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在我国,“课程标准”一词最早出现在()
A. 清朝末年
B. 民国末年
C. 建国初期
D. 20世纪末期
满分:3 分
2. 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A. 历史知识的特点
B. 史论结合
C. 突出重点
D. 知识的系统性
满分:3 分
3. 历史学科的教学特点是由什么决定的()
A. 教学原则
B. 教学内容
C. 历史知识的特点
D. 教学方法
满分:3 分
4. 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内容来体现的()
A. 教学经验
B. 教学目标
C. 教学方法
D. 教学内容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5. 中学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
A. 讲授法
B. 讲述法
C. 讲解法
D. 谈话法
满分:3 分
6. 最能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智能的课型是()
A. 单一课
B. 复习课
C. 综合课#讲授新知识课
满分:3 分
7. 初中中国古代史设立的为主题()
A. 10个
B. 9个
C. 8个
D. 7个
满分:3 分
8. 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的后盾()
A. 经济
B. 文化
C. 政府
D. 高校
满分:3 分
9. 初中世界古代史设立的为主题()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满分:3 分
10. 在高中新课标所设模块中,经济史约占()
A. 4.8个模块
B. 4个模块
C. 3.8个模块
D. 1.2个模块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各国历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为()
A. 在课程观念上有了新的认识
B. 在内容选择上注重“精选”
C. 在学习目标上“以质取胜”
D. 在教学方式上提倡“学生中心”
满分:3 分
2. 确立本课的教学重点的依据为()
A. 教学目标
B. 具体内容在整体课时(单元)内容中的地位
C. 知识内容的时代性
D. 知识的综合性
满分:3 分
3. 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
A. 对学科性质与地位的界定
B. 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各学段的安排的说明
C. 对教材编写、教学的要求
D. 对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的规定与要求
满分:3 分
4. 历史课外教学的内容包括
A. 历史课外阅读
B. 历史专题讲座
C. 参观考察
D. 调查访问
满分:3 分
5. 世界范围内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为()
A. 在内容选择上注重“精选”
B.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C. 在课程评价上,充分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
D.
E. 在教学方式上提倡“学生中心”
满分:3 分
6. 按教学过程,说课可分为()
A. 研讨性说课
B. 全面教学过程的说课
C. 教学过程中某个片段说课
D. 某个专项内容的说课
满分:3 分
7. 历史新教材的内涵要素应该是
A. 知识与技能
B. 过程与方法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 学法指导
满分:3 分
8. 历史课程教学的形式可分为()
A. 直观教学
B. 课堂教学
C. 课外教学
D. 多媒体教学
满分:3 分
9. 历史课情境创设中的表演有()
A. 进入角色
B. 扮演角色
C. 设计角色
D. 模仿
满分:3 分
10. 新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特点()
A. 建立模块相对独立、总体整合的内容体系
B. 强调学习的探究性,体现新的教育理念
C. 教材的系列化、立体化和多样化特色
D. 多学科的综合性与整合性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服务于教学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将极大地拓展现有的狭窄的历史教育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必须突出重点,一般来说一堂课只有一个重点,多重点会冲淡讲课的中心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在历史教学中涉及学生尚未掌握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理论时,教师应及时补充讲解相关的基本知识或原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针对由于内容分散而造成的教学难点,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顺序,将多节内容归为一节,以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系统的印象来突破难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课程标准”强调以知识为中心,而“教学大纲”突出的是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领域的协调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准确生动,详略得当是说课中需注意的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备课的基本要求指要充分全面地备课、要有计划性、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要有针对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从课程改革的大背景看,《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有着明显的不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单一课最适合历史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备课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历史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历史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实际需要、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在我国,“课程标准”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末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集体备课一般是指教研组展开的一种集体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课程标准”是一种结果性目标,而“教学大纲”更多地是一种过程性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关于学期备课包括学习课程标准、熟悉和掌握教科书、了解所教学生的情况、选择设计教学方法##制订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研讨性说课是指专家、研究员或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的示范演示说课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说课教师可以以教案代替说课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在我国,“课程标准”一词最早出现在()
