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心理学》作业4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教学设计中引入任务分析的基本目的是( )。
A. 引导教师学习心理学
B. 分析学习的条件
C. 开发科学培训方案,节省培训成本
D. 根据不同学习类型的不同过程和条件进行教学设计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2. 如果教学目标是程序性知识,在有现成的文字教材条件下,对中学生而言,最适当的教学方法是( )。
A. 自学
B. 讲授法
C. 指导发现法
D. 精讲加变式练习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3. 某教师认为,“学生骨头轻,不能给他们好脸色看”。具有这种观点的教师最可能的领导类型是( )。
A. 仁慈专断型
B. 放任自流型
C. 民主型
D. 强硬专断型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4. 在现阶段指导任务分析最全面的理论是( )。
A. 建构主义理论
B. 信息加工心理学
C. 加涅的学习条件论
D. 奥苏伯尔有意义言语学习论
满分:4 分
5. 下列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父母教育方式是( )。
A. 孩子做作业时,父母陪在旁边督促
B. 孩子有了不会的题目,家长第一时间给予解答
C. 面对孩子的提问,尽量引导孩子自己发现答案
D. 在孩子专心做功课的时候,时不时去看看孩子,为了给孩子补充脑力,还常常端些营养品给孩子吃
E. 孩子做完了作业,家长帮着验算、检查
满分:4 分
6. “据任务分析决定教学策略”的教学原则的依据是( )。
A. 认知发展理论
B. 同化论
C. 学习类型理论
D. 个性差异理论
满分:4 分
7. 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
A. 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里做作业
B. 王老师对张华的单词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C. 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 陈英每天独自看几小时电视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8. 下面的词语中的行动动词是( )。
A. 热爱
B. 写出
C. 读懂
D. 辨别
满分:4 分
9. “给予新习得的词语(如work hard,warm up等),学生能造出合适的英语句子。”这样陈述的目标符合( )要求。
A. 行为目标
B. 认知与行为结合目标
C. 表现性目标
D. 过程目标
满分:4 分
10. 对科学取向教学论形成作出最大贡献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
A. 奥苏伯尔
B. 加涅
C. 布鲁纳
D. 布卢姆
满分:4 分
11. 下面( )个教师不善于处理应激。
A. 碰到不如意的时候,常常自嘲
B. 常常反省自己的反应:为什么某些事情会令自己紧张、沮丧、愤怒
C. 当学生与自己作对时,总是充分了解情况后再下结论
D. 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情绪上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2. 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的描述是( )。
A. 他宁愿担任专业工作也不愿做企业家
B. 他总是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
C. 他很少依赖外界反馈
D. 他常常让别人提出问题
满分:4 分
13. 外语课教完后,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尤其是语音的标准和连贯。此种检查主要测验的学习结果是( )。
A. 言语信息
B. 发音方法
C. 动作技能
D. 语言辨别技能
满分:4 分
14. 下列不适合描述态度目标的行动动词是( )。
A. 认可
B. 讨厌
C. 尊重
D. 朗诵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5. “六步三段两分支教学过程模型”适合解释的学习类型是( )。
A. 言语信息
B. 智慧技能
C. 动作技能
D. 言语信息与智慧技能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6. 不属于教师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是( )。
A. 职业态度
B. 宽容
C. 敏感性和移情理解
D. 情绪的安全感和自信
满分:4 分
17. 班级中能力强的学生常常聚集在一起,而能力差的则组成另一个群体。影响他们结为同伴群体的因素是( )。
A. 接近性
B. 补偿性
C. 竞争性
D. 相似性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8. 科学取向教学论出现于( )。
A. 20世纪初
B.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C. 20世纪末
D. 20世纪60年代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9.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精神。”这样陈述的目标是( )。
A. 行为目标
B. 认知行动结合目标
C. 含糊的目标
D. 情感与行为结合的目标
满分:4 分
20. 两名IQ相似的学生以同样优秀的成绩考上了某大学。但进大学以后,甲生成绩保持优秀,而乙生成绩多门不及格,在留级线上挣扎。有效学习的内部因素分析,导致两名学生成绩显著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 )。
A. 学习方法
B. 学习动机
C. 学习习惯
D. 动机与方法的结合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21. “给予新习得的词语(如work hard,warm up等),学生能造出合适的英语句子。”这样陈述的目标的学习结果类型是( )。
A. 智慧技能
B. 言语信息
C. 语文知识
D. 认知策略
满分:4 分
22. 下列适合用驱力说解释行为原因的例子是( )。
A. 猫儿吃饱饭后找水喝
B. 诗人常常一醉方休
C. 穷孩子如饥似渴读书
D. 青少年偷偷抽烟
满分:4 分
23. 心理测量所测得的智力是( )素质。
A. 不受教育影响的素质
B. 易受教育影响的素质
C. 发展形成的素质
D. 通过学习形成的素质
满分:4 分
24. 以下选项中描述了善于沟通的教师的是( )。
A. 在学生面前总是滔滔不绝,有时挺风趣幽默的
B. 常常能预计到自己的话会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
C. 常常耐心、有兴趣地听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在课堂讨论时间某个学生说个不停的时候也是如此
D. 学识渊博,常常对学生说一些术语
满分:4 分
25. 科学取向教学论把学习目标界定为( )。
A. 学生学习的结果
B. 学生学习的结果和过程
C. 学生学习的结果和价值观
D.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三个维度
