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向饱和苯酚钠溶液中,不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溶液最终呈浑浊
B.用金属钠检验无水乙醇中含有的少量水
C.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苯和溴水发生反应可生成无色比水重的液体溴苯
D.向苯酚浓溶液中滴入少量浓溴水可观察到白色的三溴苯酚沉淀
E.只用水就能鉴别苯、硝基苯、乙醇
F.将10滴溴乙烷加入1mL10%的烧碱溶液中加热片刻后,再滴加2滴2%的硝酸银溶液,以检验水解生成的溴离子
G.将铜丝弯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后,立即伸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完成乙醇氧化为乙醛的实验
H.甲醛与苯酚制取酚醛树脂的反应属于缩聚反应
I.在蔗糖的水解液中加新制Cu(OH)2悬浊液,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Ⅱ. 1—乙氧基萘常用作香料,也可合成其他香料。实验室制备1—乙氧基萘的过程如下:
已知:1—苯酚的性质与苯酚相似,有难闻的苯酚气味。相关物质的物理常数如下:
物质 | 相对分子质量 | 状态 | 熔点 (℃) | 沸点 (℃) | 溶解度 | |
水 | 乙醇 | |||||
1-萘酚 | 144 | 无色或黄色菱形结晶或粉末 | 96℃ | 278℃ | 微溶于水 | 易溶于乙醇 |
1-乙氧基萘 | 172 | 无色液体 | 5.5℃ | 267℃ | 不溶于水 | 易溶于乙醇 |
乙醇 | 46 | 无色液体 | -114.1℃ | 78.5℃ | 任意比混溶 |
(1) 将72g1-萘酚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加入5mL浓硫酸混合。将混合液置于如图所示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加热装置和其它加持装置未画出)。实验中使用过量乙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将三颈烧瓶中的液体倒入冷水中,经处理得到有机层。为提纯产物有以下四步操作:①蒸馏;②水洗并分液;③用10%的NaOH溶液碱洗并分液;④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并过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选填编号)。
A.③②④①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4)蒸馏时应该选择_________(选填编号),操作中应控制的关键实验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测得1-乙氧基萘的产量与反应时间、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时间延长、温度升高,1-乙氧基萘的产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金属钠可检验1—乙氧基萘是否纯净,简述实验现象与结论:_______________。
(7)提纯的产品经测定为73.1g,本实验中1—乙氧基萘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A E G H 提高1-萘酚的转化率 使挥发出的乙醇冷却后回流到三颈烧瓶中,从而提高乙醇原料的利用率 A ①③⑤⑥⑦ 控制温度在267℃ 1-萘酚被氧化,温度高乙醇大量挥发或温度高发生副反应 加入金属钠有气泡生成则产物不纯,无气泡生成则产物纯净 85.0%
【解析】Ⅰ.(1) A、向饱和苯酚钠溶液中,不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溶液最终呈浑浊,产生苯酚,选项A正确;B、乙醇和水都可与钠反应,应用无水硫酸铜检验,选项B错误;C、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 苯和液溴发生反应可生成无色、比水重的液体溴苯,选项C错误;D、向苯酚浓溶液中滴入少量浓溴水,会发生反应,产生白色的三溴苯酚沉淀,但是该沉淀会溶于苯酚中,选项D错误;E、乙醇与水任意比互溶,苯和硝基苯不溶于水,但苯的密度比水小,硝基苯的密度比水大,可鉴别,选项E正确;F、 检验溴代烃水解生成的溴离子的方法:加强碱溶液使溶液呈碱性,再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若产生浅黄色沉淀则含有溴原子,选项F错误;G、乙醇在铜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选项G正确;H、甲醛与苯酚制取酚醛树脂的反应属于缩聚反应,选项H正确;I、新制Cu(OH) 2 悬浊液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此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发生,而蔗糖水解是用稀硫酸作催化剂,选项I错误。答案选AEGH。
Ⅱ. (1)使用过量的乙醇可提高1-萘酚的转化率;(2)装置a是冷凝管,其作用是:使挥发出的乙醇冷却后回流到三颈烧瓶中,从而提高乙醇原料的利用率;(3)反应结束,烧瓶中液体含有1-乙氧基萘、1-萘酚、乙醇、硫酸和水,倒入冷水中经处理得到的有机层含有1-乙氧基茶、1-萘酚、乙醇,由于1-萘酚的性质与苯酚相似,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钠盐,而1-乙氧基萘、乙醇都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因此先加入过量NaOH溶液除去1-萘酚,再水洗并分液,得到的有机层含有1-乙氧基萘、乙醇及少量水,然后用无水氯化钙干燥,过滤所得滤液含有1-乙氧基茶和乙醇,最后用蒸馏法分离1-乙氧基萘和乙醇(两者沸点相差较大),得到纯净的1-乙氧基萘,故A正确;(4)蒸馏时应该选择蒸馏烧瓶、温度计、直形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即①③⑤⑥⑦;产品1-乙氧基萘的沸点是267℃,操作中应控制的关键实验条件为控制温度在267℃;(5)实验测得1-乙氧基萘的产量与反应时间、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时间延长、温度升高,1-乙氧基萘的产量下降的原因是:1-萘酚被氧化,温度高乙醇大量挥发或温度高发生副反应;(6) 1—乙氧基萘不能与钠反应,加入金属钠有气泡生成则产物不纯,无气泡生成则产物纯净;(7)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生成1mol1—乙氧基萘,72g1-萘酚反应理论上应该生成86g1—乙氧基萘,提纯的产品经测定为73.1g,本实验中1—乙氧基萘的产率为:。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