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两会期间3月6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与代表共商国是。习近平在与代表谈到江西良好的生态环境时深有感触地说,“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
材料一:两会期间3月6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与代表共商国是。习近平在与代表谈到江西良好的生态环境时深有感触地说,“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啊!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
材料二: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会议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必须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必须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通过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思想品德》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6分)
(2)我们应该如何推进“绿色化”, 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8分)
【答案】(1)(6分)
①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分)
②保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1分)
③环境污染和破坏,危害生命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分)
④我们不仅应该亲近自然,感激自然,更应该以实际行动保护自然、保护环境。(1分)
(2)(8分)
①国家: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3分)
②企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追求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2分)
③社会公众:要树立生态文明观,自觉遵守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方面的规范;要崇尚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积极投身到植树造林等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3分)
【解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因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人类应该怎样善待自然等方面回答即可。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保护环境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从国家制定完善法律、利用科技、严惩破坏环境的行为等;企业要利用科技发展绿色环保的产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公民从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方面回答。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