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材料一反映了这一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哪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材料二 据统计,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三分之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2)请指出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朝代。依据材料二,分析科举制的作用。
材料三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加上_______A_______,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材料四 这部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材料三中“A”处是哪项重大科技发明?写出材料四中“这部书”的名称。
(4)综合以上探究,对如何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说说你的建议。
【答案】(1)局面:百家争鸣;学说:儒家
(2)朝代:隋朝
作用:①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②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3)发明:造纸术
书名:《天工开物》
(4)建议:取其精华,去其糟泊;诵读经典;开设讲座;结合时代潮流,不断创新。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鲁国尚儒学……”;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可知当时出现了学派众多、思想活跃的百家争鸣局面。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时期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得出其作用:①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②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3)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除了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外,还有造纸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明代宋应星所著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综合以上探究,从继承和发扬的角度分析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取其精华,去其糟泊;诵读经典;开设讲座;结合时代潮流,不断创新。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