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在线作业题库(11)

所属学校:华南师范大学 科目:心理学 2015-03-17 11:27:43

1.第1题

“远亲不如近邻”反映了(    )因素对人际吸引的影响。

A.互补性

B.相似性

C.接近性

D.个性

答案:C

标准答案:C

2.第2题

下面选项中属于无意想象的是(   )

A.理想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梦

答案:D

标准答案:D

3.第3题

与朋友的友情,无论在顺利的条件下,还是在困难的环境中,都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互相爱护,这是属于情感品质中的(     )

A.倾向性

B.深刻性

C.稳固性

D.效果性

答案:B

标准答案:B

4.第4题

某学生智商为87,其智力水平属于(     )。

A.中上水平

B.中下水平

C.中等水平

D.优秀水平

答案:B

标准答案:B

5.第5题

饥觉、渴觉、内脏的痛觉等属于(           )。

A.内部感觉

B.本体感觉

C.外部感觉

D.动觉

答案:A

标准答案:A

6.第15题

冯特于(        )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1864年

B.1879年

C.1905年

D.1913年

答案:B

标准答案:B

7.第16题

粘液质属于哪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

A.活泼型

B.不可遏制型

C.安静型

D.抑制型

答案:C

标准答案:C

8.第21题

智力多元论是(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瑟斯顿

C.吉尔福特

D.加德纳

答案:D

标准答案:D

9.第22题

“比奈―西蒙”量表是在(    )年由比奈和助手西蒙设计出来的。

A.1905

B.1916

C.1908

D.1911

答案:A

标准答案:A

10.第23题

某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急躁冲动,心境变换剧烈,属于哪种气质?(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答案:A

标准答案:A

11.第28题

“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被注意到是利用刺激物的(    )。

A.强度

B.对比

C.变化

D.活动

答案:B

标准答案:B

12.第36题

创设并控制一定条件,从而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答案:B

标准答案:B

13.第37题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表现出(           )的特点。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不快不慢

D.时快时慢

答案:A

标准答案:A

14.第56题

一个支配型的男子往往会娶一个被动型的女子,这是人际吸引中哪种因素的作用?(    )

A.接近性

B.相似性

C.互补性

D.能力及特长

答案:C

标准答案:C

15.第57题

下列不属于行为主义方法的是(        )。

 

A.强化法

B.行为塑造法

C. 暗示法

D.代币奖励法

答案:C

标准答案:C

16.第6题

下面哪些方面体现了人际吸引中的相似性?(    )

A.远亲不如近邻

B.老年人喜欢和老年人呆在一起

C.脾气急躁的喜欢和耐心细致的人相处

D.志同道合的容易成为朋友

E.支配型的男子和被动型的女子相互吸引

答案:B,D

标准答案:B|D

17.第7题

下列心理活动中,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有(     )。

A.需要

B.情绪

C.兴趣

D.动机

E.能力

答案:A,C,D

标准答案:A|C|D

18.第8题

心理学家荣格把人的性格分为(   )。

A.内向型

B.外向型

C.理智型

D.情绪型

E.意志型

答案:A,B

标准答案:A|B

19.第9题

记忆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重现

E.比较

答案:A,B,C,D

标准答案:A|B|C|D

20.第11题

记忆的良好品质表现为(           )。

A.识记的敏捷性

B.记忆的精确性

C.保持的持久性

D.记忆的准备性

E.记忆的有序性

答案:A,B,C,D

标准答案:A|B|C|D

21.第12题

下面哪些心理学家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       )

A.弗洛伊德

B.华生

C.荣格

D.马斯洛

E.斯金纳

答案:B,E

标准答案:B|E

22.第13题

注意过滤器理论主要包括(             )。

A.知觉选择模型

B.衰减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资源选择模型

E.资源分配模型

答案:A,B,C

标准答案:A|B|C

23.第29题

第一个智力量表的编制者是(    )

A.韦克斯勒

B.推孟

C.比奈

D.吉尔福特

E.西蒙

答案:C,E

标准答案:C|E

24.第30题

遗忘的非病理性原因主要包括(           )。

A.记忆痕迹的消退

B.记忆痕迹受到干扰而发生抑制

C.脑退化

D.大脑产生了超限抑制

E.神经衰弱

答案:A,B,D

标准答案:A|B|D

25.第31题

知觉的特征包括(           )。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E.变动性

答案:A,B,C,D

标准答案:A|B|C|D

26.第34题

根据思维结果是否经过明确的思维步骤来分,思维可分为(    )

A.常规性思维

B.创造性思维

C.直觉思维

D.分析思维

E.发散思维

答案:C,D

标准答案:C|D

27.第44题

一般来说,情感品质主要有(    )

A.倾向性

B.深刻性

C.稳固性

D.效果性

E.两极性

答案:A,B,C,D

标准答案:A|B|C|D

28.第45题

下列心理活动中,属于认识过程的有(    )。

A.性格

B.动机

C.思维

D.情绪

E.记忆

答案:C,E

标准答案:C|E

29.第47题

下面哪些属于社会刻板印象?(    )

A.东北人豪爽,上海人精明

B.一见如故

C.一见钟情

D.男刚女柔

E.一好百好,一坏百坏

答案:A,D

标准答案:A|D

30.第55题

人的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主要包括(    )

