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政治知识点归纳 篇一
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①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它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
③它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2.高二政治知识点归纳 篇二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含义、原因、要求、根本特点?含义:就是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原因: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越发展,民主也越发展。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
要求:
(1)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建设政治文明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方面,是一个广泛的系统工程。
(2)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我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3.高二政治知识点归纳 篇三
怎样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该做什么,能做什么)(1)我们应该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种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已由宪法予以确认,也是我国在各族人民生活中都能体会到的感受到的。我们应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
(2)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生活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既是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人们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付诸行动。
4.高二政治知识点归纳 篇四
1.我国政府的作用?(1)管理人们的公共生活(2)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2.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
宗旨:为人民服务;原则:对人民负责
3.什么是依法行政?
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依法处理各种事务。
5.高二政治知识点归纳 篇五
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基本要求?(1)工作态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工作作风: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工作方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6.高二政治知识点归纳 篇六
1.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
2.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有哪些?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7.高二政治知识点归纳 篇七
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1)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2)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3)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
8.高二政治知识点归纳 篇八
1、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和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比较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②公有制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9.高二政治知识点归纳 篇九
.神奇的货币:-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10.高二政治知识点归纳 篇十
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
-纸币的发行规律:发行量应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一致。
-通货膨胀:市场上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
-通货紧缩:市场上货币供应量不足,导致物价下跌,购买力上升。
11.高二政治知识点归纳 篇十一
文化现象及其内涵:-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和传承的精神内容。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获得的。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12.高二政治知识点归纳 篇十二
文化的力量(作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13.高二政治知识点归纳 篇十三
1.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影响,作用):-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4.高二政治知识点归纳 篇十四
1.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5.高二政治知识点归纳 篇十五
1.规律不能被改变、消灭、创造。2.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意识是人脑在客观存在的反映,并不意味着这种反应是被动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
16.高二政治知识点归纳 篇十六
1、什么是文化的多样性?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样性的表现):
(1)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足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
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
17.高二政治知识点归纳 篇十七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要重视内因的作用,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反对否认内因决定作用和忽视外因影响的错误。
(1)在个人的成长中,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内因和外因。要重视内因的作用,正确地对待机遇,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正确处理深化改革、坚持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18.高二政治知识点归纳 篇十八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就是不断经过量变到质变,新的量变达到新的质变,这种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向前发展的。
坚持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①坚持适度的原则;②要重视量的积累;③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
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蛮干;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瞻前顾后,贻误时机。
把远大理想、崇高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19.高二政治知识点归纳 篇十九
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产业结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不断发展变化的。20世纪4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引起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发达国家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在的比重普遍下降到3%以下。
(2)新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提高,传统工业在新技术的基础上更新改造,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发达国家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在的`比重普遍下降到30%以下。
(3)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
20.高二政治知识点归纳 篇二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在于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兼收并蓄: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