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评价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对被评者某方面进行观看、考察、分析,从而获得事实材料的一种方法是()。
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分析法
D. 问卷法
满分:2.5 分
2. 指标体系中的同一层次的各项指标是相互独立的,不互相重叠,不存在因果关系,不用两项指标反映同一被评因素的原则是()。
A. 可测性原则
B. 相互独立性原则
C. 完备性原则
D. 可比性原则
满分:2.5 分
3. 对已拟出的指标体系征询专家意见,给出权集,经统计后取平均值,以确定权重的方法是()。
A. 特尔斐法
B. 专家排序法
C. 经验法
D. 专家会议法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4. 评价过程中较长时间的较为复杂的心理现象是指()。
A. 评价的心理过程
B. 评价的心理状态
C. 评价的心理特征
D. 评价的心理调控
满分:2.5 分
5. 一个人为了掩饰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明显不合理的行为或不能达到个人追求目标时,往往在自己身上或周围环境中找一些理由来为自己辩护的心理为()。
A. 敏感心理
B. 文饰心理
C. 再评价心理
D. 依赖心理
满分:2.5 分
6.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遵从心理、逆反心理等属于()。
A. 组织过程心理
B. 设计过程心理
C. 实施过程心理
D. 评价过程心理
满分:2.5 分
7. 针对某一评价目标而设计的质与量的规定体系,反映全部目标的、系统化的、密切联系的一群指标是()。
A. 指标体系
B. 评定标准
C. 指标
D. 目的
满分:2.5 分
8. 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个因素,用来表示每个因素在整体中所占比重大小的数字是()。
A. 权重
B. 权集
C. 权量
D. 权数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9. 通过书面提出问题 , 要求一批被调查者在同一时限内阅读、回答 , 从而搜集被调查者对事物的看法、意见和态度等方面资料的方法是()。
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分析法
D. 问卷法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10. 请若干专家,要求每人按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直接进行排序,最重要的排第一,然后用统计公式分别计算出各指标权重的方法是()。
A. 特尔斐法
B. 专家排序法
C. 经验法
D. 专家会议法
满分:2.5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 道试题,共 5 分。)
V
1. :以评价的肯定与否定界线分,可分为()。
A. 外部评价
B. 自我评价
C. 正评价
D. 负评价
满分:2.5 分
2. 确定权重的原则包括()。
A. 导向性原则
B. 客观性原则
C. 可测性原则
D. 目的性原则
满分:2.5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8 道试题,共 70 分。)
V
1. 焦虑、疑惧、应付心理等属于受评过程心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被评价者可以自我评价或自我感觉否定外部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过程指标是评价教育过程的指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请若干专家,要求每人按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直接进行排序,最重要的排第一,然后用统计公式分别计算出各指标权重的方法是专家排序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在生活中处理自己与现实关系的心理现象有两种,一为适应;一为防卫 ( 或自卫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成见效应具有客观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概括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数是标准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逆反心理是指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某些人的言行跟当事人的主观愿望相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访谈法就是评价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对被评者某方面进行观看、考察、分析,从而获得事实材料的一种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成见效应是主观主义的,不能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新奇感、捷径取巧、急噪畏难等属于设计过程心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指标体系从内容上分类为目标指标、过程指标和条件指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实施过程心理,是指实施实际评价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类群效应是指个体因团体或个人真实的或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行为、观点变化酌一种心理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观察记录要求真实、客观、具体,力求作出客观判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6. 开放型问卷只允许被调查者从已提供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几个。它所提供的答案分为是否式、量表式和排列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7. 频率是指达到指标体系项目要求的数量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相对次数。例如各科成绩及格有多少人次、及格率多少,班集体才算达标;儿童基本动作发展评价,能跳多远算合格等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8. 意识倾向性,是指评价者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结构和价值观念、知觉模式、思维定势、形而上学或辩证思维对评价可靠性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9. 经验法是凭设计者的学识修养和工作经验进行筛选的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0. 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个因素,用来表示每个因素在整体中所占比重大小的数字是权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1. 认识倾向,是指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评价可靠性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2. 组织过程心理是指评价者在组织评价工作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3. 意识倾向性,是指评价者的不同的情趣、爱好、动机、理想、需要、价值观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4. 目标标准是对照评价指标体系中工作过程指标所确定的工作质量评定标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5. 根据观察情景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结构观察和非结构观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6. 目标指标是反映评价对象水平与质量本质特征的指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7. 反复用分发专家咨询表的形式,将专家的意见集中、返回、再集中,最后取得确定权系数较为一致意见的方法是特尔斐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8. 根据设计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结构观察和非结构观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评价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对被评者某方面进行观看、考察、分析,从而获得事实材料的一种方法是()。
