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课程与教学概论(高起专)》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课程与教学概论(高起专) 2015-03-17 12:33:41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6 道试题,共 15 分。)
V
1. (  )课程内容的选择取向有利于解决“教育中无儿童的问题",但教师不知道该如何操作。
A. 课程内容即教材
B. 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C. 课程内容即活动
满分:2.5 分
2. (  )在英国著名课程轮专家斯坦豪斯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
A. 生成性目标
B. 形成性目标
C. 表现性目标
满分:2.5 分
3. (  )的课程设计注重儿童自身的兴趣需要。
A. 社会改造主义
B. 人本主义
C. 进步主义
D. 结构主义
满分:2.5 分
4. (  )课程设计取向认为课程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最有价值的学科的教学增强个体的认知能力。
A. 认知过程取向
B. 人本主义取向
C. 学科理性主义取向
D. 技术学取向
满分:2.5 分
5. 倡导高难度进行教学的是
A. 布鲁纳
B. 根舍因
C. 赞科夫
D. 查斯特
满分:2.5 分
6. ( )认为,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人。
A. 布鲁姆
B. 布鲁纳
C. 杜威
D. 赫尔巴特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传统教学论中较有影响的人物有
A. 夸美纽斯
B. 赞科夫
C. 赫尔巴特
D. 凯洛夫
满分:2.5 分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具体的目标有:
A. 强调学生主动学习。
B. 开设学科课程的同时强调课程的整合,设置综合课程。
C.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D. 注重学习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E.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F.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满分:2.5 分
3. 般来说,学校课程可分为
A. 国家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
B. 地方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
C. 社区及家长研制的课程
D. 学校自行开发的校本课程
满分:2.5 分
4. 表现性评价的任务主要有(  )类型
A. 结构性表现任务
B. 口头表达
C. 创作作品
D. 书面表达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30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学校应该达到哪些目标”不是泰勒原理的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探究性和实践性”是地方课程的特点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的开发的基本途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是泰勒原理的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辨析:“改变课程事实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知道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具体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班级授课制为学生准备了统一的教学进程表,统一的教学评价标准,统一的课程内容。这有利于管理,有利于评价,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概念性问题,即课程规划的要素是什么?这些要素在概念上如何关联?” 不是课程设计模式重点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必修课程能够促进儿童体质、认知、情感和技能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课程理解范式”的兴起,“质的研究”渐次为“量的研究”所取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成立多样选择的教师成长团体,给予教师选择教学群的机会”是开启教师间的正向互动的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布鲁纳强调课程内容应当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强调基本结构要与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相一致;基本结构不是简单地靠教师传授,要通过学习者对它的主动作用才能获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本次课程改革重新划分了国家、地方、学校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收缩了国家硬性规定的成分,在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上,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弹性,但是地方和学校还是没有真正拥有选择的余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为学生发展服务”不是课程设计的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场所是流动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6. 必修课程无法选择和传递社会主流文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7. 班级授课制当中教学内容固定化、程序化,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需要,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8. 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9. 班级授课制没有按照国家统一课程标准,编制统一课本进行教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0. “成立多样选择的教师成长团体,给予教师选择教学群的机会”不是开启教师间的正向互动的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1. 班级课堂问题行为都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2. 20世纪70年代以前,课程研究领域主要采用“质的研究”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3. “以示意图的形式把教材的基本概念,各部分内容的相互关系展示出来”是要点式板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4. 查斯特提出的“功用分析”的课程目标与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模式有相似之处,同样重视从分析儿童活动得出课程目标,同样重视价值在课程编制中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研究内容看,课程研究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6. “非指导性”教学就是非操纵的、非窒息的教学,教师不是直接地教学生,而仅仅是促进他们学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7. 班级授课制在同一年级的学生使用不同教材,按照同一进度上课,有统一的教学要求,关于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基本相同,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大体一致的,因此便于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检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8. 表现性目标关注的事先规定的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9. 班级授课制可以为教师高效地把系统的知识传授经所有班级的学生,而不是一个或几个学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0. “一个教师在同一节课上,同一个教室里,对两个不同的班级讲授相同的科目” 这是复式教学的一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