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国家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校发出通知,倡导全国2.2亿多名中小学生在老师或家长陪伴下收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节目。它将传授适合中小学生避险自救的常识、技巧,教他们用知
材料一:国家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校发出通知,倡导全国2.2亿多名中小学生在老师或家长陪伴下收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节目。它将传授适合中小学生避险自救的常识、技巧,教他们用知识守护自己的生命。这是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后,我国政府借助媒体加强中小学安全教育的一次有益尝试。
材料二:我国每年都举行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然而,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仍然暴露了一些师生避灾知识匮乏、避险意识薄弱的问题,说明当前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
(1)这两个材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哪项权利的保护?(1分)
(2)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原因是什么?(2分)
(3)遭遇危险时,你会采用哪些措施自我保护?(3分)
【答案】(1)这两个材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利的保护。(1分)
(2)在未成年人中间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意义非常重大。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权较容易受到侵害,所以国家重视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的保护。(2分)
(3)大声呼救,请周围成人帮助;拨打警察电话,拨打110电话,请警察出面制止;等(答对2点都给分
【解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生命健康权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从题文中的关键信息“守护生命”,可以看出是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保护。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因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未成年人的地位、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等方面回答。
(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未成人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当我们遭遇危险时,要求助他人,或拨打110报警等。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