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6 道试题,共 15 分。)
V
1. 从各国的课程来看,各国都关注学生的经验,并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征设置( )和分科课程 ,协调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
A. 综合课程
B. 核心课程
C. 跨学科课程
D. 潜在课程
满分:2.5 分
2. “五段教学法”属于
A. 斯宾塞
B. 赫尔巴特学派
C. 蔡斯
D. 凯洛夫
满分:2.5 分
3. ( )于学科课程相对。
A. 显性课程
B. 隐性课程
C. 选修课程
D. 活动课程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4. 在课程管理方面,各国的发展趋势是走向课程权力分享,( )成为课程管理的主流。
A. 国家管理课程
B. 地方管理课程
C. 国家和地方共同管理课
D. 学校管理课程
满分:2.5 分
5. 关于课程组织的原则,以下不是泰勒提出的准则是
A. 连续性
B. 顺序性
C. 整合性
D. 跳跃性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6. 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通过改革( ),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借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发展。
A. 国家课程
B. 基础教育课程
C. 地方课程
D. 校本课程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下列哪项是教学模式的特点
A. 操作性
B. 开放性
C. 整体性
D. 复杂性
满分:2.5 分
2. 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
A. 课程目标的选择
B. 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
C. 人类经验的分析
D. 课程目标获得
E. 教育计划的制定
满分:2.5 分
3. 我国进行的课程改革也是在( )的时代背景下,为了中华民族复兴而进行的一场伟大的变革。
A. 知识经济
B. 计算机技术
C. 信息化
D. 全球化
满分:2.5 分
4. 统的学习方式有以下弊端
A. 过于强调单一、被动、灌输知识
B. 学生形成被动、过于接受的学习方式
C. 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丧失
D. 难于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难于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30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新教育”强调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以及他们的兴趣、需要、经验背景等来组织课程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人类的知识、文化、价值、理想,有许多不是截然属于对或是错的,课程内容选择就要避免这些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无需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此次课程改革普通高中课程学习领域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计算机技术九个学习领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教育目的最宽泛,层次最高,指导范围最广,它是一个长期的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着眼于教师的行为而不是学生的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构成了教学过程的一对矛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内容本身的性质,包括内容的重要性、实用性、正确性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教师专业培养在发展期,树立教育观念,通过反思建构自身经验的系统,形成教学指导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传统课程注重课程综合化的课程设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中,一个教师可以同时教三、四十个学生,这与个别教学相比,教学效率取得了惊人的提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生成性目标与教师的综合教育素质无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理想课程是课程专家按照课程理论和当时社会发展及儿童发展的需要,所确定的有关课程应该如何设计,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标准的想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数学、物理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6.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的地区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不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提出的具体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7. 夸美纽斯认为,教学要遵守自然的秩序,即要遵循教学规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8. “学校应该达到哪些目标”不是泰勒原理的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9. 施瓦布的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实践取向,课程本身是动态的、变化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0. 课程标准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1. 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Learn from IT)是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的一种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2. 新课程中的教师既是合作者,又是孤立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3. 从课程目标上,各国并非都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及道德修养的形成,加强体能、健康教育和公民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4. “课程内容即教材” 不是课程内容取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5. “成立多样选择的教师成长团体,给予教师选择教学群的机会”不是开启教师间的正向互动的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研究方法上看,课程研究正在超越“量的研究”,走向“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参与主体看,教师、学生更多地参与课程决策、审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8. 教学动力没有方向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9. 课程设计主要考虑学科的内容,而不必考虑其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0. 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6 道试题,共 15 分。)
V
1. 从各国的课程来看,各国都关注学生的经验,并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征设置( )和分科课程 ,协调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
A. 综合课程
B. 核心课程
C. 跨学科课程
D. 潜在课程
满分:2.5 分
2. “五段教学法”属于
A. 斯宾塞
B. 赫尔巴特学派
C. 蔡斯
D. 凯洛夫
满分:2.5 分
3. ( )于学科课程相对。
A. 显性课程
B. 隐性课程
C. 选修课程
D. 活动课程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4. 在课程管理方面,各国的发展趋势是走向课程权力分享,( )成为课程管理的主流。
A. 国家管理课程
B. 地方管理课程
C. 国家和地方共同管理课
D. 学校管理课程
满分:2.5 分
5. 关于课程组织的原则,以下不是泰勒提出的准则是
A. 连续性
B. 顺序性
C. 整合性
D. 跳跃性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6. 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通过改革( ),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借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发展。
A. 国家课程
B. 基础教育课程
C. 地方课程
D. 校本课程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下列哪项是教学模式的特点
A. 操作性
B. 开放性
C. 整体性
D. 复杂性
满分:2.5 分
2. 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
A. 课程目标的选择
B. 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
C. 人类经验的分析
D. 课程目标获得
E. 教育计划的制定
满分:2.5 分
3. 我国进行的课程改革也是在( )的时代背景下,为了中华民族复兴而进行的一场伟大的变革。
A. 知识经济
B. 计算机技术
C. 信息化
D. 全球化
满分:2.5 分
4. 统的学习方式有以下弊端
A. 过于强调单一、被动、灌输知识
B. 学生形成被动、过于接受的学习方式
C. 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丧失
D. 难于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难于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30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新教育”强调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以及他们的兴趣、需要、经验背景等来组织课程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人类的知识、文化、价值、理想,有许多不是截然属于对或是错的,课程内容选择就要避免这些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无需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此次课程改革普通高中课程学习领域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计算机技术九个学习领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教育目的最宽泛,层次最高,指导范围最广,它是一个长期的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着眼于教师的行为而不是学生的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构成了教学过程的一对矛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内容本身的性质,包括内容的重要性、实用性、正确性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教师专业培养在发展期,树立教育观念,通过反思建构自身经验的系统,形成教学指导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传统课程注重课程综合化的课程设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中,一个教师可以同时教三、四十个学生,这与个别教学相比,教学效率取得了惊人的提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生成性目标与教师的综合教育素质无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理想课程是课程专家按照课程理论和当时社会发展及儿童发展的需要,所确定的有关课程应该如何设计,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标准的想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数学、物理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6.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的地区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不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提出的具体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7. 夸美纽斯认为,教学要遵守自然的秩序,即要遵循教学规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8. “学校应该达到哪些目标”不是泰勒原理的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9. 施瓦布的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实践取向,课程本身是动态的、变化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0. 课程标准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1. 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Learn from IT)是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的一种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2. 新课程中的教师既是合作者,又是孤立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3. 从课程目标上,各国并非都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及道德修养的形成,加强体能、健康教育和公民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4. “课程内容即教材” 不是课程内容取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5. “成立多样选择的教师成长团体,给予教师选择教学群的机会”不是开启教师间的正向互动的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研究方法上看,课程研究正在超越“量的研究”,走向“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参与主体看,教师、学生更多地参与课程决策、审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8. 教学动力没有方向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9. 课程设计主要考虑学科的内容,而不必考虑其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0. 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