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华润公司”)为上市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华润公司、大海公司和甲公司所得税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相关资料如下:

所属学校:职业资格考试 科目:中级会计职称考试 2024-08-27 09:43:04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

华润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华润公司”)为上市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华润公司、大海公司和甲公司所得税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相关资料如下: (1)2009年1月1日,华润公司发行股票1000万股,自大海公司取得甲公司80%的股 份。大海公司和华润公司不具有关联方关系。该股票每股公允价值为14元,每股面值为 1元,华润公司另支付发行费用100万元。 甲公司2009年1月1日股东权益总额为15000万元,其中股本为8000万元、资本公积为3000万元、盈余公积为26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1400万元。 甲公司2009年1月1目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7000万元。 2009年1月1日,甲公司某种存货的公允价值为5000万元,账面价值为3000万元, 2009年该种存货对外出售90%,其余存货在2010年对外出售。除上述存货外,其他资产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 (2)甲公司2009年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300万元,当年购入的可 供出售金融资产因公允价值上升确认资本公积300万元。 2009年甲公司从华润公司购进A商品400件,购买价格为每件2万元。华润公司A商品每件成本为1.5万元。 2009年甲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30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1.9万元,年末结存A商品100 件。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结存的A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180万元。 (3)2009年6月29日,华润公司出售一台设备给甲公司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使用。该固定资产在华润公司的账面价值为760万元,销售给甲公司的售价为1000万元。甲公司取得该固定资产后,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至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支付该购入设备款。华润公司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100万元。2010年,甲公司支付购入设备款1000万元。 (4)甲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40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40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2000万元。2010年因甲公司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转出2009年确认的资本公积160万元,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确认资本公积210万元。 2010年甲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2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1.5万元。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结存的A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104万元。 假定: (1)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未发生减值。 (2)编制抵销分录时应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3)合并日被合并方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4)编制调整分录时不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5)不考虑合并现金流量表项目的抵销。 (6)不考虑其他交易和事项。 (7)合并报表中对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不考虑内部交易的影响。 (8)不考虑其他交易和事项。 要求: (1)判断企业合并类型,并说明理由。 (2)编制华润公司购人甲公司80%股权的会计分录。 (3)编制华润公司2009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对甲公司个别报表的调整分录。 (4)编制华润公司2009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对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分录及相关的抵销分录。 (5)编制华润公司2009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与内部商品销售、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和内部债权债务相关的抵销分录。 (6)编制华润公司2010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对甲公司个别报表的调整分录。 (7)编制华润公司2010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对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分录及相关的抵销分录。 (8)编制华润公司2010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与内部商品销售、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和内部债权债务相关的抵销分录。

【答案】

(1) 该企业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理由:合并前长江公司和大海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2)借:长期股权投资 14000 贷:股本 1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3000 借:资本公积一一股本溢价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3) 借:存货 2000 贷:资本公积 2000 借:营业成本 1 800(2000×90%) 贷:存货 1 800 (4)①调整分录 2009年甲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调整后的净利润=30.00-(5000-3000)x90%=12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960(1200×80%) 贷:投资收益 960 借:长期股权投资 240(300×80%) 贷:资本公积——本年 240 ②抵销分录 借:股本 8000 资本公积——年初 5000(3000+2000) ——本年 300 盈余公积——年初 2600 —本年 300 未分配利润——年末 2300[1400+3000—300一(5000一3000)×90%] 商誉 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5200(14000+960+240) 少数股东权益 3700[(8000+5000+300+2600+300+2300)×20%] 借:投资收益 960 少数股东损益 240 未分配利润——年初 1400 贷:提取盈余公积 300 未分配利润——年末 2300 (5) ①内部商品销售的抵销 借:营业收入 800(400×2) 贷:营业成本 800 借:营业成本 50[100×(2-15)] 贷:存货 50 2009年12月31日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50万元,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0×25%=12.5(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贷:所得税费用 12.5 2009年12月31日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结存的A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00×2—1 80=20(万元),存货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50万元,作为企业集团整体,应将其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及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抵销。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0 借:所得税费用 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 ②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 240 贷:固定资产——原价 24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2(240÷10 X 6/12) 贷:管理费用 12 2009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240—12=228(万元),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28×25%=57(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7 贷:所得税费用 57 ③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借:应付账款 1000 贷:应收账款 10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0 借:所得税费用 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6) 借:存货 2000 贷:资本公积 2000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1800(2000×90%) 贷:存货 1800 借:营业成本 200(2000×10%) 贷:存货 200 (7) 借:长期股权投资 96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960 借:长期股权投资 240 贷:资本公积——年初 240 2010年甲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调整后的净利润=4000-(5000-3000) ×10%=38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40(3800×80%) 贷:投资收益 3040 借:投资收益 1600(2000×8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6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40[(210—160)×80%] 贷:资本公积——本年 40 ②抵销分录 借:股本 8000 资本公积——年初 5300 ——本年 50 盈余公积——年初 2900 ——本年 400 未分配利润——年末3700[2300+4000—400—2000一(5000—3000)×10%] 商誉 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6680(15200+3040—1600+40) 少数股东权益 4070[(8000+5300+50 4-2900+400 4-3700)×20%] 借:投资收益 3040 少数股东损益 760 未分配利润——年初 2300 贷:提取盈余公积 400 对所有者(或股东) 2000 未分配利润——年末 370 (8) ①内部商品销售的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50 贷:营业成本 50 借:营业成本 40 贷:存货 40[80 ×(2—1.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12.5 2010年12月31日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40万元,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40×25%=10(万元),2010年应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12.5-10=2.5 (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2010年12月31日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0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 借:营业成本 4(20÷100×20)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4 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结存的A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80×2—104=56 (万元),大于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40万元,作为企业集团整体,应将其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中的40万元及其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抵销。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4[40-(20-4)] 贷:资产减值损失 24 借:所得税费用 5(40 ×25%-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 ②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240 贷:固定资产——原价 24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2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12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24(240÷10) 贷:管理费用 24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7 贷:未分配利润一年初 57 2010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240—12—24=204(万元),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04×25%=51(万元),2010年应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5-51=6(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6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6 ③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0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1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00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贷:所得税费用 25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