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出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经历也说明了林语堂在文学创作、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已为世人认可。编译古诗文在林语堂的创作生涯中
材料: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出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经历也说明了林语堂在文学创作、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已为世人认可。编译古诗文在林语堂的创作生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译作曾专门结集为《古文小品译英》出版,在《论翻译》一文中,林语堂提出字译与句译说,并从语言学角度阐释了翻译不能以字为主体,而只能以句为本位。高健在《翻译与鉴赏》一书中写道,我们从林语堂那里所能吸收到的,应是那种种的“情趣、意趣、诗趣、活趣、天趣、逸趣、雅趣与野趣”。林氏认为,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作为一种艺术。林氏正是秉持这种工匠精神,雕琢出众多传世佳译。林语堂指出,“无论何种语体于未经‘国化’以前都是不通,不能以其为翻译而为例外”。陈平原在《林语堂的审美观与东西文化》中指出:“林语堂艺术思想四个支点(非功利、幽默、性灵、闲适),借助于道家文化,才真正汇为一体”。
--摘编自胡玉岩、蒲瑶《林语堂译笔下的古典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翻译家林语堂的主要翻译特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林语堂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杰出贡献。
【答案】(1)翻译特色:力求地道的句译原则,以趣为魂的审美偏好;以翻译为艺术的工匠精神;平易典雅的中国气质等。
(2)杰出贡献:学贯东西,增进了国人对西方世界的认知;以一种自信、平等的态度向西方积极传播古典中国文化;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团体组织,提升了中国文化影响等。
【解析】(1)从材料“从语言学角度阐释了翻译不能以字为主体,而只能以句为本位”“情趣、意趣、诗趣、活趣、天趣、逸趣、雅趣与野趣”“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作为一种艺术。林氏正是秉持这种工匠精神”“林语堂艺术思想四个支点(非功利、幽默、性灵、闲适),借助于道家文化,才真正汇为一体”中可以概括出答案。
(2)根据材料“出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 无论何种语体于未经‘国化’以前都是不通,不能以其为翻译而为例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林语堂学贯东西,增进了国人对西方世界的认知;以一种自信、平等的态度向西方积极传播古典中国文化;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团体组织,提升了中国文化影响等。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