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网络考试题库( 第七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所属学校:全国通用 科目:中级会计实务 2013-08-07 13:26:00

 第六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一、单选题

1.以下交易形式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     )。

A.以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与固定资产交换

B.以长期股权投资与无形资产交换

C.以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与股权投资交换

D.以无形资产与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交换

2.A公司以一台甲设备换入B公司的一台乙设备。甲设备的账面原价为600万元,已提折旧3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30万元,其公允价值为600万元。B公司另向A公司支付补价50万元。A公司支付清理费用2万元。假定A公司和B公司的商品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A公司换入的乙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

A.497    B.490    C.492    D.552

3.在确定涉及补价的交易是否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支付补价的企业,应当按照支付的补价占(     )的比例低于25%确定。

A.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B.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

C.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加补价     D.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减补价

4.甲公司以一台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2400万元,已计提折旧1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250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264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乙公司另外向甲公司支付现金100万元。假定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且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应就此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益(损失以负数表示)为(    )万元。

A.240    B.-5.6    C.200    D.0

5.甲公司将其持有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换入乙公司一项商标权,该项交易不涉及补价。假设其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万元。乙公司该项商标权的账面价值为21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万元。甲公司在此交易中发生了30万元的税费。甲公司换入该项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

A.330    B.230    C.300    D.240 

6.A公司用一台设备换入B公司的一项专利权。设备的账面原值为100万元,已提折旧为2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10万元。A公司另向B公司支付补价30万元。两公司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A公司换入专利权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100    B.120     C.80    D.140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当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并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B.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涉及少量补价,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标准

C.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到补价时应确认收益,支付补价时不能确认收益

D. 不具有商业实质的交换,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1.【答案】B【解析】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属于货币性资产。

2.【答案】C【解析】乙设备的入账价值=(600-30-30)-50+2=492万元。

3.【答案】B【解析】在确定涉及补价的交易是否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支付补价的企业,应当按照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之和的比例低于25%确定。其计算公式为: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4.【答案】D【解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的或者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地计量。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5.【答案】A【解析】 本题属于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且具有商业实质,那么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所以甲公司换入该项资产的入账价值=300+30=330(万元)。

6.【答案】A【解析】入账价值=(100-20-10)+30=100万元。

7.【答案】C【解析】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可以确认资产转让损益,而与收支补价无关。

 

二、多选题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符合下列(    )条件之一的,视为具有商业实质。

A.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B.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相同

C.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D.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相同

2.企业发生的交易中,如果涉及补价,判断该项交易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标准是(    )。

A.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小于25%

B.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小于25%

C.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大于或等于25%

D.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补价之和的比例小于25%

3.下列各项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     )。

A.以固定资产换入股权       B.以银行汇票购买原材料

C.以银行本票购买固定资产   D.以长期股权投资换入原材料

4.对于具有商业实质并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收到补价的情况下,如果换入单项固定资产,影响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因素有(    )。

A.收到的补价           B.换入资产账面价值

C.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D.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1.【答案】AC【解析】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2.【答案】AD【解析】支付补价的企业,应当按照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之和(或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低于25%确定。

3.【答案】AD【解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包括股权换股权,但不包括企业合并中所涉及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银行汇票和银行本票属于其他货币资金,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4.【答案】AC【解析】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收到的补价。

 

三、判断题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不会涉及货币性资产。(     )

2.当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地计量时,若不涉及补价,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

3.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

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所涉及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无论是否支付补价,均不确认损益。(    )

5.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

 

1.【答案】×【解析】非货币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

2.【答案】√

3.【答案】√【解析】 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4.【答案】√

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可靠计量的处理【解析】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所涉及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资产的价值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确定,无论是否支付补价,均不确认损益。

5.【答案】×【解析】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按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

 

四、实务题

1、甲公司以一台设备换入乙公司的一辆小轿车,该设备的账面原值为500 000元,公允价值为350 000元,累计折旧为200 000元;乙公司小轿车的公允价值为300 000元,账面原值为350 000元,已提折旧30 000元。双方协议,乙公司支付甲公司50 000元补价,甲公司负责把该设备运至乙公司,交换小轿车。在这项交易中,甲公司支付运杂费20 000元,支付营业税及附加19 250元,即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为39 250元。乙公司支付相关税费16 500元。甲公司未对该设备提减值准备。乙公司小轿车已提减值准备10 000元。设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设备与小汽车的公允价值是可靠。

