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电大《城市管理学》网上在线作业03任务_0043答案

所属学校:中央电大 科目:城市管理学 2015-03-17 16:23:28
电大【城市管理学】 03任务0043

一、多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总体来看,古代城市的经济功能较弱,主要以(AC)为主。
A.军事功能
B.社会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2.一般认为,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包括(ABCD)。
A.人口的流动
B.总人口的增长
C.技术进步
D.经济增长
3.我国城市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可以归纳为(ABCD)。
A.首长负责制
B.纵向层级的集权制
C.层级制与职能制相结合
D.完整制与分离制相协同
4.与传统的公共管理相比较,(ABCD)成为新公共管理的重要字眼。
A.市场导向
B.结果趋向
C.绩效标准
D.顾客导向
5.(A)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城市国家行政机关。
A.市人民政府
B.市人民法院
C.市人民检察院
D.市政协
6.在我国城市中,下列的(ABD)属于城市政治参与主体。
A.市政协
B.市民
C.街道办事处
D.城市居委会
7.市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ABCD)。
A.市行政管理体制
B.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
C.市政府构成体制
D.市建制体制
8.(D)是市政体制存在的前提。
A.市行政管理体制
B.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
C.市政府构成体制
D.市建制体制
9.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ABCD)组成。
A.战略措施
B.战略反馈
C.重点战略
D.战略依据和战略愿景
10.世界银行组织认为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ABCD)的城市。
A.适于居住
B.银行信赖
C.治理和管理良好
D.有竞争力
11.美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中政府主导的主要是(BC)。
A.供水
B.道路
C.污水处理
D.供电
12.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包括(ACD)的协调与统一。
A.生态可持续发展
B.文化可持续发展
C.经济可持续发展
D.社会可持续发展
13.近代城市规划始于(C)。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14.土地利用规划一般应遵循(ABCD)。
A.动态原则
B.协调原则
C.市场调节与计划控制相结合原则
D.效益原则
15.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C)年。
A.5
B.15
C.20
D.25
16.在公共选择理论出现之前,对政府行为的假设有(ABC)。
A.慈善模式
B.民主模式
C.巨物模式
D.专制模式
17.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ABCD)。
A.外部性
B.公共物品
C.非对称信息
D.垄断势力的存在
18.依据一座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可以将城市划分为(ABD)。
A.稳定型城市
B.衰退型城市
C.波动型城市
D.增长型城市
19.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组成包括(ABCD)。
A.社区成员
B.社团性组织
C.企事业组织
D.行政性组织
20.从城市社区起源基础、产业和功能的不同出发,城市社区可以分为(AD)。
A.职业型社区
B.法定社区
C.自然社区
D.居住型社区

二、简答题(共4道试题,共40分。)
1.我国市民参政的内容是什么?
(1)市民的政治参与,主要包括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政治权利和自由权利,履行公民和市民的政治义务,参与和支持城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重大决策,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维护市民的合法权益,监督城市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政治行为,实现市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促进市政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和公开化进程;(4分)(2)市民的行政参与,主要包括参与城市政府的行政决策,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违法失职和渎职行为,行使监督政府及其公务员的权利;参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维护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财产的安全,改善城市公共服务;促进行政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和现代化。(3分)(3)市民的社会参与,主要包括参与城市社区、基层居民自治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从事社区服务、拥军优属、残疾人援助和义工活动,参与城市教育、文化、体育、科技、医疗卫生、福利保障等方面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3分)

2.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4分)(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3分)(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3分)

3.城市人口管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1)树立人口意识,贯彻基本国策;(2分)(2)正确选择城市人口增长途径;(2分)(3)做好人口普查和人口预测工作;(2分) (4)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2分)(5)制定城市人口发展战略和规划。(2分)

4.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1)城市存量土地供应失控;(3分)(2)协议出让,政府让利;(3分)(3)生地出让,效益粗放;(2分)(4)有地没人用,有人没地用;(2分)


三、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0分。)
1.试述现代城市管理的特征。
(1)协调管理目标的前瞻性与持续性。城市发展战略是对城市发展方向与模式的预想,是城市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统一。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制定是前瞻性与持续性的有机结合。城市管理最终要贯彻城市的发展战略,因此城市管理也应当具有前瞻性与持续性。所谓前瞻性是指城市管理不仅要解决现存的问题,而且要预想到未来可能产生的问题,做好预警;持续性则强调城市管理的各种措施要有始有终,不能朝令夕改,以免浪费资源。
(2)注重城市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与参与性。城市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的正常运作需要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城市各项活动的参与者对于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运行规则的建立以及对于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达成共识。城市管理的多元性强调了管理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非政府组织、企业、市民等,多元主体共治才有可能将复杂化、多样化的现代城市内外部关系理顺。然而,众多治理主体也需要协调,充当协调角色的主要是城市政府,其他各非政治性主体起到参与治理以及监督、评价、回应的作用。
(3)注重管理决策的合法性与科学性。合法性指的是社会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它与法律规范没有直接的关系。正式的制度框架,如法律、政策、公约(包括城市公约与国际公约)等一般比较容易被认可和服从;非正式的制度,比如地方习俗等,一旦被自觉认可以及遵守,就同样具有了合法性。城市管理的顺利、有序进行依赖其合法性的建立。因此,现代城市管理不仅注重法制,而且也要更加尊重传统与习俗。在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中,城市管理的手段以及工具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正确的决策依赖于科学的思维方式与预测方法,良好的治理也要依靠信息的大量获取。数字城市、电子政务的运用已经逐步地使城市政府功能强化,并且加速了城市政府管理的民主化。
(4)培养管理方式的系统化与市场化。城市作为一个"人群运动"的综合社区,其诸系统要素错综复杂。因此,现代城市需要被当作一个系统来进行管理,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并实现优化。对现代城市的大量信息,只有经过系统分析归纳,才能使管理有序化,决策科学化。城市管理的市场化就是在城市管理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这一方面是因为政府自身是一个"经济人",要追求自身利益的优化;另一方面政府对变化的反应可能不够敏捷。因此,现代城市管理具有市场化导向,许多事情政府已经交给营利性部门。







1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