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高一新生的生物学习的建议和方法指导

层次:高中所属学校:全国 科目:生物 2024-09-21 11:21:59 知识点

1

学会读书

这里的读书,简单一点来说,就是读到书上每一个字,同时在读书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内容的意思。很多所谓的知识其实并不难,只是我们从来没有静心得读过一遍。教材编写的内容会将最重要的基本知识,用逻辑关系缜密且通俗易懂的文字展现出来,所以读完教材,很大程度上,就是已经读懂教材了。高三高考冲刺的任何时期,老师们都会强调教材的重要性。也许有很多同学会说,老师上课会讲,但对于只会听老师讲一遍,而缺少自己静心读书思考习惯的同学,教师的讲解只是一时的听懂,并不能真正成为你自己的知识。

2

学会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自主读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了解来龙去脉,理顺前因后果。课堂听课的过程中,听懂是基础,思考是关键。

3

学会质疑

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也许你的想法跟所展现出来的内容有所冲突,要敢于质疑,勇于提问,这样在反复质疑与提问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体会真知,往往会有新的发现。生物新教材给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生物学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只要仔细思考,就能提出问题。比如,炒蔬菜时,锅里的水分为什么会增多?父母的耳朵都有耳垂,为什么我的没有?为什么吃碘盐,能预防“大脖子病”?

提出这些问题时,同学们要和书本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想到,炒蔬菜,锅里的水分增加,是因为加盐后浓度增加,细胞失水的缘故;我没有耳垂,主要是因为父母身体里控制耳垂的基因型都是杂合体,他们把各自的隐形基因都传给了我的缘故;多吃碘盐,能预防“大脖子病”,是因为甲状腺在成甲状腺素时需要碘……

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生物学时,能够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并且能用书本知识解释这些问题,就会从中得到乐趣。

4

学会归纳

教师授课,尤其是新授课,一般是分块的,但各块知识点之间都有内在的本质联系,各年级生物知识是连贯的,是一个整体。学习时要将分散的知识聚集起来,归纳整理成为系统的知识,这样易理解、好记忆。综合归纳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抓顺序就是要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如高中遗传的物质基础知识可按中心法则这一主线串联。抓联系,如神经细胞与脑、脊髓联系点在于神经细胞分细胞体、突起两部分,细胞体组成:脑、脊髓灰质等。抓特点,就是要抓重点抓主流。综合归纳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是大杂烩,应该将次要的东西简化甚至取消。

5

学会灵活运用

这是学好学活生物的关键,认识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灵活运用知识才能记得牢,学了才真正有用。运用知识解理论题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后者正是中学生薄弱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如高中学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弄清了这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以及数目行为的变化,运用这些知识就可用来判别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学了生态学等知识在自家尝试建设生态小区,发展庭院经济等等。只要有心,生物无处不在,无处不用,定能学好,学活。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

总之,生物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必须要把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学会善思,学会探究。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中学,在“动”中学。只有这样,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做到这些,学好生物学就容易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