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下面是辜鸿铭的部分言论摘录
《中国人的精神》 (1915年) | 一个中国人如果抛弃了忠君之道,即孔子国教中的名分大义,就不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了。在中国,一个真正的妇人不仅要爱着并忠实于她的丈夫,而且要绝对无我的为丈夫活着。 |
《反对中国文学革命》(1917年) | 当胡教授用他那音乐般的声明谈论“活文学”和“重估一切价值”时,我敢肯定许多外国人都将如坠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一个人身为中国学者的人,能够说出中国的文言不适合创造活文学的话他一定是一个“外表标志的道德上的矮子”。 |
《中国文明的复兴与日本》(1924年) | 有人问我为什么这样讨厌西方文明,我在这里申明一下,我讨厌的东西不是现代西方文明,而是现代的西方人士滥用他们的文明利器。 |
(1)根据材料,概括辜鸿铭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辜鸿铭的思想主张。
【答案】(1)维护孔孟儒学、反对文学革命;肯定现代西方文明.
(2)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辜鸿铭反对早期新文化运动中对东西方文明绝对的否定与肯定的做法,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理性的吸收西方文明,但为一些封建糟粕和陋习辩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解析】(1)题目要求“根据材料”概括,由材料中的“一个中国人如果抛弃了忠君之道,即孔子国教中的名分大义,就不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了”、“一个人身为中国学者的人,能够说出中国的文言不适合创造活文学的话他一定是一个‘外表标志的道德上的矮子’”可以得出辜鸿铭主张维护孔孟儒学、反对文学革命;由“我讨厌的东西不是现代西方文明,而是现代的西方人士滥用他们的文明利器”可以得出肯定现代西方文明。
(2)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思考,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根据辜鸿铭所处的时代可知,当时是新文化运动时期,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辜鸿铭反对早期新文化运动中对东西方文明绝对的否定与肯定的做法,积极角度来说,这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理性的吸收西方文明,局限之处在于为一些封建糟粕和陋习辩护。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