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词,按要求作答。
水调歌头·定王台①
南宋·袁去华
雄跨洞庭野,楚望②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③,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注)①定王台:在今湖南长沙市东,相传是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瞻望其母唐姬墓而建。②楚望:唐宋时按各地的位置 规模、发展状况,把全国划分为若干等级。楚望就是指湘州为楚地的望都。③陵阙:皇帝的陵墓。
【1】对本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时空纵览,为全词奠基昂扬豪迈的基调。
B. 以问答的形式点题,唤起对古台旧事的追忆。
C. “兴废”二字承上启下,意蕴丰富而悠远绵长。
D. 词的下阙情与景交融,慷慨生悲,淡有余韵。
【2】结合全词,分析“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两句的作用。
【3】全词围绕一个“愁”字展开的,请具体分析其中的内涵。
【答案】(1)A
(2)承上启下,收束了上片的怀古,引出下片的伤今。
(3)昔盛今衰的感慨;年华空老,壮志未酬;忧伤国事,江山残破。
【解析】(1)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A 项,“昂扬豪迈的基调”错误。抓住词上片尾句“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可知有叹昔胜今衰之伤感。下片尾句“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可知是抒发愁情。故选A项。
(2) 该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作用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领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本题要求分析“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两句的作用。这两句是上片的结尾句,从内容上看,这句是对上片怀古内容的总结,感叹昔胜今衰。同时,又引发下片对如今情景的伤感之情。结构上承上启下。
(3) 该题考查诗歌的练字,即赏析某字的妙处。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解答该题,首先读懂该句诗写的内容,细细揣摩该字用来表现的对象是什么,该字能表现其什么特点,有什么效果。本题要求分析“愁”的内涵。题干强调全词是围绕“愁”字展开的,考生分析该字内涵时,要立足全词,不能局限于一句一处。上片中“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写昔盛今衰的伤感和愁情。下片中“书生报国无地”写自己壮志未酬的愁情。“空白九分头”写自己年华空老之愁。“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写自己忧伤国事,江山残破之愁。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