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人。天宝中,累调夏令,未尝督赋,而输无逋期。 举贤良方正,补温令,所至有惠利可纪,民皆刻石以传。再迁吏部尚书,又兼益湖南、荆南、山南东道转运、常平、铸钱使,与第五琦分领天下金谷。
初,晏分置诸道租庸使,慎简台阁士专之。时经费不充,停天下摄官,独租庸得补署,积数百人,皆新进锐敏,尽当时之选,趣督倚办,故能成功。虽权贵干请,欲假职仕者,晏厚以禀入奉之,然未尝使亲事,是以人人劝职。所任者,虽数千里外,奉教令如目前,频伸谐戏不敢隐。
李灵耀反,河南节帅或不奉法,擅征赋,州县益削。晏常以羡补乏,人不加调,而所入自如。第五琦始权盐佐军兴,晏代之,法益密,利无遗入。初,岁收缗钱六十万,末乃什之,计岁入千二百万,而榷①居太半,民不告勤。京师盐暴贵,诏取三万斛以赡关中,自扬州四旬至都,人以为神。至湖峤荒险处,所出货皆贱弱,不偿所转,晏悉储淮、楚间,贸铜易薪,岁铸缗钱十余万。其措置纤悉如此。诸道巡院,皆募驶足,置驿相望,四方货殖低昂及它利害,虽甚远,不数日即知,是能权万货重轻,使天下无甚贵贱而物常平。质明视事,至夜分止,虽休浣不废。事无闲剧,即日剖决无留。
晏殁二十年,而旧吏推明其功。陈谏以为管、萧之亚,著论纪其详,大略以“晏通计天下经费,谨察州县灾害,蠲②除振救,不使流离死亡。晏始以官船漕,而吏主驿事,罢无名之敛,正盐官法,以裨用度。 每州县荒歉有端,则计官所赢,先令曰:‘蠲某物,贷某户。民未及困,而奏报已行矣。晏又以常平法,丰则贵取,饥则贱与,率诸州米尝储三百万斛。岂所谓有功于国者邪!”
(节选自《新唐书•刘晏传》)
【注释】①榷:榷税(专卖业的税);②蠲juān:除去,免除。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输无逋期 输:运送
B.趣督倚办,故能成功 趣:催促
C.虽权贵干请,欲假职仕 干请:求取
D.诏取三万斛以赡关中 赡:供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岁收缗钱六十万,末乃什之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诏取三万斛以赡关中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C.其措置纤悉如此
其孰能讥之乎?
D.民未及困,而奏报已行矣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刘晏善于理财的一组是( )
A.晏厚以禀入奉之,然未尝使亲事,是以人人劝职∥质明视事,至夜分止,虽休浣不废。
B.所任者,虽数千里外,奉教令如目前∥湖峤荒险处,所出货皆贱弱,不偿所转,晏悉储淮、楚间,贸铜易薪,岁铸缗钱十余万。
C.陈谏以为管、萧之亚,著论纪其详∥诸道巡院,皆募驶足,置驿相望,四方货殖低昂及它利害,虽甚远,不数日即知。
D.晏始以官船漕,而吏主驿事,罢无名之敛,正盐官法,以裨用度∥晏又以常平法,丰则贵取,饥则贱与,率诸州米尝储三百万斛。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举贤良方正,补温令,所至有惠利可纪,民皆刻石以传
②晏常以羡补乏,人不加调,而所入处如
③每州县歉有端,则计官所赢,先令曰:“蠲某物,贷某户”
【答案】(1)A
(2)B
(3)D
(4)
①他被推举为贤良方正,授任温县县令,任职处都有善政可供记载,人民都刻碑传诵。②刘晏常常用盈余补不足,百姓不增加赋税,但国家收入一样多。③每当州县饥荒减产的苗头出现,就根据官府的盈余,先行命令说免某种赋,免某户的赋。
【解析】(1)A输:缴纳。译文为:没有督缴过百姓赋税,但缴纳没有违期的。(2)B连词,表目的,来,用来;A都是副词,竟然/才;C代词,他的/副词,难道;D连词,表转折,但/连词,表修饰。(3)A刘晏选官慎重/刘晏处理公务及时。B刘晏会选拔官吏/刘晏安排事情细致;C部下著书称赞他的功劳/安排事情精细。D都能表现刘晏善于理财。(4)①举,被动用法,被推举;所至,所任职的地方;纪,记载;刻石刻碑。译文为:他被推举为贤良方正,授任温县县令,任职处都有善政可供记载,人民都刻碑传诵。②羡,盈余;调,增加。译文为:刘晏常常用盈余补不足,百姓不增加赋税,但国家收入一样多。③端,苗头;蠲,免除;译文为:当州县饥荒减产的苗头出现,就根据官府的盈余,先行命令说免某种赋,免某户的赋。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