满分:4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教学设计中引入任务分析的基本目的是( )。
A. 引导教师学习心理学
B. 分析学习的条件
C. 开发科学培训方案,节省培训成本
D. 根据不同学习类型的不同过程和条件进行教学设计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2. 如果教学目标是程序性知识,在有现成的文字教材条件下,对中学生而言,最适当的教学方法是( )。
A. 自学
B. 讲授法
C. 指导发现法
D. 精讲加变式练习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3. 某教师认为,“学生骨头轻,不能给他们好脸色看”。具有这种观点的教师最可能的领导类型是( )。
A. 仁慈专断型
B. 放任自流型
C. 民主型
D. 强硬专断型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4. 在现阶段指导任务分析最全面的理论是( )。
A. 建构主义理论
B. 信息加工心理学
C. 加涅的学习条件论
D. 奥苏伯尔有意义言语学习论
满分:4 分
5. 下列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父母教育方式是( )。
A. 孩子做作业时,父母陪在旁边督促
B. 孩子有了不会的题目,家长第一时间给予解答
C. 面对孩子的提问,尽量引导孩子自己发现答案
D. 在孩子专心做功课的时候,时不时去看看孩子,为了给孩子补充脑力,还常常端些营养品给孩子吃
E. 孩子做完了作业,家长帮着验算、检查
满分:4 分
6. “据任务分析决定教学策略”的教学原则的依据是( )。
A. 认知发展理论
B. 同化论
C. 学习类型理论
D. 个性差异理论
满分:4 分
7. 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
A. 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里做作业
B. 王老师对张华的单词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C. 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 陈英每天独自看几小时电视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8. 下面的词语中的行动动词是( )。
A. 热爱
B. 写出
C. 读懂
D. 辨别
满分:4 分
9. “给予新习得的词语(如work hard,warm up等),学生能造出合适的英语句子。”这样陈述的目标符合( )要求。
A. 行为目标
B. 认知与行为结合目标
C. 表现性目标
D. 过程目标
满分:4 分
10. 对科学取向教学论形成作出最大贡献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
A. 奥苏伯尔
B. 加涅
C. 布鲁纳
D. 布卢姆
满分:4 分
11. 下面( )个教师不善于处理应激。
A. 碰到不如意的时候,常常自嘲
B. 常常反省自己的反应:为什么某些事情会令自己紧张、沮丧、愤怒
C. 当学生与自己作对时,总是充分了解情况后再下结论
D. 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情绪上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2. 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的描述是( )。
A. 他宁愿担任专业工作也不愿做企业家
B. 他总是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
C. 他很少依赖外界反馈
D. 他常常让别人提出问题
满分:4 分
13. 外语课教完后,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尤其是语音的标准和连贯。此种检查主要测验的学习结果是( )。
A. 言语信息
B. 发音方法
C. 动作技能
D. 语言辨别技能
满分:4 分
14. 下列不适合描述态度目标的行动动词是( )。
A. 认可
B. 讨厌
C. 尊重
D. 朗诵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5. “六步三段两分支教学过程模型”适合解释的学习类型是( )。
A. 言语信息
B. 智慧技能
C. 动作技能
D. 言语信息与智慧技能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6. 不属于教师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是( )。
A. 职业态度
B. 宽容
C. 敏感性和移情理解
D. 情绪的安全感和自信
满分:4 分
17. 班级中能力强的学生常常聚集在一起,而能力差的则组成另一个群体。影响他们结为同伴群体的因素是( )。
A. 接近性
B. 补偿性
C. 竞争性
D. 相似性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8. 科学取向教学论出现于( )。
A. 20世纪初
B.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C. 20世纪末
D. 20世纪60年代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9.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精神。”这样陈述的目标是( )。
A. 行为目标
B. 认知行动结合目标
C. 含糊的目标
D. 情感与行为结合的目标
满分:4 分
20. 两名IQ相似的学生以同样优秀的成绩考上了某大学。但进大学以后,甲生成绩保持优秀,而乙生成绩多门不及格,在留级线上挣扎。有效学习的内部因素分析,导致两名学生成绩显著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 )。
A. 学习方法
B. 学习动机
C. 学习习惯
D. 动机与方法的结合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21. “给予新习得的词语(如work hard,warm up等),学生能造出合适的英语句子。”这样陈述的目标的学习结果类型是( )。
A. 智慧技能
B. 言语信息
C. 语文知识
D. 认知策略
满分:4 分
22. 下列适合用驱力说解释行为原因的例子是( )。
A. 猫儿吃饱饭后找水喝
B. 诗人常常一醉方休
C. 穷孩子如饥似渴读书
D. 青少年偷偷抽烟
满分:4 分
23. 心理测量所测得的智力是( )素质。
A. 不受教育影响的素质
B. 易受教育影响的素质
C. 发展形成的素质
D. 通过学习形成的素质
满分:4 分
24. 以下选项中描述了善于沟通的教师的是( )。
A. 在学生面前总是滔滔不绝,有时挺风趣幽默的
B. 常常能预计到自己的话会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
C. 常常耐心、有兴趣地听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在课堂讨论时间某个学生说个不停的时候也是如此
D. 学识渊博,常常对学生说一些术语
满分:4 分
25. 科学取向教学论把学习目标界定为( )。
A. 学生学习的结果
B. 学生学习的结果和过程
C. 学生学习的结果和价值观
D.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三个维度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北京语言大学13春《心理学》(师范方向)作业1
下一篇 : 北京语言大学13春《心理学》(师范方向)作业3