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我国要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材料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在先后出访东南亚时倡议筹建的,主要目的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友好关系营造良好的周边发展环境,增强中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的发言权,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截止2015年4月15日,有57个来自欧洲、中东、非洲及亚洲的国家确定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
材料二: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沿海地区实施的“大进大出”发展战略,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30多年高速发展。目前,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资源约束日益加重,“大进大出”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促成“优进优出”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使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在更高层次上深度融合。(所谓“优进”,就是有选择地进口紧缺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零部件;所谓“优出”,就是出口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推动产品、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出口”。)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的知识阐述我国倡议设立亚投行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怎样促成“优进优出”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答案】(1)①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②有利于推动我国的和平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③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推动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促进共同发展。
(2)(8分)
①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分)
②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东西,有选择地进口紧缺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设备,实现“优进”,满足国内需要,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3分)
③要正确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根本基点,坚持自主创新,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实现“优出”,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3分)
【解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亚投行的意义,可以从我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等方面回答。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对外开放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可以对设问进行题型转化,“我国怎样促成“优进优出”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即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