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教育心理学》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随机)第1份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教育心理学 2015-03-17 12:11:49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A. 艾宾浩斯
B. 巴甫洛夫
C. 冯特
D. 弗洛伊德
满分:2 分
2. 认知派学习论强调
A. 学习过程中的尝试错误
B. 学生获得认知结构
C. 学习时的模仿
D. 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
满分:2 分
3. 对于那些“知道这样做不好,可就是改不了”的学生,应加强( )的培养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动
满分:2 分
4. ()是指较大儿童(10岁以后)根据行为者的主观意图作为道德判断的基础,是由儿童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
A. 主观道德
B. 客观道德
C. 他律道德
D. 自律道德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下列因素中,哪种因素引起的行为的持久变化属于学习
A. 有机体的成熟
B. 适应与创伤
C. 疲劳
D. 个体的经验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或倾向是.
A. 个性
B. 性格
C. 品德
D. 道德
满分:2 分
7. ()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信息间的附加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与记忆的策略。
A. 学习策略
B. 元认知策略
C. 精加工策略
D. 组织策略
满分:2 分
8. ()是第二个信息贮存库,其中保留着的是个体正在有意识地思考着、使用着或工作着的信息
A. 感觉记忆
B. 工作记忆
C. 短时记忆
D. 长时记忆
满分:2 分
9. 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或倾向是 .
A. 个性
B. 性格
C. 品德
D. 道德
满分:2 分
10. ( ) 就是具有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系列特定步骤(在教学中往往以公式、定律等形式体现),或可对问题进行穷尽一切可能的尝试。
A. 算法
B. 启发法
C. 尝试法
D. 类推法
满分:2 分
11. ()是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从而引起人们的某种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个案研究法
满分:2 分
12. ( )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
A. 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 陈述性知识
D. 策略性知识
满分:2 分
13. ()是指一遍一遍地、原封不动地重复要记忆的信息 。
A. 复述
B. 维持性复述
C. 精制性复述
D. 组织
满分:2 分
14. 知识或信息在人脑中记载和贮存的方式是指
A. 命题和命题网络;
B. 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C. 策略性知识;
D. 知识的表征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5. ()就是凭借经验尽快找出一条或多条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管是否还有其它途径。
A. 算法
B. 启发法
C. 尝试法
D. 类推法
满分:2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安德森(1983)认为程序性知识是以 ( )来表征的。
A. 命题
B. 产生式
C. 产生式系统
D. 命题网络
满分:4 分
2. 奥苏伯尔认为在有意义学习的过程中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方式有.
A. 类属学习
B. 派生学习
C. 总括学习
D. 并列结合学习
满分:4 分
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 ) 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A. 学生学习
B. 教师教学
C. 技能形成
D. 知识学习
满分:4 分
4. 学习策略包括
A. 认和策略
B. 元认知策略
C. 资源管理策略
D. 时间管理策略
满分:4 分
5. 奥苏伯尔认为在有意义学习的过程中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方式有
A. 类属学习
B. 派生学习
C. 总括学习
D. 并列结合学习
满分:4 分
6. 工作记忆有以下三个特点
A. 保持时间短
B. 容量无限
C. 容量有限
D. 信息处于激活状态
满分:4 分
7. 班杜拉做的有关道德行为形成的实验研究有
A. 攻击反应的学习实验
B. 抗拒诱惑实验
C. 言行一致实验
D. 能倾与教法相互作用实验
满分:4 分
8. 通常情况下,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和表征问题,主要有4个方面的原因 :
A. 缺乏明确问题的经验
B. 缺乏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C. 急于得出答案
D. 具有辐合思维倾向
满分:4 分
9. 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即
A. 新知识的获得
B. 知识的转化
C. 机能的形成
D. 评价
满分:4 分
10. 安德森(1983)认为程序性知识是以 ( )来表征的。
A. 命题
B. 产生式
C. 产生式系统
D. 命题网络
满分:4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精制和组织都是在工作记忆中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方式,但又是两种不同的方式。精制性复述有助于建立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组织则是建立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完形派认为学习的成功和实现完全是由于 “顿悟”的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从反馈条件的维度,还可以将动作技能分为内循环技能和外循环技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一般的观察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运用自己的经验去理解那些用已经组织好的形式传递给他们的知识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产生式是条件与动作的联结,即在某一条件下会产生某一动作的规则,它由条件项“如果”和动作项“那么”构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一定的能力水平是技能形成的前提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桑代克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完形派认为学习的成功和实现完全是由于“尝试与错误”的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根据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不同,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安德森认为,绝大多数的程序性知识是可以言传的,而很多陈述性知识则不能言传 ,当然,这种区别并非绝对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元认知是对认知过程的认知,包括个体拥有的有关认知过程的知识和对认知过程的控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掌握了知识就等于形成了技能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桑代克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