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说明
第一部分 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考核对象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各管理专业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1.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包括5 次作业,其中有1次课堂小组讨论(讨论案例),1篇学习心得或社会调查报告,1次综合训练。形成性考核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
没有完成平时作业者不能取得该课程的期末考试资格或本课程的学分。
2.终结性考核
终结性考核成绩即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
三、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新编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的《新编组织行为学》教材和本考核说明。
四、考试要求
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牢固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理论、运行规律,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据此,本课程终结性考核着重基本知识的考查和分析理解能力考查两个方面,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行规律的内容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五、命题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新编组织行为学》文字教材范围之内。按照重分析推理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期末考试命题的覆盖面理应尽可能广一些,但要突出课程学习重点。
3.试卷将尽可能兼顾各个能力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了解10%左右,一般掌握40%左右,重点掌握50%左右。
4.试卷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易20%,较易30%,较难30%,难20%。
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六、试题类型及其结构
1.期未考试题型:
⑴判断对错题:考核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记忆程度和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要求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中容易出错和易引起似是而非的问题,做出是对还是错的准确判断。这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6%左右。
⑵单项选择题:这种题型是要考核同学们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行规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12%左右。
⑶多项选择题:这种题型是要考核同学们对基本原则、方法和措施的了解和综合掌握程度。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18%左右。
⑷案例选择题:考核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与判断能力。根据案例中的具体情况和所学的本课程的理论来选择正确答案。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16%左右。
⑸简答题: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作用、原则、规律的识记与掌握程度。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36%左右。
⑹案例分析题: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题占全部试题的12%左右。
2.考核形式:
形成性考核形式为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七、答题时限
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90分钟。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