要求:分别作出甲、乙公司的账务处理。

解:

(1)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易:补价所占比重=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收到的补价)=5/35≈14.29%<25%,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换入小轿车的入账价值=350 000-50 000+39 250=339 250(元)

应确认的收益=(339 250+50 000)-(500 000-200 000+39 250)=50 000(元)或=350 000-(500 000-200 000)=50 000(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300 000

  累计折旧                 200 000

   贷:固定资产──某设备          500 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39 250

贷:银行存款                     39 250 

借:固定资产──小轿车               339 250 

  银行存款                     5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39 250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   50 000

(2)乙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易:补价所占比重=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5/35≈14.29%<25%,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300 000+50 000+16 500=366 500(元)

应确认的损益=366 500-((350 000-30 000-10 000)+50 000+16 500)=-10 000(元)或=300 000-(350 000-30 000-10 000)=-10 000(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310 000

  累计折旧                     30 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 000

   贷:固定资产──小汽车             350 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16 500

贷:银行存款                     16 500 

借:固定资产──设备        366 500 

  营业外支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  1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26 500

银行存款                           50 000

 

2、甲公司决定以账面价值为9 000元、公允价值为10 000元的一批材料,换入乙司账面价值为11 000元,公允价值为10 000元的一批商品,甲公司支付运费300元,乙公司支付运费200元。两公司均未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增值税率均为17%。设双方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且两公司存货公允价值的计量是可靠的。要求:分别作出甲、乙公司的账务处理。

解:(1)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换入的库存商品的成本=10 000+1 700+300-1 700=10 300(元)

应确认的收益=10 300+1 700-(9 000+1 700+300)=1 000(元)或=10 000-9 000=1 000(元)

借:库存商品                     10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700

银行存款                        3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9 000   

贷:原材料        9 000

(2)乙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换入的材料的成本=10 000+1 700+200-1 700=10 200(元)

应确认的损益=10 200+1 700-(11 000+1 700+200)=-1 000(元)或=10 000-11 000=-1 000(元)

借:原材料                             10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700

银行存款                      2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1 000   

贷:库存商品                  11 000

 

3、甲乙公司均为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税率17%,因生产经营需要经双方协商作资产置换业务,甲公司用一处库房和存货换入乙公司汽车及设备,双方预计交换后的现金流量与交换前有显著不同。条件如下:

     

甲公司库房

甲公司存货

乙公司运输车辆

乙公司生产设备

资产原值(成本)

800000

460000

700000

1000000

累计折旧

120000

 

200000

300000

减值准备

 

20000

100000

50000

账面价值

680000

440000

400000

650000

公允价值

700000

480000

450000

670000

补价

收到补价60000

支付补价60000

假定除存货的增值税外不考虑其他税金。

要求:

(1)判断交易性质,选择换入资产计价基础。

(2)并作出甲、乙公司上述业务的会计处理。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解:

(1)判断交易性质

补价比例:6 /(70+48)=5.08%,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易。

双方预计交换后的现金流量与交换前有显著不同的非同类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应采用公允价值对换入资产计价。

(2)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甲公司换入资产成本总额=70+48×117%-6=120.16万元

甲公司换入汽车的入账价值=45/(45+67)×120.16=48.28万元

甲公司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67/(45+67)×120.16=71.88万元

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68

累计折旧     12

贷:固定资产    80

借:固定资产-运输工具 48.28

固定资产-设备     71.88

银行存款            6

贷:主营业务收入                      48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16

固定资产清理                      68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损益    2

借:主营业务成本  44

存货跌价准备   2

贷:库存商品      46

(3)乙公司的会计处理

乙公司换入资产成本总额=45+67+6-48×17%=109.84万元

乙公司换入库房的入账价值=70/(70+48)×109.84=65.16万元

乙公司换入存货的入账价值=48/(70+48)×109.84=44.68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5

累计折旧         50

贷:固定资产         170

借:固定资产-库房 65.16

原材料         44.68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16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5

银行存款      6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损益 7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