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后,强国成为时代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所属学校:学历教育 科目:初中历史 2024-09-12 13:16:12 初中历史

新中国建立后,强国成为时代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艰难起步】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神奇逆转】

材料二 下图是 1952 年和 1957 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

1

【艰苦创业】

材料三 1962 年12月焦裕禄调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通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在一年多时间里,在全县 149 个大队中,他跑遍了 120 多个。他家里也很困难,没有像样的棉被,县里补助他 3 斤棉花票,他就是不要,说群众比他更困难。他患了肝癌,仍坚持工作,为改变兰考县的落后面貌奋斗到最后一息。群众说:“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改革发展】

材料四 习近平强调,应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

(2)材料二中 1952 年到 1957 年工业产品产量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到 1956 年我国在汽车工业和飞机制造工业方面的成。

(3)材料三中焦裕禄的事迹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

(4)依据材料四联系所学知识,谈谈改革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

(1)我国工业落后,基础薄弱

(2)一五计划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3)为人民服务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

(4)改革推动社会发展)

【解析】

(1)本题考查我国建国初期的国情。根据材料一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当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发展落后,汽车制造、开矿、冶金等重工业部门缺乏,工业体系相当的不完整,工业基础薄弱。

(2)本题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与1952年相比我国在1957年时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都大量提高,这是因为我国在1953年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使得我国的工业得到快速的发展。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一五”计划期间的成就有:我国历史上第一根无缝钢管在鞍山诞生;第一座年产3万辆“解放”牌载重汽车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建成投产;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制造成功;第一座现代化的电子管厂在北京建成;第一座生产机床的工厂在沈阳建成;青藏、康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宝成铁路建成通车;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等等。

(3)本题考查焦裕禄的事迹、精神。根据材料三的内容,从焦裕禄在兰考县的辛勤工作可以看到他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从他坚持不要县里补助的棉花,说群众更困难可以看出他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精神;从他为兰考县奋斗到最后一息可以看出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等等。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联系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