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男,26岁,大学三年级时因精神疾病退学。退学后,小安在精神卫生中心接受了4周治疗后出院。小安的母亲提前退休后全身心地照顾他,但是小安的某些社会机能仍在慢慢退化。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有些居民也因
小安,男,26岁,大学三年级时因精神疾病退学。退学后,小安在精神卫生中心接受了4周治疗后出院。小安的母亲提前退休后全身心地照顾他,但是小安的某些社会机能仍在慢慢退化。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有些居民也因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这让原本就内向的小安备受情绪困扰,更加沉默寡言,越来越没有自信,整天不想出门。小安因为服药有副作用而偷偷藏药和减药,社区也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没多久,小安的精神疾病再次发作。小安在3年内多次出入精神卫生中心,无奈之下,父母将其送入精神病院。 1年后,小安的病情稳定,经诊断可以出院。他想回家,想接触社会、交朋友,想学点技能从事些简单的工作。父母为了让他更好地康复,准备搬到一个环境幽静、能提供康复和职业训练的社区居住。 自从小安患病以来,父母一直觉得压力很大、很焦虑,对照料好小安既没有信心也不懂技巧,非常希望专业人士能提供帮助。医院的社会工作者准备为小安出院回归社区提供服务,并联络了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2009年真题】 【问题】 1.从社会支持来源看,小安康复的哪些支持存在不足? 2.小安的需要及家人的需要分别是什么? 3.整合小安及家人的需要,基于医务社会工作的思路,写出“出院计划”的内容。
【答案】第一题 1.社会支持分为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和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以下从这两方面来分析小安康复欠缺的支持性资源: (1)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 1)家庭。家庭在个人社会支持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安的母亲虽然提前退休全身心照顾小安,但是小安父母仍觉得压力很大,对照料好小安没有信心,也不懂技巧。 2)亲友与邻里。在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中,亲朋好友往往可以给予信息和照顾。但是,小安的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社区居民也因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 (2)正式社会支持网络 1)城市社区服务体系的支持。小安所在的社区内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不能为其提供治疗,导致了小安的精神病反复发作。 2)民间非营利组织。本案例中,并没有显示出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作用,所以,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在此处是缺失的。 3)政府。政府没有给予小安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4)志愿者。由于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比较落后,所以在我国并没有形成足够规模的志愿者,而社区志愿者更是缺乏。 2.在此案例中,小安及其家人的需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小安的需要: 1)获得包容理解和关爱的需要。应以平等、包容和友爱的态度对待小安,使小安获得更多的理解和帮助,及家人、邻里、社会的关爱。 2)获得及时治疗康复的需要。家人和相关人员应该及时发现小安的变化和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使之早日康复,不留后遗症。 3)康复环境的需要。环境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应该给小安制造一个平静、无歧视、无压力的生活氛围。 4)职业发展需要和社会交往需要。精神病患者康复后,需要重返社会,需要及时就业,也需要与外界沟通和交流。小安表达了其想接触社会、交朋友,想学点技能从事些简单工作的需要。 5)家庭生活需要。小安在精神病院住了一年,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温馨的家庭环境,因此小安想回家,需要回归家庭生活。 6)接受教育的需要。小安在大学三年级时退学,没有完成学业,因此需要进一步接受教育,学习更多知识,培养必要的技能。 7)价值实现需要。小安的不自信部分源于自身价值没有实现,觉得自己对社会没有用处,因此,帮助小安实现自身价值也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目标之一。 8)恋爱婚姻需要。小安正值青年,并且已到适婚年龄,恋爱婚姻是他必不可少的需求。社会工作者应当帮助小安表达自己的想法,将小安介绍给更多同龄青年,帮助他们交流,为恋爱婚姻做准备。 (2)小安父母的需要: 1)心理教育。应该向小安父母提供正确的、专业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从容面对困难。 2)家庭治疗。通过家庭治疗师的帮助,缓解小安父母的紧张隋绪及其压力。 3)家庭探访与家庭辅导。社会工作者应去探访小安的父母,通过面谈和给予适当帮助,减轻小安家庭的压力。 4)家庭支持和互助小组。家庭支持由不同的家属组成,共同分担照顾患者的责任。互助小组则是将有同等需要的家庭组织起来,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机制,在小组内互相帮助,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3.出院计划包括进一步治疗和康复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作息时间、治疗时间、散步和锻炼身体时间等。 为保证小安的病情彻底康复,特制订出院后为期一年的康复计划。 (1)日常计划(见下表) (2)特殊计划 每两个月去医院做一次复查。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