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综艺刮起一股清新之风后,央视一套、三套于2017年2月18日联合播出《朗读者》。《朗读者》定位为文化情感类节目,通过节目中嘉宾的朗读,让观众感受文学之美、声音之美和情感之美,《
继《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综艺刮起一股清新之风后,央视一套、三套于2017年2月18日联合播出《朗读者》。《朗读者》定位为文化情感类节目,通过节目中嘉宾的朗读,让观众感受文学之美、声音之美和情感之美,《朗读者》不是朗诵节目,不是语言节目,而是人生节目和情感节目,这里不仅有在各领域推动社会进步的人,而且有很多普通人。“朗读”是一部分,“者”是一部分。“朗读”是和文字有关的一部分,是大千世界;而“者”是和人有关的一部分,是大千世界各种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朗读者》节目就像慢馒地翻开一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更无跌宕起伏的情节,观众情不自禁地投入、并静静欣赏着倾听着。此时,每个朗读者面带表情,所朗读的篇章段落或唱首歌,都是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所选,或如和煦的春风,或如涓涓流淌的溪水,拨动并滋润着每个人的心弦。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一至三课的知识,说明《朗读者》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
(2)请设计两条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清淅、语言简洁,每条字数不超过16个字。
【答案】(1)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朗读者》节目中优秀文化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丰富观众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是一种素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获得和享用文化。该节目能使人获得精神享受和思想启示,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特定的文化环境,该节目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大众传媒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将节目超越时空的局限展现在观众面前,为优秀文化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
保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关爱留守儿童,托起祖国的明天
无论多忙,请常回家看看
【解析】本题以党和政府推动城镇化的良性之策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传播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文化生活一至三课的知识,设问指向《朗读者》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明确知识范围,把握设问指向《朗读者》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调动运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对人的影响、大众传媒等有关知识,结合《朗读者》分析意义,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2)本题是开放型题型,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发散思维能力,是一道限制性开放式问题。公益广告作为广告设计中的一种,自然也有着广告设计宣传理念的属性,它宣传正面积极的理念,应该遵循思想政治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倡导性原则。广告设计中,广告语设计既要有听觉冲击力,更要有心灵震撼力,能让人易懂、易记、难忘,不能啰唆、含糊,应避免用长句、拗口之语。在整体上,广告设计要符合简洁、精练、健康的原则。回答时围绕“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进行设计。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