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个体小、易饲养,繁殖速度快,是遗传实验的首选材料,请回答:
(1)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E和e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则纯合灰体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F1随机交配得F2,F2中E和e配子的基因频率比是____________;若在F1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预测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或染色体片段缺失。
(2)现有基因型为EE、Ee和ee的果蝇可供选择,请对(1)中的预测原因进行实验验证和结果预测。(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类型配子活力相同)
①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EE的果蝇杂交,获得F1;
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③结果预测
若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
若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答案】Ee 1∶1 基因突变 灰体∶黑檀体=3∶1 灰体∶黑檀体=4∶1
【解析】E和e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说明 E和e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据此以题意“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为切入点,准确定位亲本“纯合灰体果蝇与黑檀体果蝇”和F1的基因型并推知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至此确定F2中E和e配子的基因频率比也就水到渠成。理论上F1的基因型均为Ee,若出现一只黑檀体果蝇,则应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缺失两种情况讨论该黑檀体果蝇产生的原因并对(2)的结果进行预测。
(1)已知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E和e基因位于Ⅲ号常染色体上。纯合灰体果蝇(EE)与黑檀体果蝇(ee)杂交,获得基因型为Ee的F1;F1随机交配所得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EE∶Ee∶ee=1∶2∶1,因此F2中E和e配子的基因频率比是1∶1。正常情况下,F1的基因型均为Ee,若在F1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则其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E突变成e)或染色体片段缺失(E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2)依题意可知,若该黑檀体果蝇出现的原因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则该黑檀体果蝇的基因型为ee,让其与基因型为EE的果蝇杂交,获得F1的基因型为Ee;F1自由交配所得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EE∶Ee∶ee=1∶2∶1,因此F2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黑檀体=3∶1。如果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E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则该黑檀体果蝇的基因型为e0(“0”表示缺失的E基因),让其与基因型为EE的果蝇杂交,获得F1的基因型为1/2Ee、1/2E0,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1/2E、1/4e、1/4O;F1自由交配所得F2的情况如下表:
雌配子
1/2E
1/4e
1/40
雄
配
子
1/2E
1/4EE(灰体)
1/8Ee(灰体)
1/8E0(灰体)
1/4e
1/8Ee(灰体)
1/16ee(黑檀体)
1/16e0(黑檀体)
1/40
1/8E0(灰体)
1/16e0(黑檀体)
1/1600(死亡)
统计分析上表数据可知,F1自由交配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黑檀体=4∶1。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