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狭义的语文而言,其根本的特性就是它的
A. 整体性
B. 应用性
C. 个体性
D. 工具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应该是
A. 工具性
B.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C. 实践性
D. 人文性
满分:3 分
3. 注音识字教学法,曾被成功地应用于全民扫盲运动。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从()开始安排了汉语拼音教学的内容。
A. 1956年
B. 1958年
C. 1963年
D. 1965年
满分:3 分
4. ( )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系统地、连续地现场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作为研究和改进语文教学的依据。
A. 调查法
B. 实地观察法
C. 质化研究
D. 量化研究
满分:3 分
5. 就狭义的语文来说,其根本的特性就是它的
A. 整体性
B. 应用性
C. 个体性
D. 工具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6. 在1939年,当时的教育部公布了( ),规定开设“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科目,以代替原先的 分科教学法。
A. 《奏定学堂章程》
B. 《高等师范课程标准》
C. 《修正师范学院规程》
D. 《师范学院国文学系必修科目表》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7. ( )就是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系统地、连续地现场观察,并做出准确、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作为研究和改进语文教学的依据。
A. 调查法
B. 实地观察法
C. 质化研究
D. 量化研究
满分:3 分
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目标进行了学段划分,其中详细规定了每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那么,对于3~4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应少于()字。
A. 5万
B. 10万
C. 40万
D. 100万
满分:3 分
9. 百家姓以“赵钱孙李”开头,后人推断是( )代人的作品。
A. 唐
B. 宋
C. 秦
D. 明
满分:3 分
10. 阅读有很多常见的方法,因阅读的目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方法。当课外阅读量很大时,可指导学生使用()。
A. 朗读
B. 默读
C. 精读
D. 略读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表现在( )
A. 汉语缺少形态变化
B. 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
C. 汉字是一种独特的表意文字
D. 造字法多样
满分:3 分
2. 语文教学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由( )
A. 文献研究法
B. 实验研究法
C. 现状调查法
D. 历史比较法
满分:3 分
3.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A. 文献研究法
B. 实验研究法
C. 现状调查法
D. 历史比较法
满分:3 分
4.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
A. 文献研究法
B. 实地观察法
C. 现状调查法
D. 实验研究法
满分:3 分
5. 教学方法发展的特点是
A. 双边性
B. 双部性
C. 双型性
D. 互动性
满分:3 分
6. 语文学习方法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A. 继承性
B. 综合性
C. 层次性
D. 发展性
满分:3 分
7. 学方法发展的基本趋势表现为()
A. 从教学方法研究的重心看,由“要素研究”向“过程研究”发展
B. 教学方法向多样化和综合化发展,教学方法体系向复杂化发展
C. 从教学方法的直接价值表现形式看,由一维取向向多维取向发展
D. 从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关系上看,由教学方法被动依赖教学手段,向二者积极配合发展
满分:3 分
8. 语言是由( )三个部分构成。
A. 语音(及文字)
B. 词汇
C. 语法
D. 语句
满分:3 分
9. 语文教育内容选择的失衡性具体表现在
A. 语文教育内容选择上
B. 语文教育内容分配上
C. 语文教育内容的呈现上
D. 语文教育内容价值判断上
满分:3 分
10. 依据联合国救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精神,在走向新世纪的时候,主要应确立学生的四种基本能力
A. 学会认知,获得理解能力
B. 学会做事,获得操作能力
C. 学会合作,获得与人相处能力
D. 学会生存,获得发展能力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词汇是语言结构规律,本质上反映着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语文课程的功能不包括思想教育功能和智能教育功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多样化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论研究基本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系统性原则是通过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来提高学法的指导效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词汇是语言结构规律,反映着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小学语文教学论隶属学科教学论,是从“语文教授法”、“语文教学法”、“语文教材教法”等发展而来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小学语文教学论属于学科教学论,是从“语文教授法”、“语文教学法”、“语文教材教法”等发展而来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审美悟道型注重语文教学的审美性,认为美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把语文课中的美原原本本地交给学生,用课文中的美感染学生,陶冶学生,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运用谈话法不用做准备,随便谈即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语文教材编写原则应考虑时代精神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整体性不是小学语文教学论研究的特点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50年代末,语文课程政治化;60年代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培养读写能力;十年动乱时期,在极左思想指导下,否定语文课程;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语文课程开始全面进行改革,朝着全面培养语文能力、注重提高素质的方向前进;90年代,大力推进语文素质教育;进入新世纪,开始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总之,建国以来,语文课程在曲折前进中有所发展,在不断改革中逐步完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语音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反映着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小学语文教学论属学科教学论,是从“语文教授法”、“语文教学法”等发展而来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跳摘训练型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让学生“跳”起来。张富认为“在学生身上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处于变化之中,并不是已经到达发展的顶峰和终极,他们身上潜藏着各方面发展的极大可能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言语活动的过程,有表达和感知与理解两个基本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千家姓》《三字经》是宋朝时期的教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包括为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等多项功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语感品味型是十分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教师感情充沛、热烈,具有很强的感染、震撼力量。师生关系融洽,教学配合默契,强调教学中人的情意因素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狭义的语文而言,其根本的特性就是它的
