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1×105Pa和298K时,将1mol气态AB分子分离成气态A原子和B原子所需要的能量成为键能(kJ·mol-1)。下面是一些共价键的键能:(已知氨分子中有三个等价的氮氢共价键)
(1)在1×105Pa和298K时,将1mol气态AB分子分离成气态A原子和B原子所需要的能量成为键能(kJ·mol-1)。下面是一些共价键的键能:(已知氨分子中有三个等价的氮氢共价键)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在298K时,取1mol氮气和3mol氢气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可生成0.4mol氨气,则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
(2)下列变化:①碘的升华 ②烧碱熔化 ③氯化钠溶于水 ④氯化氢溶于水
⑤氧气溶于水⑥氯化铵受热分解。(本题只填序号)
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______;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_______;
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既发生离子键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
(3)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A、B、C、D四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氢气的燃烧过程中,破坏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O2
中的化学键为Q2kJ,形成1molH2O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Q1+Q2>Q3 B、Q1+Q2<Q3
C、2Q1+Q2>2Q3 D、2Q1+Q2<2Q3
【答案】(1)放热 18.6KJ;
(2)①⑤、②③、④、⑥
(3)DABC;
(4)D
【解析】(1)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破坏化学键吸收能量;N2+3H22NH3,Q=生成物的键能-反应物的键能=2×3×391KJ-945KJ-3×436=93kJ>0,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生成0.4mol氨气,放热93kJ×
=18.6KJ,故答案为:放热;18.6KJ;
(2)①碘的升华属于物理变化,只是状态发生变化,没有化学键的破坏;
②烧碱熔化中存在离子键,融化烧碱时,阴阳离子间的化学键被破坏,所以破坏的是离子键;
③氯化钠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氯化钠中的离子键被破坏,所以破坏的是离子键;
④氯化氢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氯化氢中的共价键被破坏,所以破坏的是共价键;
⑤氧气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没有化学键的破坏;
⑥氯化铵受热分解,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存在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受热分解时,阴阳离子间的化学键、及铵根离子中的共价键被破坏,所以所以破坏的是离子键、共价键;
故答案为:①⑤;②③;④;⑥;
(3)甲装置中,二价金属A不断溶解说明该装置构成了原电池,且A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B作正极;乙中C的质量增加,说明C上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C作原电池正极,B作负极;丙装置中A上有气体产生,说明A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A作原电池正极,D作负极,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作正极金属,所以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D>A>B>C;
(4)破坏1molH-H消耗的能量为Q1kJ,则H-H键能为Q1kJ/mol,破坏1molO═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则O═O键键能为Q2kJ/mol,形成1mol水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每摩尔H2O中含有2molH-O键,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则H-O键能为
Q3kJ/mol,对于反应2H2(g)+O2(g)═2H2O(l)反应热△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故:反应热△H=2Q1kJ/mol+Q2kJ/mol-4×
Q3kJ/mol=(2Q1+Q2-2Q3)KJ/mol,由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热△H<0,即(2Q1+Q2-2Q3)<0,所以2Q1+Q2<2Q3,故选D。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