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水仙花
刘邦直
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
仙风道骨今谁有? 淡扫蛾眉篸①一枝。
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
黄庭坚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②为骨玉为肌。
暗香已压酴醿③倒,只比寒梅无好枝。
(注)①篸:同“簪”。②水沉:沉香木。③酴醿(túmí):花名,色白味香。
(1)这两首诗突出表现了水仙花的哪两个共同特征?
(2)这两首诗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有何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1)晶莹澄澈,幽香弥漫。
(2)①第一首诗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用“寒香寂寞”“仙风道骨”“淡扫蛾眉”勾勒了水仙花的动人情态。②第二首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写水仙花骨如沉香肌如玉,表现水仙花的晶莹澄澈之美;再将水仙花与酴醿、寒梅对比,突出水仙花的幽香。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第一首诗以平淡之笔道出水仙清香淡雅、冰清玉洁、自然天成的品格。诗的大意是:水仙只要得到一壶清水,就能开放出美丽的花束,人们称之为水中仙子。她紧随梅花之后独在寒冬中开放,玉洁冰肌。这种仙风道骨的韵气在百花中有谁能与之相比?也许那淡妆的女子头上一枝冠簪堪可相比吧。第二首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刻画了水仙的美。第一句从水写起,传达出清雅高洁的神韵,第二句说水仙骨如沉香肌如玉,写出水仙特有的晶莹澄澈之美;第三句写水仙暗香弥漫,幽香沁鼻;第四句与梅对比,写出其柔弱之美。两者的共同特点:晶莹澄澈,幽香弥漫。
(2)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第一首诗,用“寒香寂寞”“仙风道骨”“淡扫蛾眉”勾勒了水仙花的动人情态。第二首,黄庭坚在此诗中将水仙花与梅花作了比较,强调了二者皆有色白香幽的特点,突出了水仙花不同于梅花的柔弱性格,其目的是在于揭示水仙花特有的洁雅阴柔之美。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