A. 整体性
B. 应用性
C. 个体性
D. 工具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应该是
A. 工具性
B.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C. 实践性
D. 人文性
满分:3 分
3. 注音识字教学法,曾被成功地应用于全民扫盲运动。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从()开始安排了汉语拼音教学的内容。
A. 1956年
B. 1958年
C. 1963年
D. 1965年
满分:3 分
4. ( )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系统地、连续地现场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作为研究和改进语文教学的依据。
A. 调查法
B. 实地观察法
C. 质化研究
D. 量化研究
满分:3 分
5. 就狭义的语文来说,其根本的特性就是它的
A. 整体性
B. 应用性
C. 个体性
D. 工具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6. 在1939年,当时的教育部公布了( ),规定开设“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科目,以代替原先的 分科教学法。
A. 《奏定学堂章程》
B. 《高等师范课程标准》
C. 《修正师范学院规程》
D. 《师范学院国文学系必修科目表》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7. ( )就是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系统地、连续地现场观察,并做出准确、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作为研究和改进语文教学的依据。
A. 调查法
B. 实地观察法
C. 质化研究
D. 量化研究
满分:3 分
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目标进行了学段划分,其中详细规定了每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那么,对于3~4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应少于()字。
A. 5万
B. 10万
C. 40万
D. 100万
满分:3 分
9. 百家姓以“赵钱孙李”开头,后人推断是( )代人的作品。
A. 唐
B. 宋
C. 秦
D. 明
满分:3 分
10. 阅读有很多常见的方法,因阅读的目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方法。当课外阅读量很大时,可指导学生使用()。
A. 朗读
B. 默读
C. 精读
D. 略读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表现在( )
A. 汉语缺少形态变化
B. 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
C. 汉字是一种独特的表意文字
D. 造字法多样
满分:3 分
2. 语文教学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由( )
A. 文献研究法
B. 实验研究法
C. 现状调查法
D. 历史比较法
满分:3 分
3.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A. 文献研究法
B. 实验研究法
C. 现状调查法
D. 历史比较法
满分:3 分
4.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
A. 文献研究法
B. 实地观察法
C. 现状调查法
D. 实验研究法
满分:3 分
5. 教学方法发展的特点是
A. 双边性
B. 双部性
C. 双型性
D. 互动性
满分:3 分
6. 语文学习方法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A. 继承性
B. 综合性
C. 层次性
D. 发展性
满分:3 分
7. 学方法发展的基本趋势表现为()
A. 从教学方法研究的重心看,由“要素研究”向“过程研究”发展
B. 教学方法向多样化和综合化发展,教学方法体系向复杂化发展
C. 从教学方法的直接价值表现形式看,由一维取向向多维取向发展
D. 从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关系上看,由教学方法被动依赖教学手段,向二者积极配合发展
满分:3 分
8. 语言是由( )三个部分构成。
A. 语音(及文字)
B. 词汇
C. 语法
D. 语句
满分:3 分
9. 语文教育内容选择的失衡性具体表现在
A. 语文教育内容选择上
B. 语文教育内容分配上
C. 语文教育内容的呈现上
D. 语文教育内容价值判断上
满分:3 分
10. 依据联合国救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精神,在走向新世纪的时候,主要应确立学生的四种基本能力
A. 学会认知,获得理解能力
B. 学会做事,获得操作能力
C. 学会合作,获得与人相处能力
D. 学会生存,获得发展能力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词汇是语言结构规律,本质上反映着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语文课程的功能不包括思想教育功能和智能教育功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多样化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论研究基本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系统性原则是通过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来提高学法的指导效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词汇是语言结构规律,反映着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小学语文教学论隶属学科教学论,是从“语文教授法”、“语文教学法”、“语文教材教法”等发展而来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小学语文教学论属于学科教学论,是从“语文教授法”、“语文教学法”、“语文教材教法”等发展而来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审美悟道型注重语文教学的审美性,认为美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把语文课中的美原原本本地交给学生,用课文中的美感染学生,陶冶学生,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运用谈话法不用做准备,随便谈即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语文教材编写原则应考虑时代精神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整体性不是小学语文教学论研究的特点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50年代末,语文课程政治化;60年代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培养读写能力;十年动乱时期,在极左思想指导下,否定语文课程;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语文课程开始全面进行改革,朝着全面培养语文能力、注重提高素质的方向前进;90年代,大力推进语文素质教育;进入新世纪,开始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总之,建国以来,语文课程在曲折前进中有所发展,在不断改革中逐步完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语音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反映着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小学语文教学论属学科教学论,是从“语文教授法”、“语文教学法”等发展而来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跳摘训练型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让学生“跳”起来。张富认为“在学生身上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处于变化之中,并不是已经到达发展的顶峰和终极,他们身上潜藏着各方面发展的极大可能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言语活动的过程,有表达和感知与理解两个基本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千家姓》《三字经》是宋朝时期的教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包括为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等多项功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语感品味型是十分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教师感情充沛、热烈,具有很强的感染、震撼力量。师生关系融洽,教学配合默契,强调教学中人的情意因素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