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这首五言绝句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一事被贬江州,任江州司马。
【1】“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夜深”了,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感知到“雪重”的?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3】从“时闻折竹声”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我睡梦中被冻醒,惊讶的发现被子冰冷,抬眼望见窗户却被映得明亮。
【2】诗人从感觉衾枕冷,视觉窗户明,听觉折竹声三方面来表现雪重(大)。
【3】读出诗人被贬独居的凄寒、孤独的情感。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中画面的理解掌握。作答时,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合理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再现画面即可,重点抓住“枕冷”“窗户名”描述,不要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掌握。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
【3】本小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手法和情感的把握能力。后两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以声衬静,以“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衬托冬夜的寂静,写出了诗人彻夜无眠。“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