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F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含有3个能级,且每个能级所含的电子数相同;C的最外层有6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D是短周期元素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

所属学校:学历教育 科目:高中化学 2024-11-19 09:16:49 高中化学

A、B、C、D、E、F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含有3个能级,且每个能级所含的电子数相同;C的最外层有6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D是短周期元素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F除最外层原子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其余能层均充满电子。G元素与D元素同主族,且相差3个周期。

(1)元素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是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E的最高价含氧酸中E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

(3)F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F的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是下图中的____(填写“甲”、“乙”或“丙”)。

1

(4)DE,GE两种晶体,都属于离子晶体,但配位数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

(5)己知DE晶体的晶胞如下图所示:若将DE晶胞中的所有E离子去掉,并将D离子全部换为A原子,再在其中的4个“小立方体”中心各放置1个A原子,且这4个“小立方体”不相邻。位于“小立方体”中的A原子与最近的4个A原子以单键相连,由此表示A的一种晶体的晶胞(己知A—A键的键长acm,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则该晶胞中含有_____个A原子,该晶体的密度是_________g/cm3。

2

【答案】

C<O<N sp3杂化 3d104s1 丙 正负离子的半径比不同 8 123

【解析】

A、B、C、D、E、F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含有3个能级,且每个能级所含的电子数相同,则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2,故A为碳元素;D是短周期元素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则D为Na元素;C的最外层有6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处于ⅥA族,结合原子序数可知C为O元素,故B为N元素;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则E为Cl;F除最外层原子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其余能层均充满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则F为Cu;G元素与D元素同主族,且相差3个周期,则G为Cs。

(1)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N元素原子2p能级容纳3个电子,处于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氧元素,故第一电离能C<O<N;(2)E的最高价含氧酸为HClO4,分子中Cl原子价层电子对数=4+(7−1−2×3)2=4,Cl原子不含孤对电子,故Cl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3)F除最外层原子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其余能层均充满电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F为Cu元素,Cu晶体属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为ABC型排列方式,故图丙符合;(4)NaCl、CsCl两种晶体,都属于离子晶体,由于正负离子的半径比不同,故它们的配位数不同;(5)NaCl晶体的晶胞中的所有Cl-离子去掉,并将Cl-离子全部换为C(碳)原子,再在其中的4个“小立方体”中心各放置一个C(碳)原子,且这4个“小立方体”不相邻,位于“小立方体”中的C原子与最近的4个C原子以单键相连,形成正四面体结构,晶胞中C(碳)原子数目=4+8×1/8+6×1/2=8,晶胞质量=8×12g/NA,C-C键的键长为a cm,如图正四面体:1,连接F与A、B、C、D,则三棱锥A-BCD均分为等4个等体积的三棱椎,则V三棱锥A-BCD=4V三棱锥F-BCD=,故2S△BCD•(a+h)=4×3S△BCD•h,故h=4a,令正四面体的棱长为x cm,连接AF并延长交三角形BCD与O,O为正三角形BCD的中心,BO垂直平分CD,则BO的长度=x cm×5,在直角三角形BOF中,(6)2+(7a)2=a2,解得x=8,故晶胞的棱长=9,故晶胞的体积=(10)3=11,则晶胞密度=12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