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科目知识点复习下学期

层次:高一所属学校:全国 科目:生物 2024-08-13 11:01:06 生物知识点

高一生物科目知识点复习下学期是为大家整理的,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理科不一样的特点。

1.高一生物科目知识点复习下学期 篇一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细胞里的物质结构基础生活,繁殖。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生物圈是的生态系统。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生物圈中存在着众多的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许多植物和动物是多细胞生物,他们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2.高一生物科目知识点复习下学期 篇二


  细胞核的结构

  1、染色质:指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故叫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有丝_间期:染色质呈细长丝状且交织成网状,在细胞有丝_的_期,染色质细丝高度螺旋、缩短变粗成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_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形态。

  2、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细胞有丝_过程中核仁呈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4、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如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3.高一生物科目知识点复习下学期 篇三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2.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

  3.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4.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

  5.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6.转基因超级鼠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7.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4.高一生物科目知识点复习下学期 篇四


  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2、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人体需要含钙、磷、铁、碘、锌的无机盐。

  4、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

  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

  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维生素D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

5.高一生物科目知识点复习下学期 篇五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

6.高一生物科目知识点复习下学期 篇六


  1.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2.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遗传现象(由于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般是男性通过女儿传给外孙);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反之,男性患者一定是其母亲传给致病基因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大多具有世代连续性即代代都有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3)伴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患者全部为男性;致病基因父传子,子传孙(限雄遗传)

7.高一生物科目知识点复习下学期 篇七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相关概念:

  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要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二、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比较项目运输方向是否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代表例子

  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不消耗O2、CO2、H2O、乙醇、甘油等

  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消耗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等

  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消耗氨基酸、各种离子等

  三、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主要以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

8.高一生物科目知识点复习下学期 篇八


  水平衡的调节

  1、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的动态平衡实现的

  2、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食、另有少部分来自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水分的排出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其次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3、水分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负反馈)

  过程:饮水过少、食物过咸等→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减少

  总结:水分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

9.高一生物科目知识点复习下学期 篇九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0.高一生物科目知识点复习下学期 篇十


  一、相关概念:

  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

  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二、氨基酸分子通式:NH2|R―CH―COOH

  三、氨基酸结构的特点: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四、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五、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

  ②催化作用:如酶;

  ③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

  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六、有关计算:

  ①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②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肽链数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