A.恐惧感

B.友谊感

C.道德感

D.美感

E.理智感

答案:C,D,E

标准答案:C|D|E

31.第17题

梦是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32.第18题

IQ为118属于智力优秀水平。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33.第19题

在视觉中明适应使感受性提高,暗适应使感受性降低。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34.第20题

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理解性。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35.第24题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情绪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心境、激情和应激。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6.第25题

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7.第26题

人的性格是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概括化和定型化的结果。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8.第27题

动觉、平衡觉属于本体感觉。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9.第38题

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40.第39题

应激是一种强度较大、持续强度短、有明显外部表现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41.第40题

感觉阈限越大,感受性越高。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42.第41题

遗忘的进程是均衡的。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43.第50题

幻想是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44.第51题

自我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但人的自我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45.第52题

患者中心疗法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46.第33题

记忆

答案:

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即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标准答案:

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即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47.第42题

动机

答案: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标准答案: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48.第43题

知觉恒常性

答案:

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但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

标准答案:

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但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

49.第53题

焦虑

答案:

所谓焦虑是对当前或预计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而产生的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

标准答案:

所谓焦虑是对当前或预计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而产生的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

50.第54题

前摄抑制

答案:

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标准答案:

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51.第58题

气质

答案:

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动力特征主要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具体进行方式和表现特点,如速度和稳定性特点、强度特点、指向性特点等。

标准答案:

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动力特征主要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具体进行方式和表现特点,如速度和稳定性特点、强度特点、指向性特点等。

52.第35题

影响兴趣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兴趣?

答案:

(一)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对兴趣形成影响较大的有如下因素:

         1、能力因素。

         2、年龄与性别。

        3、价值观。

        4、家庭和环境。

(二)青少年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

          1、探究学习的意义,促进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的相互转化。

          2、即学即用,以知识的力量强化学习兴趣。

         3、积少成多,积累某一领域的知识经验。

标准答案:

(一)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对兴趣形成影响较大的有如下因素:

         1、能力因素。

         2、年龄与性别。

        3、价值观。

        4、家庭和环境。

(二)青少年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

          1、探究学习的意义,促进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的相互转化。

          2、即学即用,以知识的力量强化学习兴趣。

         3、积少成多,积累某一领域的知识经验。

题目分数:7.0

53.第46题

焦虑对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规律?

答案:

       一般来说,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焦虑程度过强或过弱都会降低学习效率,中等程度的焦虑学习效率最高。

        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

        1、焦虑的作用和学习的难度。

        2、焦虑的作用与学习能力。

        3、焦虑的作用与持续时间。

        4、焦虑的作用与个体的年龄。

        5、考试焦虑对学习的影响。

标准答案:

       一般来说,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焦虑程度过强或过弱都会降低学习效率,中等程度的焦虑学习效率最高。

        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

        1、焦虑的作用和学习的难度。

        2、焦虑的作用与学习能力。

        3、焦虑的作用与持续时间。

        4、焦虑的作用与个体的年龄。

        5、考试焦虑对学习的影响。

题目分数:7.0

54.第10题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答案:

1、确定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

2、积累有关的事实或客观证据。

3、发现事实中存在的某种模式或规律。

4、提出假设来合理地解释这种模式或规律。

5、在合理解释的基础上进行预测。

6、用实验研究获得的客观证据来检验这种预测。

标准答案:

1、确定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

2、积累有关的事实或客观证据。

3、发现事实中存在的某种模式或规律。

4、提出假设来合理地解释这种模式或规律。

5、在合理解释的基础上进行预测。

6、用实验研究获得的客观证据来检验这种预测。

55.第14题

青少年的记忆特点有哪些?

答案:

1、青少年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

2、识记的有意性随目的性增加而发展。

3、意义识记方法占主导地位。

4、抽象识记能力有较大发展。

5、记忆广度增大。

标准答案:

1、青少年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

2、识记的有意性随目的性增加而发展。

3、意义识记方法占主导地位。

4、抽象识记能力有较大发展。

5、记忆广度增大。

56.第32题

简述情绪与情感的种类。

答案:

1.情绪的种类:心境、激情、应激。

2.情感的种类:理智感、道德感、美感。

标准答案:

1.情绪的种类:心境、激情、应激。

2.情感的种类:理智感、道德感、美感。

57.第48题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答案:

1、明确学习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

2、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3、利用反馈。

4、合理竞赛。

标准答案:

1、明确学习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

2、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3、利用反馈。

4、合理竞赛。

58.第49题

知觉有哪些基本特性?

答案:

1、知觉的选择性: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而作进一步加工的特性。

2、知觉的整体性:在刺激不完备的情况下,知觉仍保持完备性。

3、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但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

4、知觉的理解性:人对当前所知觉的对象,总是以个人的过去经验加以认同和解释。

标准答案:

1、知觉的选择性: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而作进一步加工的特性。

2、知觉的整体性:在刺激不完备的情况下,知觉仍保持完备性。

3、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但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

4、知觉的理解性:人对当前所知觉的对象,总是以个人的过去经验加以认同和解释。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