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中,科学家们做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能够分泌大量的消化酶,可观察到这些细胞具有发达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此分泌活动提供能量的细胞器为__________。
(2)科学家将一小块胰腺组织放入含放射性标记的__________的培养液中短暂培养,在此期间放射性标记物被活细胞摄取,并掺入到__________(细胞器)上正在合成的蛋白质中。组织内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使感光乳剂曝光,固定组织后在显微镜下便可发现细胞中含放射性的位点,这一技术使研究者能确定__________在细胞内的位置。
(3)科学家将短暂培养的胰腺组织洗去放射性标记物,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物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随着__________的变化,放射性颗粒数的百分比在不同细胞结构上有规律的变化,据此推测,分泌蛋白转移的途径是__________。
(4)细胞内部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于膜泡之中,这些膜泡能够精准的运输。为了确定参与膜泡运输的基因(sec基因),科学家筛选了两种酵母突变体,这两种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差异如下:
酵母突变体 | 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的差异 |
sec12基因突变体 | 突变体细胞内内质网特别大 |
sec17基因突变体 | 突变体细胞内,尤其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积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 |
(注:基因突变导致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受阻进而生物性状改变)
据此推测,sec1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与__________的形成有关。sec1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__________
【答案】高尔基体(可互换) 内质网 线粒体 氨基酸 核糖体 放射性标记物 时间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内质网上膜泡 参与膜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
【解析】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相关知识。解题时需要认真识图和审题,结合所学基础知识,正确分析解答各小题。据图可知,随着追踪时间的变化,根据放射性物质在不同的结构的多少,可以确定分泌蛋白的转移途径为: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可据此答题。
(1)消化酶的本质为分泌蛋白质,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转运。所以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细胞中具有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为此分泌活动提供能量的细胞器为线粒体。
(2)研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可用放射性元素标记的氨基酸作为原料进行追踪;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这一技术使研究者能确定放射性物质在细胞内的位置。
(3)据图可知,随着追踪时间的变化,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的放射性颗粒持续减少,而高尔基体中放射性颗粒先增多后减少,随后分泌小泡中的放射性颗粒增多。说明放射性颗粒先由内质网进入高尔基体再进入分泌小泡,即分泌蛋白的转移途径是核糖体→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
(4)sec12基因突变体的细胞内内质网特别大,说明内质网不能形成小泡到达高尔基体,即 sec1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与内质网上膜泡的形成有关。sec17 基因突变的细胞内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积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说明该基因缺陷导致小泡不能与高尔基体融合,推测sec1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参与膜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