼顾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

  采用人工材料塑成的硬质景观和利用绿地应与水体造型软质景观要兼顾,要按互补原则恰当处理。

  7)动静分区

  在空间处理上要注意动观、静观、群游与独处,使游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空间类型。

  综合性公园的规划设计过程中景区的规划

  公园中若干个景点相互联系组成景区。按公园的规划意图,组成一定范围各种景色地段,形成各种风景环境和艺术境界,以此划分成不同的景区,称为景色分区。

  1)景色分区的形式按景区环境的感受效果划分为开朗的景区、雄伟的景区、清静的景区、幽深的景区等。

  2)按复合式的空间组织划分为园中之园、水中之水、岛中之岛等相对独立的空间类型。

  3)不同季相组织景区,根据春花、夏荫、秋叶、冬干的植物四季特色分春景区、夏景区、秋景区、冬景区。

  4)可按不同的造园材料和地形为主体构成的景区有沼泽园、花卉园、树木园、假山园、水景园、岩石园、山水园等。

  滨河花园带的规划设计要点:

  1)滨河花园带绿化一般在临近水面设置游步路,要尽量接近水面,因为行人喜欢靠近水边行走

  2)如有风景点可观时,应设计小广场或突出水面的平台,以供游人欣赏和摄影。

  3)根据滨河地势的高低设计1~2层平台,以台阶或踏步相连,使游人更接近水面。以满足人们的亲水性。

  4)滨河水面较为开阔,可以划船和游泳时,可考虑布置游乐园或公园。

  5)滨河花园带规划形式要因地制宜。

  若湖岸线变化丰富地势自然起伏,可结合功能进行自然式布置,若地势平坦,岸线整齐,则以规则式为好。

  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和树种的选择

  1)要考虑绿化功能的需要,以树木花草为主,提高绿化覆盖率,以起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2)要考虑四季景观及早日普遍绿化的效果,采用常绿与落叶,乔木和灌木,速生树与慢长树,重点与一般相结合,不同树形、色彩变化的树种的配置。

  3)树木花草种植形式要多种多样,可采用对植、丛植、群植等手法。

  4)植物材料的种类不宜太多,但要避免单调,力求以植物材料形成特色,使统一中有变化。

  5)树种要选择生长健壮、管理粗放、病虫害少、有地方特色的优良树种。

  6)要多用攀援植物,以绿化建筑墙面、各种围栏、矮墙,提高居住区立体绿化效果,并用攀援植物遮丑。

  7)在幼儿园及儿童游戏场忌用有毒、带刺、带尖、以及容易引起过敏的植物,以免伤害儿童。

  8)要注意与建筑物、地下管网有适当的距离,以免影响建筑的通风、采光、影响树木的生长和破坏地下管网。

  工厂企业绿地规划设计的依据和指标

  依据: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工厂特点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土壤条件、植被情况、地形、地质等

  社会条件:指工厂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与地方居民的关系、与工厂员工的关系、与其他企业的关系等

  工厂特点: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三废”污染情况、生产特点、建筑空间特点、绿地现状等。

  指标:绿地率。城市工业用地不低于30%

  绿化覆盖率

  城市防护绿地根据其位置的不同、功能不同,可分为:

  1)城市防风林带

  2)工业卫生防护绿地

  3)道路防护绿地

  4)铁路防护绿地

  5)生态防护绿地

  城市绿地主要的断面布置形式

  一板两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和四板五带式。

  一板两带式:一条车行道,两条绿带。中间是车行道,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

  二板三带式: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和两条行道树,中间以一条绿带分隔开。

  三板四带式: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3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车道两侧有两条行道树:

  四板五带式:利用3条分隔带把车道分成4条,在加上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4板5带式。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