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赠序,即临别赠言。22.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加冠)”表示年已二十。23.耄指人八九十岁的年纪,耋指人七八十岁的年纪。24.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国子监)。25.“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中,“县官”指朝廷;“廪稍”指公家按时供给的粮食;“裘葛”指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泛指四时衣服。26.“司业”“博士”指的是古代学官名。27.贽是初次进见尊者时所持的礼物。28.词兴起于唐朝,盛于宋朝,句式长短不一,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被人称为“诗余”。29.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等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渔家傲”便是其词牌。30.按长短,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按段落,词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按风格,词可分为豪放派与婉约派。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初中九年级下册文化文学常识梳理(2)
下一篇 :初中九年级下册文化文学常识梳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