A. 清朝末年
B. 民国末年
C. 建国初期
D. 20世纪末期
满分:3 分
2. 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A. 历史知识的特点
B. 史论结合
C. 突出重点
D. 知识的系统性
满分:3 分
3. 历史学科的教学特点是由什么决定的()
A. 教学原则
B. 教学内容
C. 历史知识的特点
D. 教学方法
满分:3 分
4. 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内容来体现的()
A. 教学经验
B. 教学目标
C. 教学方法
D. 教学内容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5. 中学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
A. 讲授法
B. 讲述法
C. 讲解法
D. 谈话法
满分:3 分
6. 最能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智能的课型是()
A. 单一课
B. 复习课
C. 综合课#讲授新知识课
满分:3 分
7. 初中中国古代史设立的为主题()
A. 10个
B. 9个
C. 8个
D. 7个
满分:3 分
8. 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的后盾()
A. 经济
B. 文化
C. 政府
D. 高校
满分:3 分
9. 初中世界古代史设立的为主题()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满分:3 分
10. 在高中新课标所设模块中,经济史约占()
A. 4.8个模块
B. 4个模块
C. 3.8个模块
D. 1.2个模块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各国历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为()
A. 在课程观念上有了新的认识
B. 在内容选择上注重“精选”
C. 在学习目标上“以质取胜”
D. 在教学方式上提倡“学生中心”
满分:3 分
2. 确立本课的教学重点的依据为()
A. 教学目标
B. 具体内容在整体课时(单元)内容中的地位
C. 知识内容的时代性
D. 知识的综合性
满分:3 分
3. 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
A. 对学科性质与地位的界定
B. 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各学段的安排的说明
C. 对教材编写、教学的要求
D. 对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的规定与要求
满分:3 分
4. 历史课外教学的内容包括
A. 历史课外阅读
B. 历史专题讲座
C. 参观考察
D. 调查访问
满分:3 分
5. 世界范围内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为()
A. 在内容选择上注重“精选”
B.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C. 在课程评价上,充分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
D.
E. 在教学方式上提倡“学生中心”
满分:3 分
6. 按教学过程,说课可分为()
A. 研讨性说课
B. 全面教学过程的说课
C. 教学过程中某个片段说课
D. 某个专项内容的说课
满分:3 分
7. 历史新教材的内涵要素应该是
A. 知识与技能
B. 过程与方法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 学法指导
满分:3 分
8. 历史课程教学的形式可分为()
A. 直观教学
B. 课堂教学
C. 课外教学
D. 多媒体教学
满分:3 分
9. 历史课情境创设中的表演有()
A. 进入角色
B. 扮演角色
C. 设计角色
D. 模仿
满分:3 分
10. 新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特点()
A. 建立模块相对独立、总体整合的内容体系
B. 强调学习的探究性,体现新的教育理念
C. 教材的系列化、立体化和多样化特色
D. 多学科的综合性与整合性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服务于教学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将极大地拓展现有的狭窄的历史教育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必须突出重点,一般来说一堂课只有一个重点,多重点会冲淡讲课的中心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在历史教学中涉及学生尚未掌握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理论时,教师应及时补充讲解相关的基本知识或原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针对由于内容分散而造成的教学难点,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顺序,将多节内容归为一节,以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系统的印象来突破难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课程标准”强调以知识为中心,而“教学大纲”突出的是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领域的协调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准确生动,详略得当是说课中需注意的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备课的基本要求指要充分全面地备课、要有计划性、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要有针对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从课程改革的大背景看,《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有着明显的不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单一课最适合历史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备课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历史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历史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实际需要、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在我国,“课程标准”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末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集体备课一般是指教研组展开的一种集体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课程标准”是一种结果性目标,而“教学大纲”更多地是一种过程性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关于学期备课包括学习课程标准、熟悉和掌握教科书、了解所教学生的情况、选择设计教学方法##制订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研讨性说课是指专家、研究员或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的示范演示说课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说课教师可以以教案代替说课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