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新学期开始,民族团结教育将列入我省中小学地方.课程。2011起,将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考、高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同时,各中小学还将把学生参加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情况纳入
从2010年新学期开始,民族团结教育将列入我省中小学地方.课程。2011起,将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考、高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同时,各中小学还将把学生参加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录册或学生成长记录册。
(1)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民族团结知识分析对中学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
(2)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我们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
【答案】(1)①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②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③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④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解析】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运用政治生活有关民族团结知识分析对中学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解答本题着重围绕民族团结的地位、作用以及意义的角度进行展开。首先,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然后阐述说明民族团结其与民族繁荣、民族平等之间的关系,说明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其次,从其地位上来看,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即可。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阐述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我们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充分调动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充分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故本题考生在充分解读材料的基础上,着重可以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及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原则
注意点
民族平等
①民族平等并不是要消除民族差别。由于历史、地理、文化传统等因素,各民族之间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存在着事实上的差别。②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各民族间发展程度是一样的。③民族平等不仅是指政治地位的平等,还包括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平等。④民族平等不仅是指平等地享有权利,还包括平等地履行义务。⑤对少数民族和地区给予特殊扶持和照顾,不仅没有违反民族平等,恰恰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必然要求
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不仅指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还包括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①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同步繁荣。②各民族共同繁荣不仅指各民族经济共同繁荣,还包括政治、文化共同繁荣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