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分析法
D. 问卷法
满分:2.5 分
2. 指标体系中的同一层次的各项指标是相互独立的,不互相重叠,不存在因果关系,不用两项指标反映同一被评因素的原则是()。
A. 可测性原则
B. 相互独立性原则
C. 完备性原则
D. 可比性原则
满分:2.5 分
3. 对已拟出的指标体系征询专家意见,给出权集,经统计后取平均值,以确定权重的方法是()。
A. 特尔斐法
B. 专家排序法
C. 经验法
D. 专家会议法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4. 评价过程中较长时间的较为复杂的心理现象是指()。
A. 评价的心理过程
B. 评价的心理状态
C. 评价的心理特征
D. 评价的心理调控
满分:2.5 分
5. 一个人为了掩饰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明显不合理的行为或不能达到个人追求目标时,往往在自己身上或周围环境中找一些理由来为自己辩护的心理为()。
A. 敏感心理
B. 文饰心理
C. 再评价心理
D. 依赖心理
满分:2.5 分
6.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遵从心理、逆反心理等属于()。
A. 组织过程心理
B. 设计过程心理
C. 实施过程心理
D. 评价过程心理
满分:2.5 分
7. 针对某一评价目标而设计的质与量的规定体系,反映全部目标的、系统化的、密切联系的一群指标是()。
A. 指标体系
B. 评定标准
C. 指标
D. 目的
满分:2.5 分
8. 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个因素,用来表示每个因素在整体中所占比重大小的数字是()。
A. 权重
B. 权集
C. 权量
D. 权数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9. 通过书面提出问题 , 要求一批被调查者在同一时限内阅读、回答 , 从而搜集被调查者对事物的看法、意见和态度等方面资料的方法是()。
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分析法
D. 问卷法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10. 请若干专家,要求每人按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直接进行排序,最重要的排第一,然后用统计公式分别计算出各指标权重的方法是()。
A. 特尔斐法
B. 专家排序法
C. 经验法
D. 专家会议法
满分:2.5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 道试题,共 5 分。)
V
1. :以评价的肯定与否定界线分,可分为()。
A. 外部评价
B. 自我评价
C. 正评价
D. 负评价
满分:2.5 分
2. 确定权重的原则包括()。
A. 导向性原则
B. 客观性原则
C. 可测性原则
D. 目的性原则
满分:2.5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8 道试题,共 70 分。)
V
1. 焦虑、疑惧、应付心理等属于受评过程心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被评价者可以自我评价或自我感觉否定外部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过程指标是评价教育过程的指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请若干专家,要求每人按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直接进行排序,最重要的排第一,然后用统计公式分别计算出各指标权重的方法是专家排序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在生活中处理自己与现实关系的心理现象有两种,一为适应;一为防卫 ( 或自卫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成见效应具有客观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概括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数是标准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逆反心理是指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某些人的言行跟当事人的主观愿望相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访谈法就是评价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对被评者某方面进行观看、考察、分析,从而获得事实材料的一种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成见效应是主观主义的,不能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新奇感、捷径取巧、急噪畏难等属于设计过程心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指标体系从内容上分类为目标指标、过程指标和条件指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实施过程心理,是指实施实际评价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类群效应是指个体因团体或个人真实的或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行为、观点变化酌一种心理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观察记录要求真实、客观、具体,力求作出客观判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6. 开放型问卷只允许被调查者从已提供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几个。它所提供的答案分为是否式、量表式和排列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7. 频率是指达到指标体系项目要求的数量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相对次数。例如各科成绩及格有多少人次、及格率多少,班集体才算达标;儿童基本动作发展评价,能跳多远算合格等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8. 意识倾向性,是指评价者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结构和价值观念、知觉模式、思维定势、形而上学或辩证思维对评价可靠性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9. 经验法是凭设计者的学识修养和工作经验进行筛选的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0. 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个因素,用来表示每个因素在整体中所占比重大小的数字是权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1. 认识倾向,是指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评价可靠性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2. 组织过程心理是指评价者在组织评价工作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3. 意识倾向性,是指评价者的不同的情趣、爱好、动机、理想、需要、价值观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4. 目标标准是对照评价指标体系中工作过程指标所确定的工作质量评定标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5. 根据观察情景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结构观察和非结构观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6. 目标指标是反映评价对象水平与质量本质特征的指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7. 反复用分发专家咨询表的形式,将专家的意见集中、返回、再集中,最后取得确定权系数较为一致意见的方法是特尔斐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8. 根据设计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结构观察和非结构观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