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1、(3.1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3)(比率分析法)是指将企业某个时期会计报表中不同类别但具有一定关系的有关项目及数据进行对比,以计算出来的比率反映各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据此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方法。
12、(3.3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偿债能力分析,3)(流动资产周转率)是企业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内所完成的周转额与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之间的比率关系,反映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速度和营运能力。
13、(3.5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盈利能力评价,2)(资本金现金流量比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资本金总额的比率。
14、(4.3股票筹资,2)(有偿增资)是指投资人须按股票面额或市价,用现金或实物购买股票。
15、(5.1现金流量及其分类,4)(投资现金流量)包括投资在固定资产上的资金和投资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两部分。
16、(6.2债券投资的风险,4)(流动性风险又称变现力风险)债券持有人打算出售债券获取现金时,其所持债券不能按目前合理的市场价格在短期内出售而形成的风险。
17、(7.2现金收支综合管理,2)(锁箱系统)是通过在各主要城市租用专门的邮政信箱,以缩短从收到顾客付款到存入当地银行的时间的一种现金管理办法。
18、(8.3标准成本管理,4)(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一定产量产品的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与标准变动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
19、(8.3责任成本管理,3)(例外管理原则)就是要求各责任成本中心对其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脱离责任预算的重点差异进行分析、控制。
20、(9.3收益分配政策的评价与选择,2)(固定股利政策)就是将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在某一固定的水平上并在较长的时期内不变,只有当公司认为未来盈余会显著地、不可逆转地增长时,才提高年度的股利发放额。
11、(3.1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3)( 趋势分析法 )就是运用若干期的会计报表资料,对比有关项目各期的增减方向和幅度,揭示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变化及其趋势的方法。
12、(3.3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偿债能力分析,3)( 营运资金周转率 )是企业一定时期的销售净额与平均营运资金的比率,反映企业营运资金的运用效率。
13、(3.5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盈利能力评价,2)( 总资产现金报酬率 )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经营净现金流量与总资产的比率。
14、(4.3股票筹资,2)( 股东无偿配股 )是公司不向股东收取现金或实物财产,而无代价地将公司发行的股票配予股东。
15、(6.1对外投资的种类,4)( 股权投资 )是指投资企业以购买股票、兼并投资、联营投资等方式向被投资企业进行的投资。
16、(6.2债券投资的风险,4)( 通货膨胀风险又称购买力风险 )是指由于通货膨胀而使债券到期或出售时所获得的现金的购买力减少的风险。
17、(7.2现金收支综合管理,4)( 现金浮游量 )是指企业账户上存款余额与银行账户上所示的存款余额之间的差额。
18、(8.3标准成本管理,4)(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是指一定期间的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
19、(8.3责任成本管理,3)( 责任成本中心 )是指只发生成本而不取得收入的责任中心。
20、(9.3股利支付的方式,2)( 现金股利 )是以现金支付的股利,是企业最常见的、也是最易被投资者接受的股利支付方式。
11、(3.1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3)( 比较分析法 )是指将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的被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确定差异的方法。
12、(3.3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偿债能力分析,3)( 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 )是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本期到期债务本金和现金利息支出之和的比率。
13、(3.5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盈利能力评价,3)( 销售净利率 )是指企业净利润与净销售收入的比率。
14、(4.3股票筹资,2)( 国家股 )为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
15、(4.4优先股,4)( 国家股 )是指对公司的净利润只分得固定股利,对分配固定股利后的剩余利润不能参加分配的优先股股票。
16、(6.1对外投资的种类,4)( 风险性投资 )是指在对未来影响投资决策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向或影响程度不能明确掌握情况下进行的投资。
17、(7.2现金的持有成本,2)( 转换成本 )是指企业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以及转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时付出的交易费用,如委托买卖佣金、委托手续费、证券过户费、交割手续费等。
18、(8.3标准成本管理,4)( 转换成本 )是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是作为控制成本开支、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依据和尺度的一种目标成本。
19、(8.3责任成本管理,3)( 总体优化原则 )就是要求各责任成本中心目标的实现要有助于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使两者的目标保持一致。
20、(8.3作业成本管理,5)( 工时动因作业 )是指资源耗费与工时成比例变动的作业,每种产品按其所耗工时吸纳作业成本。
11、(3.1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3)( 结构百分比分析法 )是指通过计算某一项目的各构成部分在项目中所占比重,揭示项目内部整体结构的分析方法。
12、(3.3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偿债能力分析,3)( 现金流量比率 )包括短期债务现金流量比率和全部债务现金流量比率。
13、(3.5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盈利能力评价,3)( 成本费用利润率 )是指企
业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
14、(4.3股票筹资,2)( 个人股 )为社会个人或本公司职工以个人合法财产投入公司形成的股份。
15、(4.6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4)( 财务杠杆利益 )是指企业利用债务筹资这个财务杠杆而给权益资本带来的额外收益。
16、(6.2债券投资的风险,4)( 违约风险 )是指债券的发行人不能履行合约规定的义务,无法按期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而产生的风险。
17、(7.2现金的持有成本,2)( 短缺成本 )是指在现金持有量不足而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加以补充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
18、(8.3标准成本管理,4)(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是指一定产量产品的直接材料实际成本与直接材料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
19、(8.3责任成本管理,3)( 可控性原则 )是指各责任成本中心只能对其可控制和管理的经济活动负责。
20、(8.3作业成本管理,5)( 价值管理作业 )是指那些负责综合管理工作的部门作业。
11、(3.1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3)( 变动百分比分析法 )是指将某一财务指标不同时期的数额相互对比,反映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的分析、评价方法。
12、(3.3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偿债能力分析,3)(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 )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入量与因支付利息所引起的现金流出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13、(3.5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盈利能力评价,2)( 销售收现比率或利润变现比率 )是指企业一定时期销货收现金额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14、(4.3股票筹资,2)( 外资股 )为外国投资者和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投资者以购买人民币特种股票形式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
15、(4.6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4)( 财务风险 )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与筹资有关的风险,尤其是指在筹资活动中利用财务杠杆可能导致企业权益资本所有者收益下降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
16、(6.2债券投资的风险,4)( 利率风险 )是指由于市场利率上升而引起的债券价格下跌,从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
17、(7.2现金收支综合管理,2)( 集中银行 )是指通过设立多个收款中心来代替通常在公司总部设立的单一收款中心,以加速账款回收的一种方法。
18、(8.3标准成本管理,4)(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是指一定产量产品的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与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19、(8.3责任成本管理,3)( 信息反馈性原则 )就是要求各责任成本中心对其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20、(9.3收益分配政策的评价与选择,2)( 剩余股利政策 )就是在公司有着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先从盈余当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